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ikix6"></tt>
  • <video id="ikix6"></video>
    1. 2025年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錫山高級中學高考歷史綜合練習試卷(2月份)

      一、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部分共15題,每題3分,

      1.(3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廣為傳播。《魏書?釋老志》記載:“太宗踐位,遵太祖之業,亦好黃老,又崇佛法。京邑四方,建立圖像,仍令沙門(佛門)敷導民俗。”由此可知(  )

      A.社會普遍認同佛教文化 

      B.儒家思想受到統治者冷落 

      C.政治需要推動佛教傳播 

      D.佛道間出現相互融合趨勢

      2.(3分)宋代法律規定,對發生在民間的田宅、婚姻、債務之類的糾紛,每年十月一日后至次年正月三十日前把訴狀遞交官府,三月三十日前官府必須審理裁定完畢,其余時間官府不能受理。這一規定(  )

      A.根源于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B.反映出以農為本的立法理念 

      C.有利于保障司法審判的公正 

      D.折射出司法效率低下的現實

      3.(3分)1880年,清政府官員在《朝鮮策略》中建議朝鮮,為免遭俄國的蠶食鯨吞,朝鮮必須要“親中國”“結日本”“聯美國”以“圖自強”。這一建議(  )

      A.避免了朝鮮的亡國危機 

      B.瓦解了中國的傳統宗藩體制 

      C.忽視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D.促成了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4.(3分)19155月,湖南一師的師生集資刊印《明恥篇》,青年毛澤東憤然題詩言志:“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各地青年學生尤為悲憤,有的憤而自殺,有的斷指寫血書,有的要求入伍,請纓殺敵。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一戰時民族危機繼續加深 

      B.新文化運動喚醒青年救國 

      C.宋教仁遇刺民主之路受阻 

      D.袁世凱倒行逆施復辟稱帝

      5.(3分)據統計,1913年中國進口外國原棉為13.3萬擔,此后迅速增加,到20世紀20年代末期已達每年數百萬擔。與此同時,外國棉花的價格也不斷上漲,僅192210月至19246月上海交易所的棉花平均月價格便上漲了73%。上述變化反映出(  )

      A.中國長期處于貿易逆差 

      B.中國淪為列強的原料產地 

      C.民族工業在困境中發展 

      D.政局動蕩影響農業的發展

      6.(3分)1950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貿易部發布《關于調整零售價格的通令》,要求全國各地國營貿易公司立即調整零售價格,并規定在確定零售價時,必須根據零售成本及合理利潤比例來規定,以便使私營零售商能獲得合理的利潤。此舉旨在(  )

      A.盡快穩定全國的物價 B.擴大國營企業的利潤 

      C.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D.發展新民主主義經濟

      7.(3分)19782月,鄧小平指出:“我在廣東聽說,有些地方養三只鴨子就是社會主義,養五只鴨子就是資本主義,怪得很!農民一點回旋余地沒有,怎么能行?農村政策、城市政策,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零碎地解決不行,要統一考慮。”這(  )

      A.標志著鄧小平理論的完全形成 

      B.推動了黨的工作重心發生轉移 

      C.形成了大規模的思想解放運動 

      D.體現了變革經濟體制的必要性

      8.(3分)20世紀90年代,長沙市供銷社陷入困境,系統負債總額近10億元,負債率近90%,下崗人員達數千人。2001年開始進行全面改革改制,企業逐步建立了現代管理制度,至2020年全市供銷系統實現營業總收入102.3億元,實現利潤8.5億元。該變化(  )

      A.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展開 

      B.反映了社會主義經濟結構的調整 

      C.凸顯了經濟體制改革與時俱進 

      D.體現了加入世貿組織的關鍵作用

      9.(3分)伯利克里認為一切職位都由抽簽決定,任職的人對他們任上所做的一切負責,而一切意見均交公民大會裁決。蘇格拉底曾說:“沒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閱的方法來雇傭一個舵手或建筑師,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業的人。而在這些事情上做錯的話,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國務方面輕得多。”據此推斷(  )

      A.前者贊同精英政治 

      B.前者主張易走向民眾暴政 

      C.后者推崇民主政治 

      D.后者觀點為貴族特權辯護

      10.(3分)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就全國普查出臺如下規定:居民在申報房舍時,要說明房舍的坐落、結構、格局、所有權及來源等。在申報土地時,則要說明土地位置、類型、面積、四至以及土地上的農作物及植株數量、從事農業勞作的奴隸、租種者、土地上飼養的牲畜等情況。據此推斷,當時羅馬(  )

