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寒假:在玩與學的調色盤中成長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在 2025 年的寒假里,一位十五歲少年用 "玩、習、學" 三種色彩勾勒出了一幅屬于青春的成長畫卷。他以春節狂歡為底色,以溫故知新為筆觸,以知識拓展為亮色,將兩個月的時光譜寫成了一首勞逸結合的青春協奏曲。
作文正文:
寒假到了。我早早地完成了寒假作業,過起了我充實的寒假生活。
充實地玩
至于假期生活的本性,對我們——一群十五六歲的小少年們來說,那就是玩了,一學期下來,緊張的大考結束,是不是可以開心地狂歡一下呢?我想應該是的。而且春節是寒假的一部分,如果你無法在春節里開心一陣子,那么你的生活還有什么意義呢?
充實地習
溫習也是寒假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說實在的,老師的作業中有不少是溫習作業,也就是鞏固你上學期學到的知識,讓你學得更扎實一些:“溫故而知新”,同時,我們也能獲得諸多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知識。
充實地學
寒假也是養精利銳的大好時期。如果你覺得你溫習得差不多了,那就補充補充你的課外知識吧。
在這個寒假里,我主要在拓展奧數和信息,爸爸給我新買了一本英語的書,盡管這本書比較難懂,但是書上有許多我未見識過的新知識。我很高興。
此外,我在寒假里還看了幾本課外書,并在書店整整泡了兩天。
這就是我的寒假生活。既不乏樂趣,又不乏溫習,還不乏新知識。我想,這樣的寒假生活,應該不錯吧。
詳細點評 :
一、寫作優點 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1. 全文采用 "總 - 分 - 總" 結構,通過 "充實地玩 / 習 / 學" 三個并列板塊展開,每個板塊首句明確主題,如 "至于假期生活的本性... 那就是玩了" 直接點明核心。 2. 段落間過渡自然,如 "溫習也是寒假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部分" 通過 "也是" 一詞實現板塊銜接。 語言生動,富有感染力 1. 多處運用反問句式增強情感表達,如 "如果你無法在春節里開心一陣子,那么你的生活還有什么意義呢?" 引發讀者共鳴。 2. 成語運用恰當,如 "養精利銳"" 溫故而知新 " 等,體現文化積淀。 細節豐富,真實性強 1. 具體事例支撐觀點,如 "爸爸給我新買了一本英語的書","在書店整整泡了兩天",使內容更具說服力。 2. 情感真摯,如 "盡管這本書比較難懂,但是書上有許多我未見識過的新知識。我很高興",展現求知若渴的少年情懷。 二、改進建議 增強語言表現力 1. 原文 "這就是我的寒假生活" 可改為 "這段時光如同一塊未干的調色板,每一筆都在訴說成長的故事",運用比喻增強畫面感。 2. "充實地玩" 部分可加入環境描寫,如 "鞭炮聲在街巷炸開時,我們正用手機記錄著彼此的鬼臉",使場景更鮮活。 深化主題思考 結尾段可加入反思:"當我在書店看到《人類群星閃耀時》中那些為理想燃燒的生命,突然明白:真正的充實不僅是填滿日程,更是讓思想在碰撞中發光",提升文章深度。 優化段落節奏 "充實地學" 部分可拆分為兩個段落,分別講述學科拓展與閱讀體驗,通過 "如果說學科拓展是思維的體操" 等過渡句銜接,增強節奏感。 三、用詞精準度提升 · "養精利銳" 建議改為 "養精蓄銳",避免生造詞語。 · "泡了兩天" 可改為 "沉浸兩日",增強書面語質感。總評:這篇習作成功展現了當代少年的假期生活智慧,在娛樂與學習間找到了黃金平衡點。建議通過細節描寫、修辭手法和深度思考進一步提升文章感染力,讓青春的色彩在文字中綻放得更加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