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試卷共6頁,五個大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班級開展“知河南,愛河南”主題學習活動,你所在的小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請你完善。
1.小組成員想用下面這段文字介紹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里面有一些字詞拿不準,請你判斷。(共4分)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共8處11項,其中有聞名遐邇的千年古剎少林寺、久 ① (符 負)盛名的學府嵩陽書院、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觀星臺等。這些歷史建筑宛如鑲嵌在 ② (崇 祟)山峻嶺間的顆顆明珠,閃耀著中華文明的璀璨光芒。數千年來,它們以各自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何為“天地之中”,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遺產。
(1)語段中的兩個加點字應該怎么讀?請寫出正確的拼音。(2分)
(2)語段中兩個橫線處應分別選用哪個字?請工整書寫。(2分)
2.小組成員梳理了河南“米”字形高鐵網的構建過程,請你根據提示,將時間軸上的空缺信息補充完整。(4分)
2012年9月,鄭州東站開始運營時,只有京廣高鐵鄭州至武漢段與鄭西高鐵在此交會,“米”字只是一個反寫的“廠”字。2012年12月,京廣高鐵鄭州至石家莊段通車,反寫的“廠”字化身“丫”字,“米”字形高鐵網初步架構。2014年7月,鄭州東站進入“逢車必停”時代。隨后兩年,鄭太高鐵鄭州至焦作段、徐蘭高鐵鄭州至徐州段先后開通,“丫”字變為“十”字加一“、”。至此,“米”字形高鐵網“十”字定框。2019年12月,鄭渝高鐵鄭州至襄陽段、鄭阜高鐵相繼開通,“米”字只差東北方向的最后一撇,“米”字形高鐵網已基本具備整體形態。2023年12月,濟鄭高鐵全線貫通,河南“米”字形高鐵網全面建成。 |
3.小組成員寫了一段與河南小麥育種有關的文字,中間幾句的順序有待推敲。請你重新排列出最恰當的順序,將句子序號依次填在橫線上,使該段文字語意連貫。(3分)
河南是全國小麥主產區,小麥種植面積、單位面積產量、總產量均居全國第一。___。___。______,_____,促進了優質小麥品種的更新換代,為河南小麥的豐產作出了突出貢獻。
①每一個優質麥種都凝聚著育種人的智慧
②多個“第一”的背后,優質麥種是關鍵
③創新集成了多套小麥育種技術體系
④河南小麥育種人綜合利用遠緣雜交、分子標記等技術
4.小組成員想用圖文結合的方式講述焦裕祿同志的故事,需要給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圖。A、B兩幅備選圖,你建議選擇哪一幅?請結合畫面內容,簡要說明理由。(4分)
1962年,焦裕祿同志到蘭考擔任縣委書記。他不顧自己的肝病,帶領干部和群眾種植泡桐,防風固沙;勘測水情,繪制洪水流向圖,治理內澇;幫助村民總結出“翻淤壓堿”等辦法,治理鹽堿地。1964年,焦裕祿同志不幸逝世,年僅42歲。他用實際行動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
5.小組成員圍繞活動主題寫了一段感言,請你將空缺的古詩文名句補充完整。(8分)
了解河南,感受美好。我們走進鄉村人家,能感受到“ ① , ② ”(陸游《游山西村》)的熱情;駐足黃河岸邊,會聯想到“大漠孤煙直, ③ ”(王維《使至塞上》)的壯觀;登上高山之巔,能領悟到“ ④ , ⑤ ”(王安石《登飛來峰》)的哲理。熱愛河南,我們要厚植“ ⑥ ,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的家國情懷,帶著“ ⑦ , ⑧ ”(李白《行路難(其一)》)的自信樂觀,奮發努力,為老家河南增光添彩!
