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飄香的家鄉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小農村,雖然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川流不息的公路,但是這些都無法阻擋我對家鄉的愛,站在家鄉最高處你可以看到這里的一切。該導語開篇點明家鄉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特點,雖地處偏僻卻飽含著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愛意,接著以站在家鄉高處俯瞰這一獨特視角引出對家鄉全貌的描寫,自然流暢地為下文具體描述家鄉的各種景象,尤其是花椒林做了鋪墊,勾起讀者對家鄉風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作文正文: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小農村,雖然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川流不息的公路,但是這些都無法阻擋我對家鄉的愛,站在家鄉最高處你可以看到這里的一切。錯落有致的房屋。井然有序的梯田,黃綠錯雜的莊稼,以及郁郁蔥蔥的樹林。但是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數那片花椒林了。
鄉親們為了致富,都響應了政府的號召種上了花椒樹。那錯落有致的花椒林,小的亭玉立,枝節錯落有致,有棱有形,甚至一派將要與蒼穹試比高的氣勢;老的花椒樹,樹干粗壯,樹冠枝葉茂盛,樹皮疙瘩像___,全身都長滿了刺,卻是鄉親們的至愛。
每年柳絮飄飛的季節里,花椒樹蘇醒了,嫩綠的花椒芽從枝頭上冒出來,很快扮綠了整個枝條,整棵樹,整塊田,整座山。圓溜溜的小腦袋接二連三的從葉底下探出頭來,好奇地打量著初春的世界——那是滿載著農人們希望的.幼果。
當秋蟬在枝頭使勁叫時,一串串,一簇簇火紅的成熟的花椒果掛滿枝頭,向辛勤的人們微笑。于是農人們攜籃帶籠,呼朋喚友而來,開始采收屬于他們的喜悅。那是怎樣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面:手被花椒刺扎的流血了也不停息,火紅的“珍珠”裝了一籃又一籃,讓人忍不住想要取下一粒放在嘴里,那辛辣麻香的滋味,讓人難以忘懷。
花椒把美味帶給了家鄉農民,帶給了全中國,全中國都忘不了那醉人的麻味。花椒從貧瘠的土地里頑強的長出來,不擇山溝,不擇土壤,毫無怨言的熱愛他腳下的土地,讓人怎能不愛她呢?
我愛花椒!我更愛腳下的這片土地!
詳細點評:
(一)優點 1. 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家鄉濃濃的熱愛之情,無論是對家鄉整體風貌的描繪,還是對花椒林細致的刻畫,都能感受到這種情感的真摯。例如“我愛花椒!我更愛腳下的這片土地!”直抒胸臆,將作者對家鄉和花椒的深情推向高潮,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能讓讀者深切體會到家鄉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2. 描寫細膩生動: · 景物描寫:對家鄉的房屋、梯田、莊稼、樹林以及花椒林的描寫細致入微。如“錯落有致的房屋。井然有序的梯田,黃綠錯雜的莊稼,以及郁郁蔥蔥的樹林”,短短幾句話便勾勒出鄉村優美的田園風光。對于花椒林,“小的亭玉立,枝節錯落有致,有棱有形,甚至一派將要與蒼穹試比高的氣勢;老的花椒樹,樹干粗壯,樹冠枝葉茂盛,樹皮疙瘩像___,全身都長滿了刺,卻是鄉親們的至愛”,通過對比小花椒樹的生機勃勃與老花椒樹的粗壯蒼勁,生動地展現出花椒林的形態各異和獨特魅力。 · 植物生長描寫:“每年柳絮飄飛的季節里,花椒樹蘇醒了,嫩綠的花椒芽從枝頭上冒出來,很快扮綠了整個枝條,整棵樹,整塊田,整座山。”這段描寫巧妙地捕捉了花椒樹在春季萌發生長的過程,“蘇醒”“冒出來”“扮綠”等詞語運用得極為貼切,使花椒樹的生長狀態栩栩如生,仿佛一幅充滿生命力的畫卷在讀者眼前徐徐展開。 3. 語言富有生活氣息:文章中使用了許多具有鄉村特色和生活氣息的詞匯及表述方式,如“攜籃帶籠,呼朋喚友而來”,樸實地描繪出農人們采收花椒時熱鬧歡快的場景,讓讀者感受到鄉村生活的質樸與親切,使文章更具親和力和真實感。 (二)不足 1. 部分比喻不完整:在描述老花椒樹時,“樹皮疙瘩像___”,此處比喻未完成,使得句子略顯突兀,打斷了讀者的閱讀思路,影響了文章的整體連貫性和美感。 2. 用詞稍欠精準:在描寫花椒果時,“圓溜溜的小腦袋接二連三的從葉底下探出頭來,好奇地打量著初春的世界——那是滿載著農人們希望的.幼果”,其中“接二連三”一詞使用不太恰當,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連續動作,用于形容果實從葉底冒出略顯牽強,可替換為更能體現果實逐漸生長且密集狀態的詞語,如“陸續”。 3. 段落銜接稍顯生硬:從對花椒林生長過程的描寫直接過渡到“當秋蟬在枝頭使勁叫時,一串串,一簇簇火紅的成熟的花椒果掛滿枝頭”,雖然都是圍繞花椒展開,但中間缺乏更自然的銜接語句,使得文章在段落轉換時略顯突兀,連貫性受到一定影響。 建議 1. 完善比喻:補充完整老花椒樹樹皮疙瘩的比喻內容,使其形象更加鮮明,增強文章的語言表現力。例如“樹皮疙瘩像歲月鐫刻的印記,深深淺淺,訴說著樹的滄桑歷史”。 2. 優化用詞:將“接二連三”改為“陸續”,使對果實生長的描述更準確、恰當。同時,檢查全文其他用詞,進一步斟酌一些表意不夠精準或生動的詞語,進行替換或修改,提升文章的語言質量。 3. 增強段落銜接:在段落之間添加適當的過渡語句,如在描寫完花椒樹春季生長后,加入“隨著時光悄然流轉,夏日的熱烈漸漸褪去,秋意悄然襲來,花椒樹也迎來了它的豐收季。”這樣可以使文章在不同生長階段的描寫之間過渡更加自然流暢,增強文章的整體性和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