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跨越心中的坎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離異家庭中成長的經歷,從對母愛的渴望到對后媽的誤解,再到最終的接納和和解,展現了作者情感上的轉變和成長過程中的挑戰。
作文正文:
我從小生活在離異家庭,那時還在吃奶,怎么會記得媽媽呢?上了幼兒園后,我才知道“媽媽”這個詞。班上每個孩子都有媽媽,唯獨我沒有?我很好奇,一直問奶奶“媽媽去哪了?”奶奶總是微笑著說:“孩子,媽媽在外面掙錢,會回來的?!庇谑?,我天天盼望著,盼望著媽媽回來。
三年級,我第一次見到了媽媽?!昂⒆?,你 媽媽要回來啦。”奶奶喊道。我立刻從床上跑下來去問奶奶“真的嗎”,我心里頓時像喝了蜜一樣甜,既興奮又緊張。我一直等,不知道什么時候睡著了。第二天一早,看見一個年輕清秀的婦女正在廚房間煮著什么。我猜她肯定是我媽媽。她也看到了我,好像是有點不好意思,對我說:“嵐嵐,醒了,吃早飯吧。”她把一碗雞蛋面端到我面前,我第一次吃著媽媽做的早飯,心里異常激動,說:“媽媽,一起吃吧?!彼茹读艘幌?,然后與我一起吃,我們有說有笑。
四年級期中考試后,我拿著95分的試卷,高高興興地回家給媽媽簽字。她簽完字,我愣住了:怎么與我知道的名字不一樣呢?我又去問奶奶,奶奶告訴了我真相。天啊,原來我依賴的這個人是后媽!我懵了,大聲地對她吼:“你根本不是我媽,滾開!”說完便進了房間,躲在被窩里大哭……
晚上,爸爸回來,知道了我與后媽的事,坐在我床邊跟我說:“孩子,別生氣,我們想等你長大些再告訴你,她會像你親媽一樣對你的?!甭犃税职值脑挘一貞浧鹉切┖秃髬屧谝黄鸬娜兆樱_實精心照顧我,像親媽一樣;她對爺爺奶奶也很孝順、對我爸更好,稱得上一個好媳婦、好妻子,我說的話一定傷她的心了。于是,我寫了封道歉信,悄悄放在她枕頭上……
第二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去廚房,看見媽媽又做好了早飯,我不好意思主動說話,就站在她旁邊。她微笑著對我說:“孩子,吃早飯吧?!边@句熟悉的話,像一股暖流流進了我的心里,我由衷地說:“好呀,媽媽,我們一起吃吧?!彼牢康匦α耍乙残α?。
生命中的一個坎,我終于邁過去了,真好!
詳細點評:
寫作優點:
1. 情感真摯:文章通過第一人稱的敘述,真實地傳達了作者對母愛的渴望和對后媽情感的轉變,情感真摯且引人共鳴。 2. 情節連貫:文章情節連貫,從對母愛的好奇、第一次見到媽媽的喜悅,到發現真相的痛苦,再到最終的和解,情節層層遞進,引人入勝。 3. 細節描寫:文章中對細節的描寫,如“心里頓時像喝了蜜一樣甜”,增強了情感的表達和場景的生動性。 寫作不足: 1. 情感轉換處理:在情感轉換的處理上,如從對后媽的誤解到最終的接納,可以更細膩地描寫作者的心理變化。 2. 語言表達:部分語言表達可以更加精煉和規范,避免口語化的表達,使文章更加正式和流暢。 3. 結構安排:文章的結構可以更加緊湊,特別是在描述情感變化的部分,可以更加有序地組織語言,以增強文章的邏輯性。 具體建議: 1. 情感轉換細化:在描述情感轉換時,可以加入更多作者的內心獨白和反思,如“我意識到,盡管她不是我的親生母親,但她給予的愛是真摯的”。 2. 語言表達優化:將一些口語化的表達改為更規范的語言,如“她微笑著對我說”可以改為“她面帶微笑地對我說”。 3. 結構緊湊:重新安排段落,使每個段落都緊密圍繞主題展開,如先描述對母愛的渴望,再描述和后媽的關系變化,最后描述和解的過程。 4. 結尾加強:文章結尾可以加入一個總結性的段落,強調跨越心理障礙的重要性和對個人成長的積極影響,如“我終于明白,母愛的形式多種多樣,而接納和理解是連接心靈的橋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