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需要關注哪些地方?
網絡整理
導語提要
2025年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將學生所學科目分為考試科目、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其中考試科目成績計入中考總分。必考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物理、道德與法治(道法)和體育,總分為510分??疾榭颇浚v史、地理、化學、生物學)和考核科目(信息科技、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的成績分別以等級和合格/不合格呈現,用于畢業(yè)和升學參考。改革強調紙筆測驗與非紙筆測評相結合,增加實驗操作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升學途徑報考條件和校額到校政策有所變化,可能影響統(tǒng)招錄取位次。考生需關注校內排名和招生情況。
2025&2026北京中考分值分布
本次重點優(yōu)化的是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合格性考試的考試方式,等級性考試部分沒有變化。其中,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語文科目考試時長120分鐘保持不變,數學由120分鐘調整為90分鐘,外語由120分鐘調整為90分鐘(含聽力30分鐘),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由90分鐘調整為60分鐘。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所設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合格性考試范圍,考試科目沒有變化。
2025&2026北京中考總分分值 | |
必考科目 | 分值 |
語文 | 100分 |
數學 | 100分 |
外語 | 100分(聽口考40分 筆試60分) |
物理 | 80分(實驗操作10分 筆試70分) |
道法(開卷) | 80分(綜合素質評價10分 筆試70分) |
體育 | 50分(過程性考核20分 現場考試30分) |
總分 | 510分 |
①歷史、地理、化學、生物學,成績以等級呈現,由高到低分為 ABCD四等,考查科目成績用于畢業(yè),在升學中參考使用。
②信息科技、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用于畢業(yè),在升學中參考使用。

中考評價方式變化
新一輪中考改革在評價方式方法上顯著變化,體現為紙筆測驗與非紙筆測評相結合,且后者比重明顯增加:
①閉卷紙筆測驗:仍為主要測評方式,語文和數學全部采用,外語和物理部分采用。閉卷筆試將減少單純記憶和機械訓練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lián)系,增加試題情境性,重點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開卷考試方法:道德與法治采用開卷筆試,體育與健康知識采用開卷機考。開卷考偏重考查學生思維過程,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試題更具開放性、實踐性、選擇性和靈活性,有利于考生展現能力。
③操作性測試:屬于學科基本技能測評,在外語聽力和口語考試基礎上,增加實驗操作考試(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實驗),體現對學生完整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視。物理實驗考試成績計入中招考試入學總分,其他科目實驗考試內容為學生必做實驗或課標建議的探究/實踐活動。
④綜合素質評價:道德與法治科目首次應用綜合素質評價結果,計10分,旨在引導學生加強自我約束,遵紀守法。根據學生在校期間受處分情況扣分,未受處分則得滿分。
升學途徑報考條件變化
2025中考小四門成績不計入中考成績,總分發(fā)生變化;這可能將對各升學途徑帶來影響
①校額到校、市級統(tǒng)籌分數要求可能發(fā)生變化(原先總分670分,要求570分)
②貫通項目要求或發(fā)生變化(原先總分670分,要求490分)
③明年1 3項目招生會不會增加“小四門”等級要求,也是未知數。
校額到校變化
校額到校是優(yōu)質高中將不低于50%的招生計劃分配到一般初中校,各學校采取校內選拔的方式,依據考生志愿及成績,按校內排名先后錄取。
但是海淀等區(qū)陸續(xù)發(fā)出消息,2025年校額到校將全區(qū)覆蓋,提醒2025中考生平時多關注自己校內排名和各學校校額到校的招生情況。
統(tǒng)招錄取位次變化
北京教育集團化趨勢顯著,未來各高中校集團校直升/校內直升名額可能會有所增加;同時今年1 3項目擴大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到學校統(tǒng)招的名額,對該校統(tǒng)招批次錄取位次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