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時代下,人類將走向何方?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圍繞在高科技發展背景下,對人類生活及未來的種種思考展開,從對自身未來的遐想到對孩子成長現狀的觀察,探討了科技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多方面影響及潛在危機,引發人們對當下與未來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作文正文:
坐在教室的我無聊的想著各種問題,想著我以后的生活是如何的,想著以后的人生會是美好的嗎?突然我想著一個問題,若是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百年后的人會是怎樣的?會不會高科技已經代替了我們的工作,我們指揮著機器人工作著,而我們已經成為只會享受的人呢。我們會不會被高科技的機器人所代替。
不知道各位發現沒,現在那些比較小的孩子在近幾年長高的特別慢而特別胖,大多數孩子他們的父母把他們當做掌上明珠,而他們從不考慮什么,這個問題在城市更加明顯。問題的關鍵在于他們的父母和他本身。大多數父母不會讓自己兒女做太多的工作,大多數城市小孩,如果你把一棵小樹或小草或小花叫他們說出名字,能說出來的是少之又少,甚至有可能連他們的父母也不認識。
這當然也不能怪他們,因為我們的交通方式早已被高科技所取代,而他們所經歷的少之又少。他們一生下來就被他們的父母視為金佛,在城市里的小孩如果叫他去爬上一座山,他們一個小時至少休息農村小孩的三倍。
在城市能運動的地方少之又少,而即使有也很少有人去,不信你可以任意找幾個小孩問他們放學后是在家里還是去運動,問他們知不知道運動場在哪里。
現在農村也走向城市化,相信過不了幾年,農村的人也會變得更懶更容易生病,環境也會變得越來越差。
這一切的一切歸根到底還是我們自己…
詳細點評:
· 優點: 主題具有前瞻性:文章聚焦于高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特別是對未來生活場景如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以及人類生活方式可能產生的巨大變化進行了大膽設想,這種對前沿話題的關注能引發讀者對未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聯系現實觀察細致:文中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現象描寫較為細致,如城市孩子被父母過度呵護,出現長高慢且胖、缺乏對自然事物的認知、運動量少等情況,通過對這些現象的描述,生動地展現了現代生活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使文章具有較強的現實感和說服力。 §邏輯結構清晰:整體上按照從個人思考到社會現象觀察再到對未來的擔憂這一邏輯順序行文,層次分明,能夠讓讀者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脈絡,即從自身的遐想過渡到身邊孩子的現狀,進而推導出對未來人類生活可能面臨的問題的擔憂。 · 不足: 論據不夠充分:在闡述高科技對人類的影響時,多為簡單的現象列舉和主觀推測,缺乏具體的數據或研究支持。例如提到“現在那些比較小的孩子在近幾年長高的特別慢而特別胖”,只是陳述現象,沒有深入分析這種現象與高科技發展的必然聯系以及背后的原因,顯得論證不夠嚴謹。 語言表達欠精準:部分語句表述口語化且不夠準確流暢,影響了文章的專業性。如“我們一生下來就被他們的父母視為金佛”一句,用詞較為隨意,可改為“我們從一出生就被父母視若珍寶”;“他們一個小時至少休息農村小孩的三倍”這種表述也不夠清晰準確,可改為“他們爬山時休息的頻率比農村小孩高很多”。 觀點深度挖掘不足:對于發現的問題,僅停留在表面的闡述和簡單的歸因,沒有進一步深入探討解決方案或應對策略。例如文中提到農村城市化后可能出現的環境變差、人們變懶易生病等問題,但沒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哪怕一些初步的思考方向或建議,使得文章在思想深度上有所欠缺 具體建議· 豐富論據: 在描述高科技對孩子成長影響等內容時,可以引用相關的科學研究數據或權威報告,增強文章的可信度和說服力。比如查找一些關于兒童肥胖與生活方式關系的研究數據,來支撐城市孩子肥胖問題與缺乏運動、過度依賴高科技等因素相關的觀點。 · 優化語言:仔細斟酌用詞,避免口語化表達,使文章語言更加規范、準確、精煉。同時,注意句子結構的合理性和連貫性,提高閱讀的流暢性。可以多讀一些優秀的議論文范文,學習其語言表達技巧。 · 深化觀點: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嘗試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并探索可能的解決之道。例如對于高科技帶來的人類勞動方式改變和健康問題,可以探討如何引導人們合理利用科技,保持適度運動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對于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可以思考如何在發展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和居民健康意識培養等,從而使文章不僅僅是問題的呈現,更能為讀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方向和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