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康乃馨 —— 母親節的特殊禮物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以母親節為背景,通過細膩的生活場景描寫,展現了小作者從 "被照顧者" 到 "分擔者" 的角色轉變。全文以 "整理房間 - 打掃客廳 - 清潔廚房" 的行動線為脈絡,將對母親日常辛勞的感悟與具體勞動體驗相結合,在汗水與疲憊中傳遞出真摯的感恩之情。作文正文:
星期天的早晨,我早早的就起來了。我想今天是母親節,我既然不能送媽媽禮物來表達我對媽媽的愛,那就幫媽媽分擔一點家務吧。
首先,我掃視了一下我的房間后,讓我大吃一驚,房間就又被我折騰地亂蓬蓬。我以前感覺我的房間挺整潔的,現在才明白是媽媽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每天早晨我起來就上學去了,可中午我下學后,房間就又整潔起來。媽媽是個愛整潔的人,有時上班之前就開始收拾我的房間了,甚至早飯都顧不上吃。媽媽仍一直地不辭辛苦地整理我的房間,毫無怨言。以至于在媽媽的頭發上有了幾根銀絲。想到這,我心里特不是滋味。在那里沉思片刻,決定以后幫媽媽多做些家務。
我先把桌子上堆成小山一樣的書,分類放在一旁。然后我開始疊被子,由于力氣小,疊起被來很累,這也讓我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做家務的辛苦。
我打掃完我的房間后,來到了客廳里,昨天刮了一天的沙塵暴,雖然緊閉窗門,但房間內依然能看見沙塵暴光顧的痕跡。我沒有使用吸塵器,因為吸塵器噪音太大,我又怕吵醒父親。我先用掃把把塵土掃成了一堆,收進紙簍,再用濕毛巾擦了一遍。地板是擦干凈了,但腳印卻留下了,我只好又重新擦了一遍。
最后我來到廚房,先把廚房里的東西整理一遍,再用抹布統統擦了一遍。看著整潔如新的廚房,我高興地笑了。這時,我才感到背上不舒服,用手去撓。噢,原來不知不覺,已經出汗了,這汗水就像甘露一樣滴進了我的心田,喚起我對于往日母親忙碌的身影回憶的。我帶著滿身的疲憊,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一*坐在凳子上。這時,我才清醒的意識到媽媽做家務的艱辛。這時腰有些酸痛,想躺下。但我自己都不愿躺在剛收拾好的床上,怕毀壞自己的勞動成果。
下夜班的媽媽回來了,看到家里變得如此干凈、整齊。先是一驚,后來問過爸爸才恍然大悟。媽媽來到我的房間,摸著我濕漉漉的頭,激動的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媽媽夸我長大了。我拉著媽媽的手說:“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母親節快樂。”
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許多事勿以善小而不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詳細點評 :
一、寫作優點:
情感真摯,細節動人
1. 第二段 "媽媽頭發上的幾根銀絲"、"早飯都顧不上吃" 等細節,將母愛具象化為可感知的生活片段,容易引發共鳴。
2. 結尾 "不愿躺在剛收拾好的床上" 的心理描寫,真實再現勞動后的珍惜感,深化了 "勞動不易" 的主題。
場景描寫層次分明
房間整理(分類書籍→疊被子)、客廳清潔(掃塵土→擦地板→二次清潔)、廚房整理(歸類→擦拭)三個場景形成遞進關系,動作描寫細膩(如 "堆成小山一樣的書"、"腳印卻留下了")。
象征手法運用巧妙
沙塵暴光顧的痕跡" 既寫實又暗喻母親日常清潔的重復性,"汗水像甘露" 的比喻將身體的勞累升華為精神的成長。
二、不足之處及建議:
結構銜接可優化
1. 問題:從 "房間" 到 "客廳" 再到 "廚房" 的場景轉換較為突兀,缺乏過渡。
2. 建議:增加時間或空間轉換的提示,如 "當我整理完房間時,窗外的陽光已經移到了客廳的角落"。
語言表達可精煉
1. 問題:部分語句存在重復(如 "整潔" 出現 4 次),比喻稍顯直白(如 "像甘露一樣")。
2. 建議:
1. 將 "整潔如新的廚房" 改為 "瓷磚泛著溫潤的光澤"(通過視覺描寫替代形容詞)。
2. 調整比喻為 "汗水順著下巴滑落,在地板上暈開細小的漣漪"(增強畫面感)。
主題深化可加強
1. 問題:結尾 "勿以善小而不為" 的升華稍顯倉促,與前文勞動體驗的銜接不夠緊密。
2. 建議:在勞動過程中穿插對 "小善" 的思考,如 "原來每一次彎腰擦拭,都是對媽媽辛勞的回應"
人物互動可細化
1. 問題:母親回家后的對話稍顯簡略("摸著我濕漉漉的頭")。
2. 建議:增加對話細節,如 "媽媽指尖輕輕劃過窗臺上的灰塵:' 這是你擦的?'",通過動作展現人物性格。總結建議:本文已具備完整的敘事框架和真摯的情感表達,若在場景銜接、語言精煉和主題深化方面稍作調整,可進一步提升感染力。
重點修改方向:
1. 增加場景過渡句,使結構更流暢;
2. 替換直白表述為具象化描寫;
3. 在勞動過程中自然融入哲理性思考;
4. 通過細節對話豐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