①這是1947年的夏天。解放軍以少數部隊插入敵后,粉碎了敵人的重點進攻計劃,現在進行戰略性軍事轉移。敵人趁機前阻后追,十分瘋狂。
②周玉兆帶著20多名掉在后面的傷、病、體弱的同志,臨近黃昏時,艱難地到達了澄河邊。雨沒有停,風也沒有息,澄河濁流滾滾,河水猛漲。沒有橋,也沒有渡船。
③“會水的同志站出來,一人帶一個,過河。”周玉兆大聲地說著。“我!”“我!”“我!”戰士們對著大河,向著暴風雨宣戰了。戰士小余挽著一個不會水的同志率先下河,沒游多遠,就被水直沖下去。小余一邊掙扎,一邊對岸上喊:“過不去啦,水還在漲!”直到天擦黑兒,小余和那個同志才水淋淋地回來。其他渡河的同志也陸續回來了,一個人也沒渡過去。
④雨終于停了,風也小了些。周玉兆讓其他同志留在河邊休息,自己帶著小余去附近村子打聽哪里有淺灘。
⑤遠處炮聲隆隆,田野里顯得格外安靜,月亮從云里探出頭來,地面上的一切都變得格外柔和。他們在不遠的一片瓜地前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打量了他們一下,說:“同志,你們要過河是不是?”周玉兆點點頭,把大致情況說了一遍。老人聽后,想了一會兒,說:“鄉親們都往山里撤了,我也正要走呢。不過,不怕,河水再大,也一定叫你們今晚過河。”說著,帶他們進了看瓜的草屋,點起火,讓他們烤衣服、煮地瓜吃,又急忙去把留在河邊的同志們叫來。安排完,老人便不見了。
⑥月亮已懸在當空,屋外場地上,一片銀白的月色,一切是那么寧靜、美好。遠處的槍聲像炒豆似的,在這靜夜里格外清楚,好像又近了許多。周玉兆靠著門框坐著,轉頭對身邊的小余說:“明天,敵人會站在這里。”停了一下,又說:“要是留在這里打游擊,你怕不怕?”“不怕,和你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小余堅定地回答。周玉兆拍了拍小余,說:“應該說,和老百姓在一起,我們什么也不怕。”
⑦河堤那邊傳來了一種古怪的聲音,周玉兆凝神聽了一會兒,便和小余起身向河邊走去。到了河邊,他們看見老人正在河堤上掘土,一條剛掘出來的小溝正通向河邊。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過來,大爺這是要放水幫他們過河。他一步搶過去奪下鋤頭,說:“大爺,我們就是死,也不能禍害老百姓!”老人緩和地解釋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來得太急,開一點兒口子,水有了出處,人在河里蹚水走也能過去了。”“不行!”周玉兆堅定地說:“我們是人民的部隊,活著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死了也是為了老百姓!”老人嘆了口氣,皺起眉看著黑沉沉的河水。過了一會兒,說:“你們在這里等著,我再去想想辦法。”
⑧月亮偏西了,一度沉寂的槍聲,又響了起來,而且很近、很激烈。老人氣喘吁吁地跑來了,后面還跟了兩個中年老鄉,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扁擔。草屋里的同志們也來了。
⑨“好了,好了,我捉了兩條‘水鰻’來了。”老人忽然變得又風趣又活潑,長眉毛一聳一聳的,“他們正往山里跑,恰巧就跑進了我張的網里了。”那兩位被叫作“水鰻”的老鄉笑呵呵地跟大家打了招呼,立即和老人一起動手綁扎扁擔。老人一邊扎扁擔,一邊向周玉兆擠了擠眼睛,說:“同志,你看,澄河是咱們老百姓的,不怕它再蠻,到底還得聽咱指揮。”一會兒又說:“同志,過了河,你們盡管大搖大擺地走好了。敵人來了,就讓他們來試試,看咱澄河對他們客氣不客氣!”
