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ikix6"></tt>
  • <video id="ikix6"></video>
    1. 2019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2分)原始農業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下列能反映這一進步的是(  )

      A.北京人采集狩獵B.河姆渡人種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陶器D.相傳黃帝造船只

      2.(2分)“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室,大夫有貳宗,土有隸子弟。”與此材料有關的制度是(  )

      A.丞相制B.郡縣制C.科舉制D.分封制

      3.(2分)稷下學宮是戰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學術平臺,各家學派在此進行交流與論辯。稷下學宮體現的歷史現象是(  )

      A.諸侯爭霸B.兼并戰爭C.百家爭鳴D.統一思想

      4.(2分)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學家發掘出一批圓形方孔銅錢。該銅錢是(  )

      A和同開寶B五銖錢C開元通寶D半兩錢

      5.(2分)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宋太宗延續了這一措施,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將。這反映出宋朝(  )

      A.重視武將B.重視科舉C.重農抑商D.重文輕武

      6.(2分)明朝的科舉制度“只強調儒家價值觀,以犧牲科學、技術、商務和工業等知識為代價,獎賞在文學和人文領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這一制度(  )

      A.促進了商業的繁榮B.不利于皇權的加強

      C.阻礙了社會的進步D.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

      7.(2分)施瑯認為此地“雖在外島,關四省要害,斷不可棄”。清政府廷議后,在此“設縣三、府一”。此處的“府”指(  )

      A.神州府B.臺灣府C.泉州府D.蘇州府

      8.(2分)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歷史文化名人出現最晚的是(  )

      A.曹雪芹B.玄奘C.王羲之D.蘇軾

      9.(2分)林則徐上書道光帝:“衙門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親、長隨、書辦、差役,嗜鴉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販賣之人。”這反映當時(  )

      A.白銀大量外流B.人民體質下降

      C.政府吏治腐敗D.軍隊軍紀渙散

      10.(2分)近代以來,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下表對應的條約是(  )

      列強

      清政府賠款白銀(兩)

      占總賠款額百分比

      俄國

      130371120

      29%

      德國

      90070515

      20%

      法國

      70878240

      15.75%

      英國

      50620545

      11.25%

      日本

      34793100

      7.7%

      ……

      ……

      ……

      A.《南京條約》B.《辛丑條約》C.《天津條約》D.《北京條約》

      11.(2分)19356月,紅四戰士們高喊著“征服夾金山,創造行軍奇跡”的口號艱難前行。戰士們正在進行(  )

      A.井岡山會師B.南昌起義C.萬里長征D.武昌起義

      12.(2分)1936年,一批愛國將領提出了八項主張(見表)。由此判斷,當時中國發生了(  )

      序號

      八項主張的內容

      ……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

      停止一切內戰

      ……

      ……

      立即召開救國會議

      A.盧溝橋事變B.華北危機C.九一八事變D.西安事變

      13.(2分)這場戰爭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該戰爭是(  )

      A.抗日戰爭B.北伐戰爭C.鴉片戰爭D.抗美援朝

      14.(2分)一位老戰士回憶1949年的戰況:“司令部接到部隊報告,我軍已經占領了總統府,總統府的日歷只翻到422日……”他回憶的歷史事件是(  )

      A.解放沈陽B.解放南京C.解放北平D.抗美援朝

      15.(2分)如圖中召開的會議主要是為了籌備(  )

      A.重慶判斷B.一五計劃C.三大改造D.成立新中國

      16.(2分)19536月,朝鮮政府追授楊根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彭德懷贊譽他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根據材料判斷楊根思所屬的部分是(  )

      A.中國工農紅軍B.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C.中國人民解放軍D.中國人民志愿軍

      17.(2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下列城市中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是(  )

      A.廣州B.上海C.深圳D.寧波

      18.(2分)在2014年的一次演講中,緬甸總統吳登盛指出,“……不僅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而且不斷與時俱進,成為國與國關系的指導原則”。該“指導原則”是(  )

      A.一個中國原則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四項基本原則D.合作共贏原則

      19.(2分)2019531日,習近平在給澳門少年兒童的回信中寫道:“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游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  )

      A20周年B22周年C25周年D30周年

      20.(2分)《漢謨拉比法典》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該法典主要維護(  )

      A.外邦人的利益B.奴隸的利益

      C.奴隸主的利益D.法老的利益

      21.(2分)如圖所示,公元2世紀,發展進入黃金時期、版國達到最大的國家是(  )

      A.古埃及B.古希臘C.古巴比倫D.羅馬帝國

      22.(2分)制作知識結構圖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如圖“?”處應該填寫(  )

      A.城市的興起B.農業的發展C.科學的進步D.教育的普及

      23.(2分)但丁的《神曲》、達?芬奇的《最后晚餐》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些經典作品共同體現的思潮是(  )

      A.理性主義B.人文主義C.科學精神D.神權至上

      24.(2分)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英國以該法案為基礎逐漸形成了(  )

      A.君主立憲制B.君主專制C.民主共和制D.封建帝制

      25.(2分)馬丁?路德?金說:“《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到來猶如歡樂的黎明,結束了束縛黑人的漫漫長夜。”該宣言使黑人奴隸獲得了(  )

      A.選舉權B.受教育權C.人身自由權D.土地所有權

      26.(2分)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政府頒布了《學制》。從此日本的小學、中學、大學等近代教育系統逐漸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傳統教育組織形式。這一變化體現的措施是(  )

      A.廢藩置縣B.殖產興業

      C.文明開化D.建立新式軍隊

      27.(2分)19281937年,蘇聯興建了鋼鐵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1940年,蘇聯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汽車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蘇聯(  )

