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廟春節行:熱鬧市井與民間藝術的魅力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寒假期間,作者與家人一同前往南京夫子廟,感受春節的熱鬧氛圍。在這片充滿歷史韻味和民俗文化的土地上,作者不僅體驗了人潮涌動的市井氣息,還領略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民間藝術魅力。從街頭小吃到傳統手工藝,夫子廟的春節之行讓作者大開眼界,也為這個春節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作文正文:
一年又一年,很快,七年級的時光已過去了。寒假期間,我們再次迎來了美好的春節,家家戶戶會貼春聯、掛燈籠、穿新衣……同樣,大人們也會帶著小孩去游玩,也就在這次,我們一家來到了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夫子廟。
要說夫子廟,也是去了好幾回了,但每次都能增長見識。剛踏入廟門,是茫茫人海一片,街兩旁的小吃店傳來一陣陣的吆喝聲,隨后便飄來了縷縷香味,雖然沒看到是什么,但這早已令人垂涎三尺了。仰起頭來,這里到處張燈結彩,連廣告牌上都掛起了個個小燈籠,四面涌來的人們談笑風生,臉上洋溢著歡樂和喜悅,這場面,好不熱鬧啊!我們就這樣隨著人流向前進軍,一路上,我們看到了一米多長的冰糖葫蘆和那臉一般大的棉花糖,我心里開始暗暗吃驚。眼看快要走到了盡頭,一旁的小路向左伸展開來,于是我們隨著它一個大轉彎,在那個街角里,排列著一行行小巧的商店,有賣印章的,有賣雨花石和螢光石的,有賣首飾的……每個商店里都擠滿了人。在上了一小臺階梯,就是一個小庭院,小庭院里有個亭子,可助人們休息,亭子一旁是一些民間藝術,有刺繡、剪紙和雕刻。就在雕刻店旁,主人在那兒現場展示木雕,他左手里拿著一塊長而粗的木頭,右手也抓著雕木的工具,他的面前坐著一個小男孩,原來主人是要仿著男孩的摸樣來雕刻啊!主人已有一大把年紀,臉上顯著皺紋,可手上卻絲毫沒有一絲遲緩,他的動作十分利索,那工具刀如同長在他手上一般,在橡木上來回用力削、購、鉆,僅僅這幾個動作就把那小男孩的五官和臉龐完完全全刻出來了,干凈而不粗陋,我眼睛都看直了,對這位大師佩服的五體投地,這真是“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呀!
此后,我們還欣賞到了不計其數的作品,見識到了那些已經失傳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在同時,我的這個春節也變得豐富多彩了。
詳細點評 :
(一)優點: 1.主題明確,結構清晰 · 文章以“夫子廟春節行”為主題,敘述了作者在春節期間游覽夫子廟的經歷,主題明確,結構清晰。文章按照游覽的順序進行描寫,從剛踏入廟門時的熱鬧場景,到小吃街的美食誘惑,再到小巷中的特色商店,最后到小庭院里的民間藝術展示,層次分明,邏輯性強。 · 例如,文章開頭即點明“寒假期間,我們再次迎來了美好的春節……同樣,大人們也會帶著小孩去游玩,也就在這次,我們一家來到了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夫子廟”,直接引出主題;接著按照游覽順序依次展開敘述,使文章內容條理清晰。 2.描寫生動,富有畫面感 · 文章運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夫子廟春節的熱鬧氛圍和民間藝術的魅力。例如,在描寫夫子廟入口處的場景時,“剛踏入廟門,是茫茫人海一片,街兩旁的小吃店傳來一陣陣的吆喝聲,隨后便飄來了縷縷香味”,通過對人潮、吆喝聲和香味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夫子廟的熱鬧與繁華。 · 在描寫木雕藝人現場展示的場景時,“主人已有一大把年紀,臉上顯著皺紋,可手上卻絲毫沒有一絲遲緩,他的動作十分利索,那工具刀如同長在他手上一般,在橡木上來回用力削、購、鉆,僅僅這幾個動作就把那小男孩的五官和臉龐完完全全刻出來了”,通過對藝人動作和神態的描寫,以及對雕刻過程的細致刻畫,展現了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藝和木雕藝術的魅力。 3.情感真摯,表達自然 · 文章在描寫游覽過程的同時,也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感。例如,“我心里開始暗暗吃驚”、“我眼睛都看直了,對這位大師佩服的五體投地”等語句,真實地表達了作者在游覽過程中的驚訝和敬佩之情,使文章更加真實可信,也更容易引起讀者共鳴。 · 文章語言自然流暢,沒有過多的修飾和渲染,卻能夠準確地傳達出作者的情感和想法。例如,“在同時,我的這個春節也變得豐富多彩了”這句話簡潔地表達了作者對此次夫子廟之行的感受,也點明了文章的主題。 (二)不足及建議: 1.對夫子廟的歷史文化背景可以增加介紹 · 文章主要側重于描寫夫子廟的熱鬧場景和民間藝術,但對夫子廟的歷史文化背景介紹較少。作為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夫子廟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例如,可以介紹一下夫子廟的起源、發展歷程、相關歷史人物和事件等,以豐富文章的文化內涵。 · 建議在文章開頭或結尾部分,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對夫子廟歷史文化背景的介紹,例如,可以這樣寫:“夫子廟,又稱孔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廟宇,始建于東晉時期,歷經千年滄桑,至今仍保存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在這里,不僅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還可以領略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2.對民間藝術的描寫可以更加深入 · 雖然文章對木雕藝人的現場展示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寫,但對其他民間藝術的描寫相對簡略。例如,可以對刺繡、剪紙等民間藝術的特點、制作工藝、藝術價值等進行更深入的介紹。 · 建議在描寫民間藝術時,可以增加一些更具體、更深入的介紹,例如,可以這樣寫:“刺繡,作為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以其精美的工藝和豐富的圖案而著稱。在夫子廟的小庭院里,我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刺繡作品,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刺繡藝人用她們靈巧的雙手,將一根根絲線變成了美麗的藝術品,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3.可以增加一些對春節習俗的思考 · 文章雖然描寫了春節期間的夫子廟之行,但缺乏對春節習俗的思考。例如,可以結合夫子廟的春節活動,探討一下春節習俗的意義,以及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春節文化。 · 建議在文章結尾部分,可以這樣寫:“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夫子廟的春節之行,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我意識到傳承和發展春節文化的重要性。我們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方式,讓春節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