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隆林各族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

公辦普通學校普通中專
學校地址:隆林縣新州鎮民生街208號
隆林各族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一、隆林職業技術學校發展情況
隆林各族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于1985年9月,時自治縣人民政府把德峨農業高中班整體并入,暫借駐縣農科所,正式掛牌名稱為隆林各族自治縣職業技術高級中學,1986年9月,學校遷至現三小處借駐。1988年3月,學校遷至老糖廠(現皇家花園)借駐。1988年9月, 自治縣人民政府將原屬教師進修學校校址劃撥給學校,搬遷至現址。2008年6月,學校更名為“隆林各族自治縣職業技術學校”
現學校占地面積72畝,擁有“縣城主校區(30畝)”和“者浪分校區”,根據相關文件,現者浪分校區已經外租開辦私立學校。專用于教學建筑面積26000平方米,實訓設備價值2200萬元,?圖書冊數33000冊,學校全日制在校生800多人,教職工46人(含借調老師),其中專任教師38人,專業課教師30人,“雙師型”教師13人。辦學30多年來,在自治縣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學校辦學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校形成了“職業中專部、職業短訓部、大專函授部”和“職業技能鑒定所”等“三部一所”的辦學格局,共為社會輸送了三年制中職生15000多人,各級各類短訓生20000多人,大專函授生600多人。
學校獲國家級“文明風采”優秀組織獎區級招生先進集體、區中職校綜合改革進步獎、區科技活動先進集體,是自治區科技教育示范學校、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學校、溫暖工程培訓學校、百色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縣“星火計劃”培訓學校、中小學教師計算機全員培訓認證考點、中職合格學校、大專合格函授站、全區雨露計劃扶貧試點學校,100多篇教師的教育科研論文榮獲國家、自治區優秀論文獎,學生參加縣市以上各項比賽獲獎項達30余次。
目前,學校開設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等四個主體專業;專門開展建筑裝飾和烹飪社會特色短期培訓項目;辦好學生民族服裝服飾手工藝制作培訓。
二、隆林職業技術學校發展的瓶頸
現狀是校園面積成了限制學校發展的瓶頸,職業技術學校雖有校園面積72畝(含者浪校區),但主校區只有30畝,者浪校區又離縣城較遠不便規劃使用,而且根據相關文件,現者浪分校區已經外租開辦私立學校。多方原因,以至于學校的體育場地沒有標準的環形跑道、沒有足球場、沒有足夠的籃球場地,汽修專業實訓基地無法建設,嚴重制約了學校的發展。再說,主校區占地面積(30畝)沒有達到自治區教育廳《關于印發〈廣西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的通知》(桂教[2010]15號)標準。
三、師資隊伍建設問題
目前隆林職業技術學校在編教師40人,專任教師38人,專業課教師30人,“雙師型”教師13人,教師編制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而“雙師型”教師占比很低。
學校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每年通過選派教師參加“區級”、“國家級”專業技能培訓來增加“雙師型”教師人數。2015年經與教育局溝通后調配1名音樂教師,借用1名圖音特崗教師;2016年招聘專業教師3名,使用非實名編制聘用教師3名,其中汽車應用與維修專業1名、鋼琴教師1名、美術教師1名。
《專業標準》太高,這一“門檻”難以向社會招聘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