      A.社會主義工業化B.農業集體化

      C.戰時共產主義政策D.新經濟政策

      28.(2分)參加二戰的美國適齡青年,多數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時期,影響了部隊的戰斗力。該時期美國發生了(  )

      A.南北戰爭B.獨立戰爭C.柏林危機D.經濟大危機

      29.(2分)在這次會議中,“蘇、美、英三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后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此次會議是(  )

      A.雅爾塔會議B.波茨坦會議C.萬隆會議D.華盛頓會議

      30.(2分)冷戰是指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對峙與競爭的狀態。這種狀態開始的標志是(  )

      A.華約的建立B.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C.德國的分裂D.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

      二、非選擇題(3大題,共40分)

      31.(14分)“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在家庭的熏陶下,從小勤奮好學,飽讀書籍,青年時游歷名山大川,實地考察風土人情,搜集歷史資料。他立志繼承父親遺志撰寫史書,繼任太史令后,用十多年的時間寫出了不朽的歷史巨著《史記》。

      ﹣﹣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二:梁啟超,廣東新會人。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之譽。11歲中秀才,16歲中舉人,18歲入萬木草堂,跟康有為學習。公車上書后,到上海任《時務報》主筆……25歲時,到長沙主講時務學堂。

      ﹣﹣摘自《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材料三:達爾文22歲時,受“小獵犬號”船長的邀請,以博物學家的身份隨船進行了近5年的環球航行。船長本來希望達爾文能夠找到科學證據來驗證《圣經》的記載,沒想到旅行結束后,達爾文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摘自《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材料四: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人類社會青年英雄輩出,中華民族青年英雄輩出……列寧最初參加革命活動時只有17歲。牛頓和萊布尼茨發現微積分時分別是22歲和28歲……中共一大召開時毛澤東是28歲,周恩來參加中國共產黨時是23歲,鄧小平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時是18歲……航天報國的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是33歲,北斗團隊平均年齡是35歲。

      ﹣﹣摘自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義》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他”是誰?《史記》在中國史學方面有怎樣的地位?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公車上書”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任《時務報》主筆時期,梁啟超大力宣傳了什么思想?同一時期在北方宣傳這一思想最有影響的是什么報紙?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人類歷史上首次完成“環球航行”的是哪支船隊?“相反的結論”后來發現為生物科學領域的哪一理論?該理論得到完整的闡述是在達爾文的哪一著作中?

      4)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什么?這次運動有什么歷史意義?“毛澤東28歲”是公元哪一年?200310月,乘坐神舟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的航天員是誰?

      5)綜合上述四則材料,談談新時代青少年為現中國夢可以做怎樣的努力?

      32.(14分)“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宋元時期造船和航海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海上交通發達,海外貿易繁榮。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條航線……元朝時,海上交通范圍有更大的拓展,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

      ﹣﹣摘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二:瑞典人諾貝爾發明了現代炸藥,后來又研制出無煙炸藥。到1896年,他的公司分布于二十個國家,年產值約值一億瑞典克朗。他致力于和平運動,認為“只要從技術方面使炸藥的威力發揮到最高峰,炸藥本身便能抑止戰爭。”但是,炸藥卻造成更大的戰爭傷亡。根據他的遺囑,諾貝爾的大部分財產被用來設立一個獎勵基金,每年授予“為人類作出杰出貢獻的人”,這就是諾貝爾獎。

      ﹣﹣改編自南方網《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生平》

      材料三:戰后國際形勢的演變給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20年紀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日本大力發展重化工業,把培養中級技術人才作為教育發展的重點,同時以購買專利為主來引進新興技術;70年代以后,日本產業結構從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政府又把培養能自主開發新技術的高級人才和熟練運用新興技術的中級人才作為教育的重點,同時以引進尖端技術為主。

      ﹣﹣摘編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

      材料四:20192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在北京發布了第43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截至201812月)

      表:中國網民各類互聯網應用的使用率

      互聯網應用類別

      用戶規模

      網民使用比例

      即時通訊

      7.92

      95.6%

      網絡新聞

      6.75

      81.4%

      網絡視頻

      6.12

      73.9%

      網絡購物

      6.10

      73.6%

      網絡支付

      6.00

      72.5%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宋代海路航線最遠到達哪里?宋朝為管理海外貿易設置了什么機構?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哪一項新的科技發明?這項發明對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材料二中諾貝爾的發明屬于哪一新興工業部門的成果?舉出同時期的另一項重要發明。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戰后國際形勢的演變”形成了哪一政治格局?根據材料三,分析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4)從材料四的圖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根據材料四中的表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們在使用互聯網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5)綜合上述四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科技的認識。

      33.(12分)“新時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指導新實踐。”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法國的社會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專制政權和天主教會的手里。與之相對的是,資產階級的力量逐漸壯大起來,他們想要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沖破桎梏和枷鎖……一場在人類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發了。這一革命運動從思想和理論上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準備。在這場革命中,法國的社會面貌被徹底改變了。

      ﹣﹣摘編自[]喬治?威爾斯、[]卡爾頓?海斯(全國通史)

      材料二: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贏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新的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摘編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思想和文化革命”、“大革命”分別是什么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在中華大地上第一次高高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的人是誰?

      2)結合所學知識,從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擬一個論題并展開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

       

      更多初中歷史試卷

      關聯導航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免费看_人妻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_国产真实乱XXXⅩ视频_一本大道香蕉综合久久

      <tt id="ikix6"></tt>
    2. <video id="ikix6"></video>
      1.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仑区在线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国产片 | 亚州高清在线A∨ | 久久国产香蕉一区精品 | 欧美v日韩v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