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之美:凋零、靈魂與奉獻的贊歌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以獨特的視角,贊美了落花之美。通過對落花凋零姿態、靈魂抉擇以及奉獻精神的細膩描繪,闡述了其超越盛開之花的別樣魅力,展現了作者對生命輪回中落花價值的深刻感悟。
作文正文:
花開花落,是一個生命的輪回。每個人都會在花兒盛開得鮮艷時在花前流連,品味那種張揚的美。的確,盛開的花朵很美,美在嬌艷,美在清香,美在那種罕見的婀娜。但是,我卻認為落花更美。
落花美在凋零。當花瓣落下,從相伴一生的花朵上落下時,那種纏綿,那種難舍,那種憂郁的飛舞……多美啊!秋風從遠方拂來,輕輕地撫摸著落花的身體,她,就要落地了。記得曾聽過的一首歌:“落花是飄在風里的一首詩,無聲卻叫人心動,是否你能明白她的心思,她的溫柔不休不止,落花是飄在風里的一首詩,寫下秋天的心事,她只想留下最美的樣子,那是秋季最后一幕,記憶……”這是落花多么真實的寫照!她落地時的美麗多么無與倫比!
落花美在靈魂。雖然她對花兒多么難以割舍,但是誰見她在落地的那一剎那有一絲一毫的猶豫?那一瞬間是她生命的轉折,但是她落下得那么堅定。我知道,她是無悔的。她知道自己的身上擔負著什么樣的使命,她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要做什么。
落花美在奉獻。“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名句家喻戶曉。這不正是在贊頌落花的美嗎?看那枯萎了的落花,她美于無形,美于心靈啊!也許在面對落花的`凋零時,你會感到一絲惆悵和傷感,但是你可曾想過,沒有落花的凋零,怎會有嫩芽的滋生?落花歸根,一片小小的花瓣為了花朵來年再次的燦爛,不惜化作污泥,淹沒在土下,默默地為花兒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這種精神,又豈能讓你的惆悵和傷感?
淙淙流水,帶走了魚兒的身影;南飛大雁,帶走了夏日的絢麗。春去秋來,不知有多少花瓣在凋零……
詳細點評 :
(一)優點
1.立意新穎,情感真摯
· 文章沒有落入俗套地去贊美盛開的花朵,而是獨辟蹊徑,選擇落花作為贊美對象,立意新穎。從開篇“花開花落,是一個生命的輪回……但是,我卻認為落花更美”可以看出作者對落花有著深刻的情感,這種情感貫穿全文,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對落花的欣賞與敬意。
· 例如在描述落花凋零時,“秋風從遠方拂來,輕輕地撫摸著落花的身體,她,就要落地了”,作者將秋風擬人化,賦予其“撫摸”的動作,細膩地展現了落花凋零時的情景,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作者對落花細膩的情感。
2.描寫細膩,富有畫面感
· 文章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對落花進行了細膩的刻畫。在描寫落花凋零時,“花瓣落下,從相伴一生的花朵上落下時,那種纏綿,那種難舍,那種憂郁的飛舞……”,通過“纏綿”“難舍”“憂郁的飛舞”等詞語,將落花凋零時的姿態和情感生動地展現出來,使讀者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畫面。
· 在描寫落花靈魂時,“她落地時的美麗多么無與倫比”“那一瞬間是她生命的轉折,但是她落下得那么堅定”,通過對落花落地瞬間的描寫,展現了落花靈魂的堅定和無悔,讓讀者對落花的靈魂之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引用恰當,增添文采
· 文章引用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詩句,恰到好處地詮釋了落花的奉獻精神。這句詩的引用,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還使文章的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 同時,文章還引用了一首歌的歌詞,“落花是飄在風里的一首詩,無聲卻叫人心動……”,這首歌詞與文章的主題相契合,形象地描繪了落花的美麗和情感,為文章增添了文采。
4.結構清晰,邏輯嚴謹
· 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開篇提出“落花更美”的觀點,然后分別從落花凋零、靈魂、奉獻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最后以對落花凋零的感慨和對生命輪回的思考作結,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 在每個分論點內部,論述也很有邏輯性。例如在闡述落花美在奉獻時,先引用詩句引出落花的奉獻精神,然后描述落花化為春泥滋養花朵的情景,最后表達對落花奉獻精神的贊美,邏輯嚴謹,論證充分。
(二)不足與建議
1.部分語句略顯重復
· 在描述落花凋零和靈魂時,有些語句表達的意思有重復之處。例如“落花落地時的美麗多么無與倫比”和“她落地時的美麗多么無與倫比”,這兩句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可以進行適當修改,使語言更加簡潔。
· 建議:將“落花落地時的美麗多么無與倫比”改為“落花凋零時的姿態是那么優雅”,這樣既避免了重復,又豐富了表達的內容。
2.結尾稍顯倉促
· 文章結尾雖然表達了對落花凋零的感慨和對生命輪回的思考,但篇幅較短,內容不夠豐富,與前文的細膩描寫相比,顯得有些倉促。
· 建議:在結尾處可以進一步拓展,例如可以探討落花與人生的關系,或者對落花的未來進行展望等,使文章的主題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升華。
3.個別詞語可以更精準
· 在“淙淙流水,帶走了魚兒的身影;南飛大雁,帶走了夏日的絢麗”這句中,“帶走”一詞可以改為“帶走”或“帶走”,雖然表達的意思沒有太大問題,但用詞可以更加精準。
· 建議:將“帶走”改為“掠走”,這樣可以更生動地描繪出流水和大雁的動作,使句子更加富有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