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山記:堅持之旅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天氣格外爽朗,空氣中彌漫著桂花的氣息。楓葉紅了,樹葉黃了,一瓣瓣地飄落下來,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到另一個地方去生活。” 文章開篇描繪了一幅秋日的美景圖,通過視覺(楓葉紅、樹葉黃、桂花飄香)與嗅覺(桂花氣息)的結合,營造出清新、舒暢且略帶寂寥的氛圍,為下文的登山活動奠定了基調。同時,以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引入,增添了文化底蘊與情感深度,自然地引出作者背詩感嘆的情景,從而開啟登山之旅的敘述。
作文正文:
天氣格外爽朗,空氣中彌漫著桂花?的氣息。楓葉紅了,樹葉黃了,一瓣瓣地飄落下來,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到另一個地方去生活。“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背著龔自珍的千古佳句,眼望窗外,不禁感嘆。
乘著秋風,和煦也變得十分溫柔,我們踏上了登山的旅程。
來到自然的氧吧,人的心也變得十分舒暢,讓人陶醉在這清鮮的空氣中。
踏入林蔭中,眼前的陽光變得溫和。我提議:“來一場登山比賽!”媽媽說干就干,說:“比就比,誰怕誰?”說著,我們就開始了正式的比賽。
與草為伴,與花為友,我盡力的奔跑著,揮灑著汗水。我和母親不分上下,山友陡,路又難走,我一步步艱難地往上跑,我的腳開始不聽使喚,開始發麻。“嘿噻,嘿噻!”母親一邊跑一半為自己加油鼓勁。漸漸地,我開始體力不支,只爬到半山腰,我已經氣喘吁吁了,汗水濕透了我的`衣襟。母親緊隨其后,絲毫不肯松懈。我只好一步步來,因為腳實在是走不動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面前拂來一陣微風,山腰上,我累得停下了腳步,我雙手捂著腿,嘴中吐著氣,說著:“不行了,不行了……”母親追了上來,一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我也不甘示弱,拖著疲憊的身子,繼續前行,時不時回過頭去,尋找母親的蹤影。
一路上,我咬牙堅持著,嘴中不停的喃喃著:“堅持,就是勝利!”忽然,我的眼前出現了一片光明——山頂!我奮力向前沖去,忘了疲勞,忘了汗水,雙臂不斷地擺動著,離終點越來越近……
我站在高臺上,抖抖身子,鳥瞰遠處迷人的風景,這不就是“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最好詮釋嗎?想著,一縷微風鉆進我的身子,好涼爽!
登山,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堅持!
詳細點評:
詳細點評: 第一段,優點在于景物描寫細膩生動,如“楓葉紅了,樹葉黃了,一瓣瓣地飄落下來”,精準地捕捉到了秋日特色景觀,給讀者以直觀的畫面感;引用詩句也較為恰當,能順勢抒發情感并引出下文。不足之處在于語言稍顯平實,部分表述可更加精煉,例如“桂花?的氣息”中問號應去掉,使表達更流暢。 第二段,“乘著秋風,和煦也變得十分溫柔,我們踏上了登山的旅程。”此處將秋風擬人化,賦予其“溫柔”的特性,使語言更具感染力,也為登山之旅營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引出登山主題簡潔明了。 第三段,“來到自然的氧吧,人的心也變得十分舒暢,讓人陶醉在這清鮮的空氣中。”優點是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登山之地比作“自然的氧吧”,形象地傳達出空氣清新宜人的特點,進而表達出人在其間的舒暢感受,增強了讀者的閱讀體驗。不足是“讓人陶醉在這清鮮的空氣中”表述較口語化,可改為“令人沉醉于這清新的空氣之中”,使表達更具文雅性。 第四段,“‘來一場登山比賽!’媽媽說干就干,說:‘比就比,誰怕誰?’”對話描寫生動活潑,展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與積極性,使情節富有動態感。“山友陡,路又難走,我一步步艱難地往上跑,我的腳開始不聽使喚,開始發麻。”“山友陡”應是“山勢陡峭”的筆誤,影響了表意的準確性;“我一步步艱難地往上跑”描述較為簡單,可細化動作描寫,如“我雙手緊握拳頭,雙臂用力擺動,一下又一下地奮力朝著山頂攀登,每一步都像是在與地心引力對抗”,增強畫面感。 第五段,“面前拂來一陣微風,山腰上,我累得停下了腳步,我雙手捂著腿,嘴中吐著氣,說著:‘不行了,不行了……’”環境描寫與人物狀態描寫相結合,微風的拂面與“我”的疲憊形成對比,突出了登山的艱辛。“母親追了上來,一定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我也不甘示弱,拖著疲憊的身子,繼續前行,時不時回過頭去,尋找母親的蹤影。”體現了母子間相互競爭又相互鼓勵的關系,豐富了文章的情感層次。不過,整體描寫略顯平淡,可增加一些心理活動的刻畫,如“我心中暗自鼓勁,絕不能輕易放棄,每次回頭望見母親堅定的眼神,我便又有了前行的動力”。 第六段,“一路上,我咬牙堅持著,嘴中不停的喃喃著:‘堅持,就是勝利!’忽然,我的眼前出現了一片光明——山頂!我奮力向前沖去,忘了疲勞,忘了汗水,雙臂不斷地擺動著,離終點越來越近……”優點在于通過心理獨白“堅持,就是勝利!”直接點明文章主旨,且對登頂前的沖刺描寫節奏明快,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激動與力量的爆發。但“嘴中不停的喃喃著”存在語病,可改為“口中不停地默念著”。 第七段,“我站在高臺上,抖抖身子,鳥瞰遠處迷人的風景,這不就是‘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最好詮釋嗎?”以站在山頂俯瞰風景作結,照應前文引用的古詩,使文章結構完整,同時升華了情感,讓讀者體會到登山所帶來的心靈震撼與成長感悟。不過,“我站在高臺上”表述不準確,可改為“我站在山頂上”,使描述更符合情境。 建議: 整體文章在敘事與寫景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但可以在細節描寫、語言錘煉以及情感深度挖掘上進一步提升。多運用些修辭手法豐富景物與人物描寫,如比喻、擬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在敘述過程中增加人物的心理變化描寫,使情感波動更加細膩真實;對于引用的詩句等經典語句,可適當闡述其與自身經歷的緊密聯系,加深文章的內涵與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