      A.將商品買賣納入政府管理 

      B.以財產為征稅重要的依據 

      C.盡力防止社會階層的分化 

      D.重視保護居民的個體利益

      11.(3分)下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部分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統計。據此可知(  )

      國家

      1880年專利申請數量(項)

      1900年專利申請數量(項)

      增長倍數

      美國

      3833

      48395

      12.6

      德國

      2372

      12142

      5.1

      英國

      1683

      16396

      9.9

      法國

      979

      4175

      4.3

      日本

      12

      1139

      94.1

      A.英國失去世界工廠地位 

      B.日本工業化的起步最晚 

      C.各國科技創新能力增強 

      D.世界科技中心移至美國

      12.(3分)1912年,愛迪生在《好管家生活雜志》上發文指出,未來的家庭主婦,”與其說她是家庭勞動者,不如說她是家庭工程師:將有最好的女仆——電——為她服務。電和其他機械力量將引發女性世界的變革,以至于女性會把大部分精力保存起來,用在更廣泛、更有建設性的領域”。據此推知,工業革命會導致(  )

      A.就業性別結構改變 B.女性工作強度下降 

      C.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D.社會生產效率提升

      13.(3分)193941日,英國與波蘭簽訂互助條約,保證在軍事上支持波蘭以防止德國的入侵。45日,英國人伯納德?帕特瑞吉創作了漫畫《老調重彈》(圖3)。該漫畫揭示出(  )

                     

      漫畫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隔著柵欄在指劃、議論一條正在狂吠的狗,狗的身上披著一條米字旗,寓指英國。希特勒嘲諷其“吠犬不咬人”。而墨索里尼則流露出自己的擔憂:“但狗知道這句諺語嗎?”

      A.英國對德意法西斯態度的矛盾性 

      B.德意法西斯對英國外交政策的誤判 

      C.英國綏靖政策下實際威懾力的缺失 

      D.德意法西斯對英國軍事干預的恐懼

      14.(3分)1993年開始,德國對全部醫療費用實行了統一管理,嚴格控制漲價幅度。與此同時,上調輕病、小病的自我負擔比例。結果在1993年,德國的醫療保險業由上一年的虧90億馬克轉為盈余26億馬克。這主要說明(  )

      A.兩德統一改善了德國的財政 

      B.私有化是德國福利改革的方向 

      C.福利國家建設需要宏觀調控 

      D.德國醫療保障體系覆蓋面提升

      15.(3分)20241月,沙特、埃及、阿聯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亞五國正式加入金磚合作機制,金磚合作機制的內涵與外延、容量與空間均大為拓展。截至202411月,“大金磚”十國總人口已占全球人口的45%GDP總量占全球GDP總量的30%。金磚國家的發展(  )

      A.加速區域集團化進程 

      B.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潮流 

      C.推動多極化格局形成 

      D.助推國際經濟新秩序優化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4小題,共55分。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6.(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域作為漢匈雙方激烈爭奪的戰略重地,漢朝為了穩固其控制權,在通往西域的關鍵路線上廣泛設立了屯田據點。元狩四年(前119)“漢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漢代的屯田集中于河西走廊及西域的絲綢之路沿線,用以保護商路、供給往來。同時,屯田也成為漢朝掌控西域諸國的重要戰略支撐。從事屯田的主要是駐軍和戍邊士卒,邊地官府無須為他們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和訓練,只需供給衣食月俸,而屯田所得收入則歸政府所有。自武帝以后,隨著漢匈關系逐漸緩和,大規模的邊疆移民停止,漢政府轉而主要依靠屯田來維持對西域的經營。

      ——摘編自張冠梓《從多元到混一:中國古代實邊的演進》

      材料二

      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割據勢力后,為鞏固統治,在新疆駐兵移民,大興屯田。清代新疆屯田主要由軍屯和民屯兩種。軍屯,主要由綠營兵從事屯種,設屯田臣管理屯務。耕種所需農具、耕畜、籽種等生產資料均由官府提供,所收糧食全部上繳官倉,屯兵本人及家眷日常生活由國家發給的兵餉維持。民屯,又叫戶屯,由內地遷移民進行屯田,歸地方政府管理,各級屯官由同級地方官員兼任。每戶種地3050畝,納糧38升不等。清代新疆屯田取得了明顯成效,勞動者不僅直接參與作戰,所生產的屯糧還保障了軍需,同時還使邊地得到了充實,鞏固了邊防。

      ——摘編自李新偉《清代的新疆屯田》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概括漢代屯田的特點并分析其影響。