⑩天快亮了,兩只棋盤式的空心筏子扎好了。老人送到水邊,剛才那副高興樣子,忽然又不見了,神情變得很嚴峻,說:“同志們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同志們過河去,他倆水性極好,保證沒問題。記住我們澄河,明年我老頭子還是種瓜,等同志們來吃。”
?第一只筏子在會水的同志和一個老鄉的共同努力下,已經越過了河心,向對岸靠近。第二只筏子也下水了。周玉兆望著河堤上的老人,暗暗地發誓:只要有一口氣在,就要向前,就要和部隊一起打回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自茹志鵑《茹志鵑小說選》,有刪改)
6.為了讓戰士們能渡過澄河,周玉兆和老人分別做了哪些事?請簡要概括。(4分)
7.小說第⑨段是怎樣表現老人找到過河辦法后的高興心情的?請簡要分析。(4分)
8.作者在小說中多次把月亮和槍炮聲放在一起寫,有什么用意?請答出一點用意并簡要分析。(4分)
9.下面兩段文字,你會選擇哪一段作為小說的結尾?為什么?請簡述兩點理由。(4分)
A.青青的天,藍藍的水,澄河在奔騰,它帶著人民的希望、戰士的誓言,流到遠遠的地方,然后深深地滲透在土地里……
B.戰士們漸走漸遠了,他們帶著一個不可摧毀的信念走遠了。河邊仍然站著那個身影,佝僂著身子,一動不動……
【文本一】
①早在100多年前,赫胥黎在一次題為《科學與藝術》的講演中說,科學與藝術就是自然這塊獎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思想表達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則以感情表達事物的永恒秩序。科學與藝術是人類文明的兩大支柱,它們有什么共性呢?
②第一,科學與藝術都追求普遍性和永恒性,追求真和美。關于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不言而喻的,科學求真和藝術求美也無須贅言。科學追求的美主要是和諧之美和簡潔之美。至于藝術求真,是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感悟把事物的本質揭示出來,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創作原則。
③第二,科學與藝術有共同的評判標準,其中創新性是最主要的。只不過在藝術那里把創新性叫作“藝術風格”。例如,李白的詩“豪邁奔放,飄逸若仙”,是浪漫主義風格;杜甫的詩則“深沉蘊蓄,抑揚曲折”,是現實主義風格。
④科學研究如何才能創新?首先,要有長期的知識積累。任何偉大的科學成果都不是憑空起高樓的,都需要有豐厚的知識作基礎。其次,要有豐富的想象力。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他認為,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僅僅是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
⑤科學與藝術在人類早期是統一的,后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才逐步分化。福樓拜早在19世紀中葉就預言:“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同時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回頭又在山頂會合。”科學與藝術的相互交融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特征之一。
⑥藝術的科學化已經逐步成為現實,很多藝術創作,離不開科學技術。而科學要藝術化,我的理解有兩點:第一,科普要藝術化,要通過藝術化的手法,把一些科學和技術的知識普及給大眾,要通俗風趣,讓大眾易于接受,最好還能彰顯藝術之美,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人。第二,科幻小說和科幻影視作品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科學的藝術化。一部好的科幻作品不僅要對現有科學或技術的神奇富有想象,而且要大膽設想和預測科學技術未來可能的走向,這樣的科幻作品才能夠激發青少年的想象力。
(摘編自嚴加安《科學與藝術》)
科學研究的過程險阻重重,為什么杰出人才能夠克服諸多困難、不斷創新?有人認為是因為他們擁有堅強的意志。這確實是原因的一個方面。但是,杰出人才對于自己去追求創新有著更為高遠的想法。邱成桐院士認為,數學的美和藝術的美是相通的,真和美總是聯系在一起的,對美的探究和追求是讓數學家不停鉆研的動力。
對美的探究和追求,不僅讓科學家愿意克服現實中的種種困難,以獲得最高的美的精神享受,而且也使他們更注重在創造活動中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各種功利的獲取。在這種狀態下產生出的科研成果,通常具有典范的價值。
