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關聯詞造句
來源:網絡整理網絡整理
小學語文關聯詞練習(一)
一、知識整理:
1、并列句(各分句間的關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又……又……、既……又……、一邊……一邊……、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連續發生的事情或動作,分句有先后順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動作后,我就照著樣子做。”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接著……、……就……、……于是……、……又……、……便……
3、遞進句(分句間是進一層的關系)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不但(不僅)……而且……、不但……還……、……更(還)……、……甚至……
4、選擇句(各分句列出幾種情況,從中選出一種)
如:“我們下課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還是……、要么……要么……、寧可(寧愿)……也不……、與其……不如……
5、轉折句(后一個分句與前一個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對,或部分相反)
如:“雖然天氣已晚,但是老師仍在燈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雖然……但是……、盡管……可是……、……然而……、……卻……
6、因果句(分句間是原因和結果的關系)
如:“因為這本書寫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歡看。”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因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為……
7 、假設句(一個分句表示假設的情況,另一個分句表示假設實現后的結果)
如:“如果明天下雨,運動會就不舉行了。”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如果……就……、即使……也……
8、條件句(一個分句說明條件,另一個分句表示在這一個條件下產生的結果)
如:“只要我們努力,成績就會不斷地提高。”
常用的關聯詞語有:
只要……就……、無論(不管、不論)……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
小學語文關聯詞練習(二)
能力測試:
1、在括號里填上正確的關聯詞語。
①( )多讀多練,作文( )會進步。
②( )風吹雨打,我們( )要堅持到校學習。
③雨來( )犧牲生命,( )泄露秘密。
④( )要努力讀書,( )要關心政治。
⑤( )走到哪里,他( )聽到樂聲。
⑥( )我倆住得很遠,( )不常見面。
⑦( )困難再大,我們( )要按時完成任務。
⑧( )你答應去,( )該準時去叫他。
⑨( )別人的意見不對,我們( )要虛心聽取。
⑩弟弟( )年紀小,( )很懂事。
2、加上適當的關聯詞語,把兩個小句合成一句話,使句子更簡潔。
① 小華的字寫得很快。小華的字寫得很好。
② 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難萬險。千難萬險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
③ 我們多趕幾里路。我們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術表演。
④ 你沒有告訴我。我知道了。
⑤ 我們發動群眾。我們很好地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
3、從下列句中關聯詞使用的正誤,錯誤的在原句上改正。
① 即使石塊有多重,小草也要從下面鉆出來。( )
② 因為同學們信任你,你所以應該勇敢地接受這份工作。( )
③ 雖然太陽離地球太遠了,但是我們并不感到它有那么熱。( )
④ 這件好事是李曉華做的,也是我的同學張曄做的。( )
⑤ 只要平時從嚴從難地刻苦訓練,就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
⑥ 魯迅先生不是偉大的文字家,而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
⑦ 山上開滿了杜鵑花,無論花朵還是葉子,都比盆栽的顯得有精神。( )
4、用關聯詞把兩句話連成一句話。
①、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會責備他。
②、偉大的父親沒有灰心。他相信兒子一定活著。
③、父親新辟的菜園被暴風雨沖得一干二凈。父親沒有氣餒。
④、普通的農家沒有新鮮的蔬菜。像嬰兒斷了奶。
⑤、你帶路帶得好。我把這個小東西送給你。
⑥、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⑦、我們沒有見過面。我們媽媽卻接到過您的問候。
⑧、春天綠茵茵的草地。有盛開的鮮花。
⑨、我家經濟拮據。我們生活很快樂。
5、綜合運用
① 暑假興趣小組報名結束后,我問小剛:“你( )參加美術小組,( )參加航模小組?”小剛讓我猜一猜,我說:“( )美術組,( )航模組。”他笑了笑說:“( )美術小組,( )航模小組。”我納悶地問:“你為什么這樣選呢?”他認真地說:“( )我以前都參加美術小組,( )這一次我要參加航模小組。( )這樣,( )讓我個方面的素質都得到提高。”
② 拋開《三國演義》這本影響力最大的小說,僅就史書上提供的資料,關羽實在沒有資格在歷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他很英勇,(
)事實上不過是一個莽漢,( )缺謀略,( )缺修養,( )心胸狹窄、不識大體。他眼睛中只有一個主子,和一個小圈圈。( )排斥諸葛亮,( )排斥黃忠。( )不是劉備把他說服,關羽很可能(
)生出二心。
③ 一個自甘墮落、自我放棄的人,( )是在較好的環境中,( )他不愿意學習,( )依舊一無所成。( )我們能戰勝自己怯懦、疑懼、自私、虛榮等弱點,無疑(
)是一個相當成功的人。(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 )是碰到困難,( )是取得成績,都應該始終牢記:( )努力,( )進步;( )放棄,( )失敗。
④ “質疑”就是獨立思考,敢與提問。(
)要追根問底,( )不要怕所謂的“教師權威”。這( )虛無主義者的懷疑一切,(
)執迷于一切權威的結論。( )敢與“質疑”,( )學得更好。(
),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都要( )敢于“疑”,( )善于“疑”。
素材來源于網絡,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