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蛋撻的奇妙周末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以周末被好朋友邀請到家中玩為背景,引出看到冰箱里剩余雞蛋后決定做蛋撻的情節,自然地開啟下文對蛋撻制作過程以及其中所蘊含感悟的描述。
作文正文:
周末,好朋友約我去她的家里玩。晚飯后,我們看見冰箱里還剩下幾個雞蛋,朋友建議說:“反正只剩下幾個雞蛋了,不如把它們做成美味的`蛋撻吧!”話音剛落,她就去準備材料,有雞蛋、牛奶、白砂糖、煉乳等等。
第一步:把牛奶加熱,我們把牛奶倒進小碗里,把牛奶放在微波爐里加熱5分鐘,再取出10克白砂糖,放進牛奶中,攪拌至糖溶化。
第二步:將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分離,再把蛋黃攪拌均勻,放入兩勺煉乳,拌勻。
第三步:把放糖后的牛奶倒到拌勻后的蛋黃之中,攪拌均勻,再一個一個倒到蛋皮里。然后,預熱一下烤箱,把蛋撻放進烤箱里,把溫度調成120度,再把時間調成15分鐘。
接下來就是等待美味的蛋撻出爐啦!在這段時間里,我一直在想會不會蛋黃放少了?會不會煉乳放多了?……,但是好朋友卻對我說:“不用擔心,一定會成功的!”我半信半疑,不過,蛋撻出爐了!一股股香氣撲鼻而來,我品嘗了一個,哇!蛋皮酥脆,里邊軟軟的,嫩嫩的,嘗一口就仿佛進入了仙境一樣!
通過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了,一定會成功。
詳細點評:
優點: 敘事清晰連貫: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依次講述了從朋友提議做蛋撻,到準備材料,再到逐步完成蛋撻制作以及最后品嘗蛋撻并得出感悟的整個過程。每個步驟都有明確的描述,如“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使讀者能夠輕松理解制作的流程。 描寫細膩生動:在描寫蛋撻制作過程中的細節時較為出色。例如,“把牛奶倒進小碗里,把牛奶放在微波爐里加熱 5 分鐘,再取出 10 克白砂糖,放進牛奶中,攪拌至糖溶化”,將每一個動作和材料的用量都描述得很清楚,讓讀者仿佛能看到作者制作蛋撻的場景。在描寫蛋撻成品時,“一股股香氣撲鼻而來,我品嘗了一個,哇!蛋皮酥脆,里邊軟軟的,嫩嫩的,嘗一口就仿佛進入了仙境一樣!”通過味覺、觸覺等多種感官描寫,生動地展現了蛋撻的美味,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寓理于事:在講述了制作蛋撻的事件后,能夠從中升華出“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信自己,只要自己努力了,一定會成功”的道理,使文章不僅僅是一篇單純的記敘文,還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給讀者以啟示。 不足: 語言較為平淡:整體語言風格比較平實,多是平鋪直敘地講述過程和心理活動,缺乏一些更具文采的表達或修辭手法的運用。例如,在描述材料準備和制作步驟時,可以使用一些更生動形象的詞匯來增強畫面感。 人物刻畫單一:文章主要集中在制作蛋撻的過程和得出的感悟上,對于好朋友這一人物形象的刻畫相對較少且不夠豐滿。只是在開頭提到好朋友約自己去家里玩以及提出做蛋撻的建議,在后續制作過程中沒有進一步展現好朋友的性格特點或與自己的互動細節。 具體建議: 提升語言美感:在描述材料和制作過程時,運用一些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比如,“牛奶在微波爐里歡快地轉著圈,不一會兒就變得熱騰騰的,仿佛在召喚著其他材料的加入”,使描寫更加生動形象。在描寫蛋撻的口感時,可以說“蛋皮像是一層金色的鎧甲,酥脆作響,里面的餡料如同柔軟的云朵,輕輕一抿便在舌尖化開”。 豐富人物刻畫:增加對好朋友的描寫細節,比如在提出做蛋撻建議時,可以描寫好朋友的眼神、語氣或表情,如“朋友的眼睛亮晶晶的,興奮地對我說:‘反正只剩下幾個雞蛋了,不如把它們做成美味的蛋撻吧!’她的笑容充滿了期待和自信”。在制作過程中,也可以穿插一些兩個人的互動對話或神態描寫,“我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分離著蛋黃和蛋清,偶爾抬頭看一眼朋友,她正專注地稱量著白砂糖,那認真的模樣讓我有些感動”。這樣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使文章更加豐富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