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與滴水觀音:不同花格,別樣人生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花盆里的牽牛花與滴水觀音,看似普通花卉,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過對兩種花生長特性、開花姿態以及四季變化的描寫,巧妙地將花品與做人聯系起來,引領我們一同在花的世界中探尋做人的真諦。作文正文:
在我家的花盆里,種著兩種花——牽牛花和滴水觀音。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品格的花。牽牛花一向是把根埋在土里,依靠架子長大,它細細的身體那樣柔弱,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似的,而滴水觀音總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土里,依靠自己吸收的養料,在狂風暴雨下頑強地生長著。春暖花開的季節,牽牛花開出一朵朵燦爛的花,它躺在毛茸茸的葉子上,吹著喇叭,炫耀著自己的美麗,在又大又圓的.綠葉上,滴水觀音也開出一朵朵小花,格外淡雅,但它并沒有為此而飄飄然,而且是默默地散出出濃郁的芳香。
一進入秋天,牽牛花早已枯黃的葉子紛紛落下,花莖也漸漸枯萎,最后結出幾粒干癟的種子就死了。滴水觀音也脫去翠綠的外衣,只留下幾根一寸長的莖露出干燥的地面,待到和煦的春風再度吹拂大地時,就又破土萌發。在社會上,有的人膚淺軟弱,有的人扎實堅強。
有的人取得一點成績就居功自傲,有的人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的一生。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花沒有思維,它只能按自己的本性存于世界,而人有思維,能決定自己怎樣去做人,所以我們做人就應像滴水觀音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詳細點評:
· 優點: · 立意深刻:通過對比牽牛花和滴水觀音的特點,自然地延伸到對兩種不同人格的探討,最后得出做人應像滴水觀音一樣對社會有用的結論,主題升華自然,富有教育意義。 · 對比鮮明:在描寫花時,從生長方式、開花狀態到秋季的變化,處處將牽牛花和滴水觀音進行對比,如 “牽牛花一向是把根埋在土里,依靠架子長大,它細細的身體那樣柔弱…… 而滴水觀音總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土里,依靠自己吸收的養料,在狂風暴雨下頑強地生長著” ,讓讀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兩者的差異,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傳達的寓意。 · 不足: · 語言平實:用詞和語句較為簡單,缺乏文采。像 “它躺在毛茸茸的葉子上,吹著喇叭,炫耀著自己的美麗” ,表述直白,描寫不夠生動形象。 · 部分表述不準確:“而且是默默地散出出濃郁的芳香” 中,“散出出” 表述錯誤,應為 “散出” 。 · 細節描寫欠缺:對花的描寫多為概括性描述,缺乏細膩的細節,不能很好地調動讀者的感官。比如描寫滴水觀音開花 “滴水觀音也開出一朵朵小花,格外淡雅” ,沒有具體描繪淡雅的樣子。 建議 · 語言優化: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提升語言美感。比如 “它躺在毛茸茸的葉子上,吹著喇叭,炫耀著自己的美麗” 可改為 “它慵懶地臥在毛茸茸的葉床之上,擎著彩色的小喇叭,肆意地炫耀著自己的嬌美容顏” 。 · 修正表述錯誤:仔細檢查語句,避免錯別字和語病,將 “散出出” 改為 “散出” 。 · 豐富細節描寫:多從視覺、嗅覺、觸覺等角度描寫花。如描寫滴水觀音開花,可以加上 “那一朵朵小巧的白花,花瓣如薄紗般輕盈,湊近細嗅,馥郁的芬芳悠悠縈繞,令人沉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