閩南端午:傳統民俗的傳承與魅力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在閩南地區,端午節的慶祝方式獨具特色,保留了許多古老的民俗傳統。本文將帶您走進閩南的端午節,感受那里濃郁的節日氛圍和獨特的民俗風情。作文正文: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后投江自盡。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著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后。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著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后,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著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將其中6個棕子投下河去喂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畢了。其余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后,端午的又一個高 潮到了——采蓮。由一個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漢為導,抬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后跟著鑼鼓隊、花童等。這個游 行隊伍要進入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干給他們。隊伍十幾米長,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云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于得到一件禮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為主,表面細繡著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說,香包里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愿。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么別具特色,那么令人難以忘懷!
詳細點評:
優點:
1.主題鮮明,富有文化內涵:
· 文章開篇即點明主題,介紹了端午節的起源和屈原的故事,并引出閩南地區獨特的端午節慶習俗。這種寫法不僅使讀者對端午節有了基本的了解,還為后文對閩南端午習俗的詳細描述做了鋪墊。
· 例如:“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
2.內容豐富,細節描寫生動:
· 文章對閩南端午節的各項習俗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例如割艾草、祭祀、采蓮等,細節豐富,描寫生動,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 例如:“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著盆子,到河邊取水……午后,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采蓮。”
3.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
· 文章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例如,“綠茫茫的一片”、“晶瑩剔透的水”、“栩栩如生的木雕龍頭”等詞語的使用,使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閩南端午節的熱鬧氛圍和獨特魅力。
· 例如:“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
4.結合民俗傳說,增添文化底蘊:
· 文章結合了民俗傳說,例如將粽子投下河去喂魚蝦是為了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于海底等,使文章更具文化底蘊,也增加了讀者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 例如:“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粽子。最后,將其中6個粽子投下河去喂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于海底)”
5.結尾總結,呼應主題:
· 文章結尾總結,呼應主題,表達了對閩南端午節的喜愛和懷念之情,使文章結構更加完整。
· 例如:“閩南的端午總是那么別具特色,那么令人難以忘懷!”
不足與建議:
1.對屈原故事的描述可以更加詳細:
· 文章對屈原的故事描述較為簡略,建議可以增加一些關于屈原的生平事跡和愛國情懷的描寫,以更好地體現端午節的文化內涵。
· 例如:“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卻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最終被流放。在流放途中,他得知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悲憤交加,投汨羅江自盡。”
2.對閩南端午習俗的描述可以更加全面:
· 文章主要描述了割艾草、祭祀、采蓮等習俗,但缺乏對其他習俗的描述,例如賽龍舟、吃粽子等。建議可以增加對其他習俗的描述,以使文章更加全面。
· 例如:“除了上述習俗,賽龍舟也是閩南端午節的重要活動。賽龍舟的場面十分壯觀,鼓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觀看。”
3.對香包的描述可以更加具體:
· 文章對香包的描述較為簡略,建議可以增加一些關于香包的形狀、顏色、圖案和用途的描寫,以使讀者對香包有更直觀的了解。
· 例如:“香包通常呈心形或圓形,顏色以紅、黃、紫為主,上面繡著各種精美的圖案,如龍鳳、麒麟、蓮花等。香包內裝有艾草、雄黃等香料,具有驅蚊辟邪的作用。”
4.對閩南端午習俗的獨特性可以更加突出:
· 文章雖然提到了閩南端午習俗的獨特性,但缺乏對這種獨特性的深入分析。建議可以增加一些對閩南端午習俗與其他地區端午習俗的對比分析,以突出其獨特性。
· 例如:“與其他地區的端午節相比,閩南的端午節更注重祭祀和民俗活動。例如,祭祀儀式更加隆重,民俗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如采蓮、舞龍舞獅等。”
5.結尾可以更加富有詩意:
· 文章結尾可以更加富有詩意,例如引用一些與端午節相關的詩句,或者表達對傳統文化的贊美和傳承之情。
· 例如:“‘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閩南的端午,如詩如畫,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底蘊,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我們共同傳承和弘揚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讓閩南的端午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