(摘編自沈致隆《科學與藝術的聯系和交融》)
10.文本一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11.科學研究怎樣才能創新?請結合文本一第④段和文本二簡要概括。(4分)
12.下面的材料,能作為文本一第⑥段的佐證材料嗎?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
《磁流體藝術:綻放》是2024年“第六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中展出的作品,它以視頻形式呈現了納米級的磁性顆粒形成的磁流體,在磁力、重力和張力的共同作用下自由流淌所產生的優美造型。視頻畫面呈現的造型如同綻放的花蕾,又似翩翩起舞的精靈。
(一)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13~16題。(共11分)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
【乙】鄖①人軍于蒲騷②,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莫敖③患之,曰:“盍④請濟師于王?”斗廉⑤對曰:“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⑥,君之所聞也。成軍⑦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鄖師于蒲騷。
(摘選自《左傳·桓公十一年》)
【注釋】①鄖(yún):古國名。②蒲騷;鄖國地名。③莫敖:楚國官職名,掌管軍旅之事。④盍:何不。⑤斗廉:楚國大夫。⑥商、周之不敵:商不敵周。據史書記載,商紂王軍事實力遠超周武王,結果卻被周武王所滅。⑦成軍:整頓軍隊。
13.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又何間焉”中的“間”是“參與”的意思,與“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間”意思不同。
B.“必以信”中的“信”是“實情”的意思,與“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中的“信”意思不同。
C.“軍”有“軍隊”“軍隊駐扎”“攻擊”等義項,根據語境推測,“鄖人軍于蒲騷”中的“軍”是“攻擊”的意思。
D.“聞”有“聽到”“聞名”“名聲”“傳播”等義項,根據語境推測,“君之所聞也”中的“聞”是“聽到”的意思。
14.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15.作戰時,智者能抓住機會,巧者能果斷決策。你認為曹劌是“智者”和“巧者”嗎?請結合甲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內容簡述理由。(3分)
16.曹劌認為“可以一戰”,斗廉認為不必請求增援,他們作出判斷的依據分別是什么?這些依據中蘊含的共同道理是什么?(4分)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7.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4分)
18.請從下面備選人物和備選詞語中各選一個,圍繞所選詞語、結合所選人物的故事寫一段話,分享你的閱讀感受。100字左右。(5分)
備選人物:祥子(《駱駝祥子》) 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備選詞語:震撼 敬佩 惋惜 喜歡
五、作文(50分)
19.閱讀下面材料,任選一題作文。(50分)
同學們交流登山成功的經驗。
有同學說:“想要放棄的時候,望望山頂,提醒自己山頂越來越近,就能找回希望。”有同學說:“特別疲憊時,回頭看看,發現自己已經登了這么高,便會重振精神。”有同學說:“這時候也可以停一停,喝口水,調整調整,再繼續走。”有同學說:“不怕慢,就怕站,這時候不能停,要堅持一步一步往前走。”……
老師說:“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這些登山成功的經驗,其實也是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密碼。”
(1)請以“我的成功密碼”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2)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
要求:①觀點明確,有理有據;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1.(1)xiá kuì(每空1分,共2分) (2)①負 ②崇(每空1分,共2分)
(共4分)
2.①初步架構 ②2016年 ③基本成形 ④2023年
