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佛像的盛會與歷史的沉思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以作者游覽龍門石窟的經歷為主線,描繪了石窟中成千上萬的佛像及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通過觀察佛像的殘缺,引發了對歷史破壞的沉思。作者不僅贊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藝,也表達了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深刻思考。文章以小見大,將個人游覽體驗與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相結合,傳遞出對文化遺產的珍視和對和平的渴望。
作文正文:
龍門石窟其實是佛像開會的地方,每一個小石窟都有一個佛像,簡直是成千上萬個。
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門,是用石頭做的,旁邊還有兩扇門上面標著能門兩個大字。進了大門,右側是山,左側是清澈透底的河。向右側望去山上高高低低地坐著無數的佛像:大的、小的、中等的,不僅大小不同,而且姿態也不一樣。但是,我發現有的佛像的頭沒有了,有的佛像少了半個身子,還有的少了半張臉,真是殘缺不全。我大吃一驚,迫不及待地問:媽媽,為什么它們都殘缺不全了呢?因為它們被八國聯軍破壞了,而且___時期也遭到過破壞,形狀太復雜,也沒能拼上。媽媽解釋道。
再往前走,我突然看到人流都上了臺階,我也身不由己地跟了上去。展現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個高達18米的大佛像,僅僅頭就有4米,耳朵有2米,哈哈,耳朵大有福氣嘛!據說這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它那眼睛、鼻子、耳朵、哪個不雕刻的栩栩如生?正當我盯著它看得津津有味時,媽媽突然問我:你覺得古時候的人既沒有電鉆,也沒有梯子,是怎樣花費心機去雕刻的呢?我想著想著,就覺得自己的祖先好偉大呀,那些八國聯軍真的很可恥,為什么非要破壞呢?這些文物多么有保存價值呀!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繞了龍門半個圈,佛像在河的東岸,而我們在河的西岸。原本也有的佛像,因破壞嚴重,全部被罩了起來。湖中的水輕輕泛著波浪,遠處的山似有似無,真像一幅水墨畫。
該走了,我戀戀不舍地龍門石窟告別,心想:雕一個佛像多難啊,以后一定不要破壞別人的勞動成果。
詳細點評:
優點:
1.主題鮮明,情感真摯:
· 文章以“龍門石窟”為主題,通過對石窟中佛像的描繪和歷史背景的介紹,表達了作者對古代藝術的贊嘆和對歷史破壞的惋惜,主題鮮明,情感真摯。
· 例如,“雕一個佛像多難啊,以后一定不要破壞別人的勞動成果”,這樣的句子直接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悟和決心。
2.描寫細膩,富有畫面感:
· 文章對龍門石窟的描寫非常細膩,充滿了畫面感。例如,“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門,是用石頭做的,旁邊還有兩扇門上面標著‘能門’兩個大字”,這樣的描寫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龍門石窟的莊嚴和神秘。
· “再往前走,我突然看到人流都上了臺階,我也身不由己地跟了上去。展現在眼前的竟然是一個高達18米的大佛像,僅僅頭就有4米,耳朵有2米”,這樣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龍門石窟的宏偉和壯觀。
3.語言生動,富有表現力:
· 文章語言生動,富有表現力。例如,“哈哈,耳朵大有福氣嘛!”,這樣的句子幽默風趣,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 “湖中的水輕輕泛著波浪,遠處的山似有似無,真像一幅水墨畫”,這樣的描寫形象地展現了龍門石窟周圍的自然景色。
4.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 文章開頭引入龍門石窟的游覽經歷,中間詳細描寫了石窟中的佛像和歷史背景,結尾表達了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 文章還通過“再往前走”、“在不知不覺中”等詞語,自然地過渡不同場景,使文章更加流暢。
5.引發思考,富有教育意義:
· 文章不僅描寫了龍門石窟的美麗和壯觀,還通過觀察佛像的殘缺,引發了對歷史破壞的沉思,并表達了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深刻思考,富有教育意義。
· 例如,“這些文物多么有保存價值呀!”,這樣的句子直接表達了作者對文化遺產保護的呼吁。
不足與建議:
1.部分段落可以更加緊湊:
· 例如,第一段中關于龍門石窟的總體介紹可以更加簡潔,例如,“龍門石窟是佛像的盛會,成千上萬的佛像匯聚于此,令人嘆為觀止”。
· 建議對一些冗長的段落進行適當刪減,使文章更加緊湊。
2.可以增加一些對佛像細節的描寫:
· 雖然文章對佛像的描寫已經比較細致,但還可以更加深入地描寫一些細節,例如,佛像的面部表情、服飾特點、雕刻手法等。
· 例如:“那尊大佛像,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仿佛在俯視著蕓蕓眾生。身上的袈裟紋理清晰,雕刻精細,令人嘆為觀止。”
3.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討“破壞”的原因和影響:
· 文章雖然提到了佛像被破壞的事實,但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討破壞的原因和影響,例如,歷史背景、文化沖突、保護意識的缺乏等。
· 例如:“這些佛像的破壞,不僅是藝術的損失,更是文化的浩劫。它提醒我們,要珍惜和保護文化遺產,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4.可以增加一些對自身感受的描寫:
· 在游覽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對自身感受的描寫,例如,當時的內心感受和想法,以及如何從歷史中汲取教訓。
· 例如:“看到這些殘缺的佛像,我感到一陣心痛。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和平與尊重是多么的重要。”
5.結尾可以更加深刻:
· 結尾可以更加深刻地表達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決心和對和平的渴望,例如,可以引用一些詩句或名言,或者結合自身經歷,談談對人生的感悟。
· 例如:“龍門石窟之行,讓我深刻體會到文化遺產的珍貴和歷史的沉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為子孫后代留下這份寶貴的財富。”
具體建議·
使用一些修辭手法:
· 可以使用一些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增強文章的表現力。例如,將“佛像”比喻成“歷史的見證者”,將“龍門石窟”比喻成“藝術的殿堂”。
豐富情感表達:
·可以更加細膩地描寫自己在游覽過程中的情感變化,例如,從最初的驚嘆到對破壞的惋惜,再到對文化遺產保護的堅定決心。
增加一些對歷史的思考:
可以結合自身經歷,談談對歷史的感悟和思考,例如,如何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以及如何為保護文化遺產貢獻自己的力量。
·
結尾可以更加深刻:
·
結尾可以更加深刻地表達對文化遺產和歷史的思考,例如,可以引用一些詩句或名言,或者結合自身經歷,談談對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