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團團圓圓的甜蜜時光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湯圓,這道傳統(tǒng)的中式甜點,以其圓潤可愛的外形和豐富多樣的餡料,贏得了無數(shù)人的喜愛。本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湯圓的制作過程、獨特風味以及它所承載的團圓寓意,帶領讀者一同走進湯圓的甜蜜世界,感受那份溫暖與幸福。作文正文:
湯圓,圓滾滾的,有紅豆餡的,芝麻餡的,花生餡的,吃起來軟軟糯糯的,樣子看起來十分可愛,就像是一個圓鼓鼓的精靈一樣。
還在上學的小孩子,上班的大孩子,有了白頭發(fā)黑胡子的老孩子,一聽到湯圓兩個字就忍不住直咽口水,把花生、紅豆、芝麻全部合在一起,在包進面粉里面,揉成一個圓圓的形狀,把甜酒煮好了以后再把湯圓一個一個地放進去,煮成一鍋,白色的熱氣在鍋的上方轉悠著,這時甜酒那甜甜的味道已經散發(fā)出來了,讓人按捺不住自己的嘴巴,想要嘗上一口。
記得我上次吃湯圓還是在元宵節(jié)的時候,媽媽說不買外面的湯圓,自己買餡和面粉來包,吃起來口感更好更美味。媽媽的手可是很會做飯的,先是把面粉揉好,再把各種餡料調好,媽媽一共買了三種,我最喜歡的'餡是黑芝麻和紅豆餡的,吃起來甜甜的,一點也不膩,于是媽媽就多包了幾個那種餡的。媽媽先是那一點揉好的面粉,再把調好的餡放進去,再用雙手把面粉揉成一個圓形,媽媽做的形狀似乎比外面的大一些,不過也好可以多吃幾口。接著就是煮甜酒了,煮甜酒的時候要放上適量的糖,這樣甜酒才會填一些,等甜酒開了之后把湯圓丟進去,煮好了之后就可以品嘗了。我把湯圓放進了我的嘴巴里面,咬上一口,仿佛人間仙境,里面的黑芝麻像瀑布一樣流了出來,流進了我的肚子里面,湯圓滾進了我的肚子里面,我的嘴里還在回味著芝麻和甜酒的味道。湯圓是要用甜酒煮才會有湯圓的味道的,如果直接用水煮的話,就沒有酸酸的甜甜的味道了。
湯圓是我的最愛,它象征了團團圓圓。湯圓,就像是頑皮的孩子一樣,怎么也不愿意被勺子喂進你的嘴巴里面,總是在碗里面來回翻滾,但即使是這樣,湯圓還是有很多人愛的,很多人喜歡吃的!
優(yōu)點 語言生動形象:文章開篇“湯圓,圓滾滾的,有紅豆餡的,芝麻餡的,花生餡的,吃起來軟軟糯糯的,樣子看起來十分可愛,就像是一個圓鼓鼓的精靈一樣”,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湯圓比作圓鼓鼓的精靈,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湯圓的外形特點,給人以親切感。 細節(jié)描寫豐富:在描述制作湯圓的過程中,“媽媽先是把面粉揉好,再把各種餡料調好,媽媽一共買了三種,我最喜歡的餡是黑芝麻和紅豆餡的,吃起來甜甜的,一點也不膩,于是媽媽就多包了幾個那種餡的”,詳細地介紹了餡料的種類、個人喜好以及媽媽多包喜歡餡料的情節(jié),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廚房,親眼目睹了湯圓的制作過程。 情感真摯自然:作者在敘述自己吃湯圓的經歷時,情感流露自然,“我把湯圓放進了我的嘴巴里面,咬上一口,仿佛人間仙境,里面的黑芝麻像瀑布一樣流了出來,流進了我的肚子里面,湯圓滾進了我的肚子里面,我的嘴里還在回味著芝麻和甜酒的味道”,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對湯圓的喜愛之情,讓讀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美味帶來的幸福感。 結尾富有童趣:結尾處“湯圓,就像是頑皮的孩子一樣,怎么也不愿意被勺子喂進你的嘴巴里面,總是在碗里面來回翻滾,但即使是這樣,湯圓還是有很多人愛的,很多人喜歡吃的!”,再次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湯圓以頑皮的性格,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足 過渡不夠自然:文章從對湯圓的總體描述到回憶自己吃湯圓的經歷,過渡稍顯生硬,可適當添加一兩句過渡性語句,如“說到湯圓,就不得不提我與它的一段美好回憶”,讓行文更流暢。 細節(jié)描寫可更深入:在描述煮甜酒和湯圓入鍋的過程時,細節(jié)描寫不夠深入,可增加一些,如“甜酒在鍋中慢慢煮開,氣泡逐漸冒出,湯圓入鍋后在甜酒中輕輕浮沉,熱氣騰騰而上,彌漫著香甜的氣息”,使讀者更有身臨其境之感。 結構安排可更合理:文章在描述湯圓的制作和品嘗過程時,段落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可適當調整段落順序,按照制作、烹飪、品嘗的順序進行敘述,使結構更加清晰有條理。 對湯圓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文章主要側重于湯圓的制作和品嘗過程,對湯圓所蘊含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挖掘不夠,如湯圓在不同節(jié)日中的意義、各地湯圓的特色等,可適當補充一些相關內容,豐富文章的文化底蘊。 修改建議 在從總體描述到個人回憶之間,增加過渡句,如“說到湯圓,就不得不提我與它的一段美好回憶。記得我上次吃湯圓還是在元宵節(jié)的時候……” 在描述煮甜酒和湯圓入鍋的過程時,增加細節(jié)描寫,如“甜酒在鍋中慢慢煮開,氣泡逐漸冒出,湯圓入鍋后在甜酒中輕輕浮沉,熱氣騰騰而上,彌漫著香甜的氣息。” 調整段落順序,按照制作、烹飪、品嘗的順序進行敘述,使結構更加清晰有條理。 在文中適當補充湯圓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如“湯圓,這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在元宵節(jié)、冬至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湯圓象征著團圓和美滿,人們圍坐在一起品嘗湯圓,共享天倫之樂。不同地區(qū)有著各自獨特的湯圓制作方法和口味,如南方的湯圓以甜為主,北方的湯圓則甜咸兼具,展現(xiàn)了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