(每空1分,共4分。第①空和第③空意思對即可)
3.②①④③(3分)
4.A示例:選A圖。該圖展現了焦裕祿同志忍著肝疼堅持工作的情景,其中他曲起右腿抵著桌子邊緣、用左手拿著茶缸蓋兒頂在肝部的細節,能補充文字材料中“他不顧自己的肝病”的內容,有助于講述焦裕祿同志的故事。
B示例:選B圖。該圖展現了焦裕祿同志在內澇時帶領同志們冒著風雨,站在過膝深的水中,實地勘測水情,了解洪水流向的情景。該圖直觀地呈現文字材料中“勘測水情,繪制洪水流向圖”的相關內容,有助于講述焦裕祿同志的故事。
(結合畫面內容,2分;簡要說明理由,2分。共4分)
5.①莫笑農家臘酒渾 ②豐年留客足雞豚
③長河落日圓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⑤自緣身在最高層 ⑥先天下之憂而憂
⑦長風破浪會有時 ⑧直掛云帆濟滄海
(每空1分,有錯該空不得分。共8分)
(一)(共16分)
6.周玉兆:①讓會水的同志帶不會水的同志過河;②帶小余去打聽哪里有淺灘。
老人:①在河堤上掘溝,想用放水的辦法幫戰士們過河;②找來兩個老鄉,一起扎筏子,幫戰士們過河。
(意思對即可。周玉兆做的事和老人做的事,各2分。共4分)
7.①通過語言描寫來表現。“捉了兩條‘水鰻’”“跑進了我張的網里了”等語言詼諧風趣,表現老人的高興心情。或:“到底還得聽咱指揮”“看咱澄河對他們客氣不客氣”等語言充滿自信、自豪,表現老人的高興心情。②通過神態(外貌)描寫來表現。“長眉毛一聳一聳的”“擠了擠眼睛”,顯出老人面部表情的豐富,表現老人的高興心情。(分析合理即可。每點2分,共4分)
8.①用月亮位置的變化暗示時間流逝,用槍炮聲的迫近暗示敵人逼近,將二者放在一起寫,營造緊張氛圍,突出渡河緊迫,推動情節發展。②讓月色的柔和、月下田野的寧靜,與槍炮聲形成反差,凸顯環境的美好,為人物活動創設背景,烘托人物形象。(答出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4分。若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9.A示例:選A段。①“戰士的誓言”與第?段周玉兆的誓言相照應,兩段銜接緊密。②“人民的希望、戰士的誓言”“深深地滲透在土地里”突出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之情綿延不絕的主題。③“青青的天,藍藍的水,澄河在奔騰”,讓小說在明朗開闊的背景中收尾,給讀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間。④描寫澄河邊上的景色,既照應標題,又與小說中有關澄河的描寫相呼應,體現小說的整體構思。(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一點2分,共4分。若有其他理由,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B示例:選B段。①“戰士們漸走漸遠了”,交代渡河成功的結局。②“一動不動”的身影,照應第?段“周玉兆望著河堤上的老人”的內容,兩段銜接緊密。③戰士們“不可摧毀的信念”與老人的依依不舍,突出軍民魚水情深的主題。④將視線定格在老人身上,凸顯老人形象,給讀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間。(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一點2分,共4分。若有其他理由,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10.引用赫胥黎的話,讓讀者了解科學與藝術之間的緊密關系,提出二者“有什么共性”的問題,引出下文對二者共性的闡釋。(意思對即可。3分)
11.需要科學研究者有長期的知識積累,有豐富的想象力,有堅強的意志,探究和追求美。(意思對即可。4分)
12.能。“理由”示例:《磁流體藝術:綻放》這一作品用美麗的視頻畫面展現磁流體流淌所產生的優美造型,既向大眾普及了磁流體的相關科學知識,又讓大眾感受到藝術之美,這與第⑥段中“科普要藝術化”(“科學要藝術化”)的觀點相符。(結合材料與第⑥段,簡要說明理由即可。觀點,1分;理由,3分。共4分)
(一)(共11分)
13.C(2分)
14.魯莊公和曹劌共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意思對即可。2分)
15.曹劌是“智者”和“巧者”。他在齊軍三鼓后,見齊軍士氣衰竭,而魯軍士氣正盛,立即下令進軍;他在齊軍潰敗時,判斷齊軍沒有埋伏,立即下令追擊。他能抓住機會并果斷決策,是“智者”和“巧者”。(結合具體內容,從“抓住機會”“果斷決策”兩個角度簡述理由即可。觀點,1分;理由,2分。共3分)
16.曹劌的依據是魯莊公能誠心處理大大小小的案件,是盡了職分,能得民心。斗廉的依據是作戰取勝在于軍隊上下一心,不在于人多,楚軍能做到上下一心。蘊含的共同道理是“人和”很重要。(意思對即可。曹劌的依據和斗廉的依據,各1分;道理,2分。共4分)
