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小河——童年的歡樂源泉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圍繞家鄉小河展開,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描繪了小河在不同季節里帶給“我”和小伙伴們的各種歡樂場景,展現了小河對作者童年生活的重要意義,是一篇充滿溫情與懷舊色彩的散文。
作文正文:
家鄉的小河是我童年時的樂園。回憶當時那些畫面,就猶如一幅幅五彩繽紛的畫卷,一個個色彩艷麗的萬花筒,展現在我的眼前。
春天時,小河邊繁花盛開,五顏六色。我們女孩子總喜愛用那幾束花編成一個又一個的花環。在那時,這就是我們的夢想。編好之后,總是去演那些故事中的公主,渴望穿上華麗的衣服,在故事中有一個幸福的結局。盡管在當時我們只有破舊的衣服和并不精致的花環,但并不妨礙我們去編織夢想。
夏天時的小河,是最熱鬧的時候。三伏前后,河里滿滿的都是人。我們舉行潛水比賽,在水里鼓著像金魚的腮幫,互相擠眉弄眼。誰也不肯讓誰。游泳過后去拿自制的捕網。放在水中,撈呀撈,捕呀捕。捕到后,對自己的魚不滿意的,便去與要好的同伴交換。“我的三條草魚,換你一條鯽魚,可不可以?”“好吧,給你。”說話聲中夾雜著惱怒與欣喜。反正不管怎樣,那天晚上一定能聞到家家戶戶都傳來的一股魚香味。
秋天時的小河邊,有一棵栗樹。我們背著簍筐,爭先恐后地去叫小伙伴們。阿強是我們當中最強壯的,他靈活地爬上樹,用桿子去打掛在樹梢上的栗子。“噼噼啪啪”掉下來的栗子砸在我的背上,雖然很疼,但喜悅充斥于內心。大家你搶我的.,我搶你的。爭先恐后,恐怕自己撿到的栗子少。這一片都被我們的歡笑與喜悅感染了,小河依然唱著歡樂的歌,為我們奏響歡樂的樂曲。
冬天的小河結了冰,我們家鄉比較寒冷,因此冰比較厚。因此我們就用木板上面系個繩來做我們的滑冰鞋。兒時的我們,喜歡尋求刺激,總是喜歡猛地從高處向低處溜冰。盡管幾乎每次都與大地親密接觸,但歡樂的笑聲仍回蕩在小河邊。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一縷芬芳,它溫柔了我的歲月,使我的童年生活豐富多彩。
詳細點評:
優點: 結構清晰:以四季為脈絡組織文章內容,層次分明,使讀者能夠清晰地跟隨作者的思緒,領略小河在不同季節的獨特魅力,易于理解和把握文章整體內容。 細節豐富:如春天編花環演公主、夏天潛水比賽捕魚、秋天打栗子、冬天自制滑冰鞋溜冰等細節描寫,生動地還原了童年在小河邊的生活場景,充滿了童真童趣,讓讀者有較強的代入感。 語言質樸自然:文字通俗易懂,用簡單直白的語言講述童年故事,與文章的主題和風格相契合,給人以親切之感,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童年舊事。 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家鄉小河的熱愛以及對童年時光的懷念之情,這種情感真摯而深沉,能夠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使讀者也不禁沉浸在對自己美好童年的回憶之中。 不足: 語言表達稍欠文采:整體語言較為平實,在描寫景物和人物活動時,修辭手法運用較少,如“回憶當時那些畫面,就猶如一幅幅五彩繽紛的畫卷,一個個色彩艷麗的萬花筒”,雖有比喻,但整體這類語句不多,使文章在文采方面略有欠缺。 情節連貫性欠佳:在描述各個季節的活動時,過渡相對生硬,例如“秋天時的小河邊,有一棵栗樹。我們背著簍筐,爭先恐后地去叫小伙伴們”,從夏天到秋天的銜接不夠自然流暢,影響了文章的節奏感。 主題深化不夠:文章主要停留在對童年玩耍場景的描述,對于“小河對童年的意義”這一主題,可以在結尾處進一步升華,如探討小河對自己性格、價值觀形成的影響等,使文章內涵更豐富。 具體建議 增添文采:在描寫景物和人物活動時,適當多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如擬人、排比等。比如描寫秋天打栗子的場景時,可以這樣寫:“秋天的小河邊,栗樹像一位慷慨的老者,灑落無數果實。阿強靈活地爬上樹,那身手如同敏捷的猴子,桿子一揮,‘噼噼啪啪’,栗子像調皮的彈珠紛紛落下。” · 優化過渡:在不同季節的段落之間,增加一些過渡性語句,使文章更加連貫。例如在夏天和秋天之間,可以加上“告別了熱鬧非凡的夏日小河,秋天的小河又別有一番風味”,讓季節的轉換更加自然。 · 深化主題:在結尾處添加一些對小河對自己成長影響的感悟,比如“家鄉的小河,它不僅是我童年的樂園,更是我心靈的慰藉。那些在小河邊度過的日子,教會了我勇敢、分享與珍惜,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懷揣著這份美好勇往直前。”通過這樣的表述,進一步升華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