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如燈,照亮暗夜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以“我”兒時在夜晚歸家經歷的一件驚悚之事為切入點,講述了父親因擔心“我”而在夜晚前往接“我”,卻不慎受傷的故事,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展現了父愛的深沉與偉大,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敬愛與感恩之情。作文正文:
父愛點燃的燈光,永存于天地間,生生不息。
上小學時,每逢周末,我總會外出玩,有時玩過頭了,忘記回家,不覺夜幕降臨,這五百米的山路便顯得漆黑悚然。
一片密密的樹林,遠望好似群蟻排衙,冷風一吹,颯颯作響。罕有足跡的小路上,泥濘斑斑,林間常有動物竄過,不時踩斷樹枝,發出咔嚓的聲音,嚇得人毛孔大張,一身冷汗。見到如此漆黑的夜晚,我難免會想起鬼。這時,突然想起奶奶曾說,年輕人精力旺盛,最能在黑夜驅散妖魔,我知道那是安慰。
那晚回家,剛上山頭,就看見不遠處有個燈光閃閃爍爍,忽明忽滅。我心中的喜出望外,仿佛在這漆黑的夜中有了伴侶,便加快了腳步,誰料想隨我的步子加快,那個光點也加快了速度,我不禁全身震悚了起來。“莫不是遇上了老人說的鬼火?”我擔心的想著。這時,我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逃跑”。我撒開雙腿,像一只奔命的小鹿一樣沖刺,當我用余光再去看那燈光時,只見那燈光仿佛翻轉幾圈,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回到家中,我連忙撲進母親的懷里,告訴他我遇見了鬼火,她一邊輕輕的撫摸著我的背,一邊緩聲的.安慰我。不一會,父親拖著血淋淋的腿回家,我們忙問他怎么了,他輕描淡寫的答道:“晚上加班回家,路上摔跤,腿被樹枝刮破了。”
一天,我與母親閑聊,聊到那晚遇到鬼火之事,母親仔細聽后,驚詫地說:“沒想到他真去了!”“誰?去干什么了?”
“你父親,他怕你害怕,去接你了?!薄耙簿褪撬耐葌恰薄肮烙嬍前?!”母親答道。母親的這句話如同一顆巨石,在我心中激起了驚濤駭浪,久久不能平靜。我連忙站起來,匆匆跑到父親房門前,房門是緊閉的。緊閉的房門那樣沉默,正如父親的關愛一樣無言,我正欲抬手敲門,卻嘆了口氣,默默地離開了。
父親,您用您的慈祥、關愛、真誠、尊重,用您的血肉之軀在我心中點燃的燈,又怎會熄滅呢?您這樣的關心,又如何讓我拒絕呢?
寒冬,又見漆黑的夜晚,鵝毛大雪之后,大地銀裝素裹,我望著天上的黑,地上的白,哈口氣暖了暖手,自己點亮了燈。
詳細點評:
1. 優點: · 情節跌宕起伏:從“我”玩耍忘歸在漆黑山路遇“鬼火”的驚恐,到家后得知是父親因擔心自己而去接應受傷的真相,情節發展充滿懸念與轉折,如“我撒開雙腿,像一只奔命的小鹿一樣沖刺,當我用余光再去看那燈光時,只見那燈光仿佛翻轉幾圈,便消失的無影無蹤”,緊張刺激的氛圍渲染到位,吸引讀者急切想知道后續真相。 · 環境描寫烘托氛圍:對夜晚山路的環境描寫細致入微,“一片密密的樹林,遠望好似群蟻排衙,冷風一吹,颯颯作響。罕有足跡的小路上,泥濘斑斑,林間常有動物竄過,不時踩斷樹枝,發出咔嚓的聲音,嚇得人毛孔大張,一身冷汗”,生動地營造出陰森恐怖的氛圍,有力地烘托出“我”當時的恐懼心理,也側面反映出父親在此環境下前來接“我”的不易,為后文體現父愛之深做了鋪墊。 · 人物刻畫生動傳神:通過對父親的語言、動作描寫,如“他輕描淡寫地答道:‘晚上加班回家,路上摔跤,腿被樹枝刮破了’”,表現了父親低調、不善言辭且默默付出的性格特點;而“我”得知真相后的震驚、感動等心理變化也通過細節描寫得以展現,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 主題深刻感人:以小見大,從一件童年往事中挖掘出父愛的深沉內涵,結尾處“父親,您用您的慈祥、關愛、真誠、尊重,用您的血肉之軀在我心中點燃的燈,又怎會熄滅呢?您這樣的關心,又如何讓我拒絕呢?”直接抒情,升華主題,表達了對父愛的崇敬與感恩,能引發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 2. 不足: · 部分描寫稍顯拖沓:在描述“我”害怕“鬼火”以及奔跑的過程時,有些語句略顯啰嗦,例如“我心中的喜出望外,仿佛在這漆黑的夜中有了伴侶,便加快了腳步,誰料想隨我的步子加快,那個光點也加快了速度,我不禁全身震悚了起來?!笨梢赃m當精簡,使文章節奏更加緊湊明快。 · 語言文白夾雜稍顯突兀:整體語言風格偏向口語化來講述故事,但中間夾雜了一些較為書面化的表述,如“你父親,他怕你害怕,去接你了?!薄耙簿褪撬耐葌恰边@種表述與上下文口語化的敘述不太協調統一,影響了閱讀的流暢性。 · 缺乏更多細節照應:前文提到父親拖著血淋淋的腿回家,但在后文“我”得知真相后的反應描寫中,對于父親腿傷的嚴重程度以及“我”對此的進一步關切等方面缺乏更深入細致的描寫,使得這一重要情節的情感沖擊力沒有得到充分展現。 3. 建議: · 精簡拖沓描寫:對于“我”害怕“鬼火”的部分情節進行適當刪減和整合,突出關鍵動作和心理反應即可,比如“我心中一喜,加快腳步,可那光點也跟著加速,我頓時嚇出一身冷汗,只想快點逃離這地方,便拼命往家跑。”這樣能使文章節奏更緊湊,讀者也能更迅速地進入到緊張的氛圍中。 · 統一語言風格:將文中較為書面化的語句改為口語化表達,使全文風格一致。例如把“你父親,他怕你害怕,去接你了?!薄耙簿褪撬耐葌恰备臑椤霸郯盅剑履愫ε?,就去接你了唄?!薄鞍パ?,那他這腿傷肯定是……”這樣更符合整體的敘述口吻,讀起來也更加自然流暢。 · 補充細節描寫:在“我”得知父親腿傷真相后,增加對父親傷勢的具體描寫以及“我”內心的愧疚、心疼等復雜情感的細節刻畫。比如“我連忙跑到父親房門前,輕輕推開門縫,看到他腿上纏著厚厚的紗布,還有隱隱滲出的血跡,我的心像被重重捶了一下,眼淚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轉。我想進去幫他看看傷口,可又怕打擾他休息,只能默默地站在門外,心里滿是自責和感激。”這樣能讓讀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父愛的無私以及“我”對父親的深厚情感,進一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