(二)(4分)
17.抒發了詩人吊古傷今的惆悵之情和思鄉之情。前四句寫昔人乘鶴而去,只余空樓,千百年來只有悠悠的白云空自浮動,詩人吊古傷今,生發惆悵之情;后兩句描寫日暮時分,詩人遙望家鄉卻只見江霧迷蒙,生發思鄉之情。(意思對即可。情感,2分;結合詩歌內容分析,2分。共4分。若分條作答,分析合理亦可。若有其他理解,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18.“祥子”示例:我為祥子的悲劇命運感到惋惜。祥子原本老實、堅忍,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在經歷了車被大兵搶走、攢的錢被孫偵探敲詐、賣車安葬虎妞、小福子自殺等打擊后,他放棄了努力,從一個生氣勃勃的青年變成了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這實在讓我感到惋惜。
“保爾·柯察金”示例:保爾·柯察金在筑路的過程中,雙腳被凍傷,持續發燒好幾天,依然掙扎著工作。在癱瘓、失明的情況下,他沒有向命運低頭,而是克服重重困難,拿起筆來,以頑強的毅力開始寫作,用新的方式繼續戰斗。保爾·柯察金擁有鋼鐵般的意志,讓我敬佩。
(言之成理即可。所述故事符合名著內容,2分;結合故事表達與所選詞語對應的閱讀感受,3分。共5分)
19.(50分)
作文評分標準
等次 | 一等 50~43分 | 二等 42~33分 | 三等 32~23分 | 四等 22~13分 | 五等 12~0分 | |
主題與內容 (25分) | 分值 | 25~21分 | 21~16分 | 16~11分 | 11~6分 | 6~0分 |
記敘文要求 | 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②有真情實感,能表達自己的思考和體悟;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健康 | ①表達意圖較明確,內容較具體充實;②有自己的思考和體悟,不空洞,不虛假;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健康 | ①表達意圖基本明確,內容不夠充實;②缺少情感體驗和思考體悟;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基本健康 | ①表達意圖不明確,內容空洞;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不夠健康 | ①內容與題目無關;②抄襲比例80%以上;③隨意拼湊,不知所云;④價值觀錯誤 | |
議論文要求 | ①觀點明確;②論據恰當,論證有一定說服力;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健康 | ①觀點基本明確;②論據比較恰當,論證合理;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健康 | ①觀點不太明確;②論據和論點有關,論證基本合理;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基本健康 | ①觀點不明確;②論據不能證明觀點;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不夠健康 | ①觀點與寫作任務無關;②抄襲比例80%以上;③隨意拼湊,不知所云;④價值觀錯誤 | |
結構與表達(20分) | 分值 | 20~17分 | 17~13分 | 13~9分 | 9~5分 | 5~0分 |
記敘文要求 | ①敘事完整,重點突出;②描寫具體,語言準確、生動 | ①敘事基本完整,重點基本突出;②語言流暢,有一些具體描寫 | ①敘事基本完整,能注意詳略;②語句基本通順,病句較少 | ①敘事不完整,主次不分;②語句不通順,病句較多 | ①結構非常混亂或字數不足100;②病句多,詞不達意 | |
議論文要求 | ①思路清晰,能恰當使用論證方法;②語言準確、簡明,有邏輯性 | ①思路無明顯問題,能使用常見論證方法;②表達無明顯邏輯問題 | ①思路基本清晰,論證方法使用不太恰當;②語句基本通順,病句較少 | ①思路不清晰,層次混亂;②語句不通順,病句較多 | ①結構非常混亂或字數不足100;②病句多,詞不達意 | |
書寫與標點(5分) | 分值 | 5分 | 4分 | 3分 | 2分 | 1~0分 |
要求 | ①書寫規范,卷面整潔;②標點使用正確 | ①書寫基本規范,卷面基本整潔;②標點使用基本正確 | ①書寫較潦草,字跡能辨認:②標點使用有一些錯誤 | ①書寫潦草,卷面臟亂:②標點使用隨意 | ①書寫非常潦草;②不會使用標點 |
補充說明:
1.以下三項有一項突出者,可在獲得的相應等次分上加1~3分,加到滿分50分為止。
①感情真摯 ②思想有深度 ③表達富有創意
2.滿分作文比例掌握在5%左右。
3.沒寫題目扣2分。
4.錯別字每三個扣1分,重復錯誤不計,最高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