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家鄉山,摯愛南充景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南充,一座有著多樣景致的城市,西山、鳳埡山等眾山聳立,四季風光各異。作者對家鄉的山情有獨鐘,尤其偏愛西山,在描繪山景之余,還融入了后羿射日的傳說,更添文章韻味,字里行間飽含對家鄉的熱愛與眷戀。
作文正文:
我的家鄉在南充,那里有西山、鳳亞山……花紅柳綠,萬紫千紅。
春天,有許多的花都開放了。夏天,樹枝上長滿了嫩綠的樹葉。秋天,黃色的樹葉在風中飛舞。冬天的風像狼吼一樣。
但我最喜歡的山是西山,因為那里山非常的高,空氣也特別的舒暢,那里的山也不陡。早晨看日出特別的美麗,中午的西山真好曬太陽,傍晚的西山太陽從天上掉到了水中,這時讓我們懷念我們的大英雄后羿。從前有十個太陽他們不輪流值班,十個太陽曬干了河水,后羿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最后一個太陽躲到了水里面。從此,人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我沒有好喜歡鳳亞山!原因那座山又低又陡,空氣也沒有好舒暢。我也喜歡白塔公園,那里山不陡,空氣很舒暢,雖然山沒有好高,但路很直。可以給我們新鮮的空氣山可以給我們新鮮的空氣,還可以和我們交朋友,我愛西山,我愛家鄉的山。
詳細點評:
· 優點: § 情感真摯:全文滿溢著作者對家鄉山的深厚喜愛之情,無論是開篇對家鄉山的整體印象描述,還是后面著重闡述對西山的偏愛,情感表達直白而濃烈,如“我沒有好喜歡鳳亞山!原因那座山又低又陡,空氣也沒有好舒暢”,這種直率的情感傾訴,讓讀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內心的喜好,容易引起共鳴。 § 景色描寫生動:在描寫家鄉山的四季景色時較為細致,比如春天“花紅柳綠,萬紫千紅”,用色彩斑斕的詞匯勾勒出春日山間的繁花盛景;夏天“樹枝上長滿了嫩綠的樹葉”,凸顯夏日山林的蔥郁;秋天“黃色的樹葉在風中飛舞”,描繪出秋日的蕭瑟與靈動;冬天“冬天的風像狼吼一樣”,雖簡單卻形象地傳達出冬日的凜冽,使讀者能依據文字想象出不同季節的山景風貌。 § 融入傳說增添文化內涵:講述后羿射日的故事為文章增色不少,將自然景觀與神話傳說相結合,不僅豐富了文章內容,還賦予了西山更深層次的文化底蘊,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能聯想到古老的傳說,引發對歷史文化的思考,使文章更具可讀性與趣味性。 · 不足: § 語言表達欠精準:部分語句存在用詞不當、表述重復的問題,例如“我沒有好喜歡鳳亞山!”中“好”字使用錯誤,應為“很”;“可以給我們新鮮的空氣山可以給我們新鮮的空氣”重復啰嗦,影響文章的流暢性與美感。 § 描寫手法較單一:整體以平實敘述為主,修辭手法運用較少,在描寫山景時大多只是直觀描述,缺乏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潤色,使得文章文采稍顯不足,難以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對西山早晨、中午、傍晚的描寫,雖寫出了不同時段的特色,但表述較為平淡。 § 結構稍顯松散:文章先概述家鄉的山,再分別描述西山和鳳埡山,最后提及白塔公園,各部分之間過渡不夠自然流暢,有拼湊之感,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內容的銜接與邏輯的連貫上還有提升空間。 具體建議: · 優化語言:仔細檢查并修改用詞不當的語句,刪去重復多余的內容,如將“我沒有好喜歡鳳亞山!”改為“我不太喜歡鳳埡山”,去掉重復的“可以給我們新鮮的空氣山可以給我們新鮮的空氣”中的后半句,讓文章表述更準確、簡潔。 · 豐富描寫手法:在描寫山景時適當運用修辭手法,比如描寫春天的西山,可以說“春天的西山像一位身著彩衣的仙子,漫山遍野的花競相綻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姹紫嫣紅,芬芳四溢”,通過比喻、排比的手法讓景色描寫更生動形象;對于鳳埡山的陡峭,可以用擬人手法“鳳埡山像個倔強的老人,挺著筆直卻略顯陡峭的脊梁,默默地守護著一方水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 完善結構:在段落之間添加過渡性語句,使文章銜接自然,例如在寫完對家鄉山的整體印象后,進入西山描寫前,可以寫“在這些山中,最讓我魂牽夢繞的便是西山了”,引出下文對西山的詳細刻畫;描述完西山后,再用“而與之相比,鳳埡山則有著另一番不同的景致”過渡到鳳埡山的介紹,讓文章層次分明,邏輯連貫,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