      2)根據材料一、二,概括漢代和清代屯田的共同點。

      17.(14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成化、弘治年間以后,田賦徭役折銀逐漸增多,農民必須將農副產品等拿到市場去出賣,甚至典賣田宅以完賦稅,促使人們以粟帛為富的觀念隨之改變。手工業者以銀代役,推動匠戶向自由雇傭勞動者過渡,部分手工業者上升為手工工場場主,而大部分手工業者則與破產的農民一道,加入城市勞動力市場。市鎮在成、弘以后的普遍興起與白銀也有著直接關系。人們日常生活日益依靠商品貨幣的市場交換,經商成為謀生的極好出路,擁有白銀貨幣的商人社會地位大大提高。

      ——摘編自萬明《明代中國白銀貨幣化研究》

      材料二

      1571年西班牙征服菲律賓后,構建了從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再到歐洲的貿易航路。這條貿易之路最早的推動力源于中國,明朝政府自上而下地“賦役折銀”激發了民間對白銀的需求,在1570年前后,明朝不得不公開承認華商去東南亞貿易的合法性。菲律賓的馬尼拉充當了美洲對中國絲綢與絲織品和中國對美洲白銀需求的中介。以絲綢、瓷器等為主的中國商品,以及傳統文化成分在墨西哥,甚至在中南美洲各地得到傳播。反過來,美洲土著印第安文明成果——玉米、馬鈴薯等作物先后傳入我國,也影響到中國許多人的飲食習慣。此外,以墨西哥銀幣為主的美洲白銀也通過馬尼拉或澳門而大量流入中國,明顯作用于明清兩代的金融活動。

      ——摘編自于文杰《“太平洋絲綢之路”上的中國元素》等

      1)根據材料一,概述明代白銀貨幣化帶來的社會變遷。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全球聯系初步建立的表現。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明代白銀貨幣化的主要推動因素。

      18.(13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1年,中國與波蘭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拉開了新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帷幕。鑒于當時的國際形勢,新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對象首先是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在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幫助下,我國引進了芭蕾舞、交響樂等許多西方古典藝術門類,豐富和繁榮了我國文化藝術的百花園。盡管當時西方帝國主義封鎖新中國,但民間文化交流仍充滿生機。中國的雜技、歌舞、戲劇等藝術團的足跡遍布北歐、西歐,每到一處都引起轟動,廣受歡迎。當時的文化交流是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行的。周恩來在亞非會議上就明確提出:“我們相互之間的文化交流應該尊重各國民族文化的發展”,表達了同亞非各國人民開展文化交流的真誠愿望。至1958年底,中國有59個藝術表演團體到49個國家訪問演出,對外文化交流作為“外交的一翼”,起到了“宣傳隊”“播種機”的作用。

      ——摘編自張登德《20世紀50年代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特點》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影響新中國初期對外文化交流的外交因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新中國初期對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作用。

      19.(14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為托馬斯?庫克與近代旅游業關系概況。

      5

      1841

      利用包租火車的方式,組織了570人的大型團體旅游活動,參加在拉夫堡市舉行的禁酒大會。在旅游史上,此舉被認為是近代旅游業出現的標志

      1845

      首次出于商業性目的,組織了一次團隊消遣旅游。過程中,托馬斯本人擔任團隊導游,而且還特別聘用了當地人解說和導游,開創了旅行社組團業務的基本模式

      1855

      組織了包括家庭婦女和兒童等各行各業7.5萬人,前往法國巴黎參觀世界博覽會,當時的報道稱此舉是“鐵路旅游史上的創舉”

      1872

      組織了世界上首例環球旅游團,從而使托馬斯及其旅行社名聲大震

      ——摘編自[]倫納德?J.利克里什、[]卡森?L.詹金斯《旅游學通論》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旅游業已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強勁的產業,被譽為20世紀的“經濟巨人”。據世界旅游組織統計,從1950年到2000年,國際旅游者人數從2528萬人次猛增至6.9億人次,增長28倍;國際旅游收入由1950年的21億美元,增至2000年的4758億美元,增長227倍。自1992年起,世界旅游業已取代石油工業、汽車工業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其發展勢頭之強勁、速度之快、潛力之巨大是任何產業無法與之相比的。

      ——摘編自陳肖靜《旅游學通論》

      1)根據材料一,概括近代旅游業的特點,并分析其誕生的有利條件。

      2)根據材料二,簡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旅游業強勁發展的影響。

      關聯導航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免费看_人妻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_国产真实乱XXXⅩ视频_一本大道香蕉综合久久

      <tt id="ikix6"></tt>
    2. <video id="ikix6"></video>
      1. 日韩vs欧美vs国产肉 | 蜜月aⅴ国产一区二区 | 亚州Av片在线劲爆看 | 日本国产网曝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观看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