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ikix6"></tt>
  • <video id="ikix6"></video>
    1. 外國人怎樣讀書?

      來源:網絡整理網絡整理

       

      書籍是積累了人類無窮智慧和想象力的傳承媒體,它也給予了人們眾多情感的交集。無論你何時捧起略帶油墨味道的書籍閱讀的時候,此時此刻在世界各地,還有很多人和你一樣。因為在閱讀面前,世界很大;在閱讀面前,沒有國界……


      俄羅斯:書籍與面包同等重要

      俄羅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神奇的民族。讀書是這個民族的悠久傳統和民族習慣,今天已變成了他們生活內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俄羅斯人看來,書籍與面包同等重要,人不能不吃飯,也不能不讀書,他們用于閱讀的時間遠遠超過吃飯。


      在莫斯科近900萬居民中,每5人中就有一人受過高等教育,每3人中就有一人受過中等專業教育或不完全的高等教育。因此,讀書便成了日常生活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內容。


      在各類圖書中,俄羅斯讀者最愛讀的是文學作品。莫斯科是全國的出版發行中心,這里集中了近7000家出版社,使俄羅斯成為世界最大的出版國之一。廣播和電視每天發一次新書廣告,介紹當前出版的新書。


      俄羅斯城鄉密布著圖書館網,莫斯科國立列寧圖書館是世界5大圖書館之一,設有18個閱覽室,2334個座位,每天平均接待讀者6500人次。莫斯科有230多家書店,所有書店都設舊書部,收購、定價和出售都有統一標準,10年以上的算“古書”,10年以下的算舊書,以原價的1/5的價格收購。


      俄羅斯人把家庭藏書多少看成是一個人文化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俄羅斯居民家庭藏書總量高過公共圖書館藏書量的10倍之多。莫斯科人均年購書15本。俄羅斯人平均每人每天用于閱讀圖書、報刊和其他出版物的時間近1個小時,居世界之首。僅在農村就有95%的家庭訂閱報紙,由此可知俄羅斯報紙發行量有多大。

      日本:用手機推廣青少年閱讀


      日本是公認嗜讀書的國家,每年出書的速度之快,范圍之廣,遠超過亞洲諸國;并設有獎勵制度,促進新進作家創作。

      日本人愛看書是他們重視教育的結果。現在日本已達到了100%的初中教育;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8%;成人識字率近100%。

      日本人雖愛書惜書,隨著科技的發展,出書方法、看書習慣也不得不跟著改變,這可能為書籍市場帶來結構性的破壞。自1997年以來,出版界的銷售額年年下降,新進的手機閱讀普及率卻年年上升,讀者的需求由傳統的紙書轉變為現代的手機讀書

      日本最大的出版社之一新潮出版社,從2003年前開始就推出了手機閱讀服務,已有3萬用戶訂閱了他們提供的手機讀物。事實上,在日本只要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閱讀出版商為手機用戶提供的多達20類的文學作品。出版商提供的小說內容從言情到偵探十分廣泛。對此,日本的出版商表示,通過手機來讀書的方式,首先能夠幫助青少年培養起閱讀習慣,進而再把他們的閱讀興趣,逐步轉移到閱讀傳統圖書上來。”


      法國:家庭“圖書館”經久不衰

      法國人愛讀書的習慣在歐洲比較有名。巴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書攤、書店,塞納河邊還有一條專門賣舊書的長廊,成為巴黎一處特有的人文景觀。到法國人家里做客,可看到幾乎家家有藏書,擁有家庭“圖書館”是巴黎人一種經久不衰的時尚。

      法國著名民意調查機構IFOP發布一項統計指出,55%以上接受調查的法國人說他們去年閱讀了1到12本書,24%的人閱讀了12本書以上,其中許多人達到了20本。此外,法國人閱讀的頻率與家庭的社會職業水平有關:中高級職員和自由職業者平均閱讀了17本書,職員平均閱讀了8本書,工人平均閱讀了7本書。

      調查表明,法國人人均讀的書多于人均買的書,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是遍布法國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圖書館,及其向讀者提供的免費借書服務。僅在巴黎市區內就有108座圖書館,其中的81家向公眾開放,另有27家大學圖書館向部分讀者開放。在巴黎,只要你在任何一家圖書館辦理了圖書證,就可以在60多家市立圖書館借閱書籍、報刊、磁帶等。據統計,巴黎現在90%的圖書是經過電腦查詢后借出的。

      巴黎最大的圖書館是法國國家圖書館。這座1995年建成的圖書館坐落在塞納河邊,是個長方形的廣場,四角各有一幢L形棕褐色玻璃大廈相向而立,每幢各20層。遠遠看去,如同四本半啟的“巨著”,極富象征意義。新的國家圖書館里擁有3600個座位,是堪稱世界最大的美國國會圖書館的3倍。


      以色列:閱讀好比吃蜜一樣甜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項調查表明,以色列人均擁有的圖書館和出版社的數量居世界各國之首。全國的報刊多達890種,其中英文版的《耶路撒冷郵報》,發行量突破100萬份,全國500萬人口中,每5個人就擁有1份。

      以色列有句老話:“人不能只靠面包活著。”以色列人以此激勵自己,養成了求知好學的習慣。據了解,平均每個以色列人每年要買10到15本新書,而他們的閱讀量更是大大超過了這個數字。

      這種愛讀書的風氣漸漸從成年人身上傳到了下一代。有的以色列人剛開始教孩子讀書時,會在旁邊放一罐蜂蜜,每讀一句書,就讓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讓他們明白讀書是一件甜美和快樂的事。

      德國:讀書像平常喝啤酒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說過:讀好書就是同高尚的人談話。德國人對這種“談話”有著巨大熱情,即使是在電視、因特網等媒體十分發達的當今時代,他們依舊保持著愛讀書的傳統,而社會提供的服務又使他們讀書十分便利。

      在地鐵列車里,在公園草坪上,甚至在醫院的候診室內,手捧書本埋頭閱讀的人都很常見。調查顯示,70%的德國人喜愛讀書,一半以上的人定期買書,三分之一的人幾乎每天讀書。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齡段的人群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讀書熱情最高。可見,書已經融入到了德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對于德國老百姓而言,讀書簡直就像喝啤酒一樣平常。

      在德國,買書很方便。無論城市鄉村,書店都非常容易找到,一座一萬多人的小城鎮起碼會有一兩家規模較大的書店。在書店內,如果購書者不能在書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書店一定會積極幫助顧客從出版社訂購,購買者很快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書了。

      德國人之所以整體素質較高,這與他們喜愛博覽群書的優良傳統是密切相關的。歌德就曾注意到書和文化的力量對德國的重要意義。他說:“假如不是通過一種光輝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國各地,德國如何能偉大呢?遍布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和劇院,作為支持和促進民族文化教養提高的力量,是絕不應被忽視的。”

      來源:網絡

      更多語文學科拓展知識...

      關聯導航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免费看_人妻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_国产真实乱XXXⅩ视频_一本大道香蕉综合久久

      <tt id="ikix6"></tt>
    2. <video id="ikix6"></video>
      1.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 五月天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中文字幕欧美中日韩精品 | 色一情一伦一区二区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