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里的落花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在喧囂熱鬧的街市中,有一位名叫落花的女攤主。她孤苦伶仃,備受生活的磨難,然而她的善良與堅韌卻如暗夜里的微光。她在市場中的經歷,以及周圍人對她的態度,都讓人難以忘懷。
作文正文:
兩旁的小販有年輕如玉的姑娘,有年輕力壯的農民,自然而言他們的生意最好!現在的人買東西不是看物,而是看人。
街市里混雜著各種聲音:有壓價的老女人的聲音,有小孩苦苦哀求買哪個玩具的.聲音,有小販叫賣的聲音……惟獨她一人靜靜地坐在那兒默默的祈禱。
她名叫落花。很多人說她這個名字不吉祥,這個她當然知道,因為她自己也是一個善信。可她又十分珍惜這個名字,因為那是她父母唯一留下給他的東西。
從我第一次踏足市場,就看見她在那兒賣菜。那時我只是一個要人牽緊的小黃毛,如今我已經長大成人了。可我依舊在角落發現落花瘦小的身影。她一輩子孤苦伶仃,也從未提過她的丈夫、兒女……
這些天來,她似乎病了,不停地咳嗽。不要說她自己沒有生意,就連她附近的也受影響。那些人不但不關心她,反而來呵斥她。
落花的心碎了。這回真的是落花了……從來沒有人關心她,以前沒有,現在也沒有,也許以后也不會有……落花失落地收拾攤子,此時有一婦女走近。她不是有錢的闊太,只是普通的勞動婦女。
她對落花說:“這些菜我都幫你買下了。這些錢,你就拿去看病吧!”
真是好心的人!
“那這些菜這么辦?”落花見婦人沒拿又問。
“都送你了……”婦人正要離開,落花旁邊的人都驚奇地睜大了眼睛,那婦女人豈不是白白送錢給落花嗎?
誰知道落花幾步上前,把錢塞回婦女的手中,含著熱淚回答道:“不,謝謝你了!有你的關心就夠了……”
自那天以后,我再也沒有見過落花。她的攤子凋空著,盡管市場里多么擠逼,都沒有人霸占落花的位置。人們紀念著她……
不知落花是否知道還有這么多人記得她,懷念她呢?
詳細點評 :
一、寫作優點
1. 人物刻畫細膩
· 對落花的形象描寫生動且深入,從她的名字引出她對父母的思念以及名字對其的特殊意義,展現出她內心的深情。例如“她一輩子孤苦伶仃,也從未提過她的丈夫、兒女……”通過簡潔的描述,勾勒出落花孤獨的人生境遇,讓讀者對她心生憐憫。
· 在表現落花的善良與堅守時,細節描寫出色。如面對婦女的幫助,她先是詢問菜的處置,接著果斷地把錢塞回婦女手中并含淚回應,這一系列動作和言語將落花的自尊、善良展現得淋漓盡致,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2. 環境描寫烘托氣氛
· 文中對街市的環境描寫較為細致,“街市里混雜著各種聲音:有壓價的老女人的聲音,有小孩苦苦哀求買哪個玩具的聲音,有小販叫賣的聲音……”通過這些聲音的交織,營造出街市的喧囂與嘈雜氛圍,與落花安靜祈禱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更加突出了落花的孤獨。
· 對落花攤位周邊環境的描寫,如“不要說她自己沒有生意,就連她附近的也受影響。那些人不但不關心她,反而來呵斥她”,反映出世態炎涼,為后文婦女的善意相助做了鋪墊,烘托出落花悲慘的遭遇。
3. 情節設置富有感染力
· 故事情節有一定的起伏。從落花平日里孤苦伶仃地在市場賣菜,到生病后遭受旁人的冷漠對待,再到婦女的出現給予幫助,最后落花的堅決拒絕與攤位的凋空,整個情節發展自然流暢,緊緊抓住讀者的情感,使人不禁為落花的命運而感慨。
二、不足之處
1. 語言表達稍顯平淡
· 部分語句表述較為直白,缺乏文采。例如“從我第一次踏足市場,就看見她在那兒賣菜。那時我只是一個要人牽緊的小黃毛,如今我已經長大成人了”,這樣的表述雖然清晰,但在文學性上有所欠缺,可以使用更具詩意或更精煉的語言來表達時光的變遷和人物的成長。
2. 情節深度可拓展
· 對于落花的過往經歷只是簡單提及,如她為何孤苦伶仃,丈夫和兒女的情況等,沒有深入挖掘。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回憶或背景故事的片段,進一步豐富落花的人物形象和情節內涵,使讀者更能深刻理解落花的性格形成和命運走向。
3. 主題升華不夠明晰
· 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善意對比,但對于這種主題的挖掘可以更深入。可以在結尾處通過議論或抒情的語句,進一步探討人性、善良與孤獨等主題,使文章不僅僅停留在故事的敘述上,更能引發讀者的思考。
三、具體建議
1. 語言潤色方面
· 對一些平淡的語句進行修飾,如“她名叫落花。很多人說她這個名字不吉祥,這個她當然知道,因為她自己也是一個善信”,可以改為“落花之名,常被人言其不祥,而她心知肚明,自己是虔誠的善信,這名兒于她而言,是父母留下的唯一念想,珍貴無比”。這樣使語言更具韻味和表現力。
2. 情節豐富方面
· 補充落花的過往經歷,比如在回憶中穿插一些她與丈夫、兒女的短暫美好時光,或者描述她曾經遇到的一些困難挫折,導致如今的孤苦境遇,使情節更加豐滿立體。
3. 主題升華方面
· 在結尾處添加一段對主題的深入探討,例如“在這熙熙攘攘的世間,落花的命運不過是一葉扁舟,隨波逐流。人們的冷漠與善意如同兩面鏡子,映照出世態炎涼與人性光輝。或許,在她離去后,那留下的不僅僅是一個凋空的攤位,更是對人性善惡的思索與追問,愿世人在忙碌的追逐中,不忘心懷善意,莫讓落花般的悲劇再度上演”,通過這樣的表述,將文章主題從一個簡單的故事升華到對社會人性的思考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