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會計學校

公辦省級重點普通中專
聯系電話:0358-8222163.
學校地址:呂梁市離石區濱河北中路33號
呂梁市會計學校簡介
呂梁市會計學校創辦于1979年,是我市唯一的一所集高職、中職、成人教育為一體的公立財經類中等職業學校。
學校堅持走打造“品牌優勢專業”和 “內涵 特色”的發展道路, 199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會計和計算機應用專業2005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示范專業。2013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管理四星級學校。2017年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2018年入圍首批山西省中職教育改革示范校。2018-2019年山西省文明單位。2020年會計專業被評定為山西省高水平建設專業。建校43年來,已為呂梁及全省培養輸送畢業生萬余人。
一、辦學理念
多年來,學校緊緊圍繞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計劃》,堅持“穩定規模,優化管理,打造品牌,特色發展”的辦學理念,加強隊伍建設,完善管理制度,改善基礎設施,深化教學改革,創新學生管理,探索辦學模式,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求真創新,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了學校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情況
學校占地面積40098.15m2,辦公及教學用建筑面積31541.86m2,現有教職工139人,其中校級領導2名,科級干部25人,內設14個科室。
三、師資力量
學校十分注重師資隊伍建設,以高學歷、雙師型、實踐型教師為主體,注重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能手的培養,以賽講、教學設計、職業技能大賽為平臺,不斷提高師資的教學能力。學校現有專任教師98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教師40人,中級技術職稱教師43人,雙師型教師37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骨干教師4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骨干教師4人。
四、校園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是學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領導高度重視安全工作。不斷完善安全制度,制定了《呂梁會計學校校園安全管理辦法》《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門衛管理制度》《監控系統管理制度》等多項制度。加強人防、物防、技防的建設,做好安全宣傳教育,保衛人員24小時不間斷對校區進行巡邏,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加強消防安全管理,配備滅火器,加強對人員密集場所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管理,定期維修消防設施、器材。加強用火、用電、用氣安全管理,及時更換老化用電線路。
學校設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組,領導組組長由校長擔任,成員由其他校領導和科室負責人組成。領導組負責對學校的綜合治理工作統一領導、規劃、指導、決策、協調以及考核綜合治理工作。綜合治理工作實行層層負責制,校領導帶班,中層干部或保衛人員24小時值班。對校園內發生的安全隱患及治安突發事件及時做出反應,提出相應的措施,并做好記錄。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切實加強了學校的綜合治理工作,維護了學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實現群防群治的目標。
五、招生計劃、片區劃分信息及收費標準
我校掛靠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山西省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山西省財貿職業技術學院,開設會計、計算機操作技術、計算機及其應用、物流管理、金融事務等5個初中起點3 2高職專業。與吉林財經大學、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聯辦函授本專科班,開設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兩個專業。
我校學生生源主要是呂梁本地,范圍可以面向全省各個地市招生。學歷要求必須是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
學校嚴格執行上級部門物價局和財政局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執行。不存在規定項目以外和提高收費標準進行。根據國家規定中職生學費全免,住宿費按規定每生每年400元收取。
六、課程設置
1.形成以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專業課程,形成以任務、項目及職業崗位作業流程為導向的教學模塊,實行模塊式教學。建設了《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商品流通企業會計》等校級優質課程,開發了《經濟法實務》《煤焦企業會計實務》等校本教材。廣泛開設選修課,豐富學生知識。形成理論與實踐相互融合的以職業崗位作業流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實踐性教學內容達到60%以上。
2.積極探索會計專業模塊式課程體系的改革,優化課程結構。
課程結構以職業崗位和職業能力為主線,打破了傳統課程的界限,重點教育學生在會計專業崗位應該做些什么、怎樣做(而不在于是什么和為什么)。在講技能的同時講知識,每個學期都要對學生進行會計實務達標。鼓勵會計教師假期到企業對口實踐,另一方面開展市場調研,深入用人單位了解其對會計專業人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并及時向教務科反饋,教務科據此調整和改革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同時積極推進“1 證書”制度,努力提高畢業生職業資格證書的獲證率。
3.會計專業模塊式課程體系構建的具體做法。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我校科學合理地確立了會計專業公共課、專業課、實踐課的教學內容和課時比例,確定了公共模塊、職業崗位模塊和職業拓展模塊三大模塊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模塊一、公共模塊 ?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等。
模塊二、職業崗位模塊 ?按行業或崗位群設置(主要包括出納崗位、會計崗位、納稅申報崗位和收銀崗位),不同的崗位體現不同的模塊內容,對于基本的共同的業務處理內容建立財務會計共同模塊,分專業再確定特殊業務處理的相應模塊。
模塊三、職業拓展模塊 ?從統計、營銷、職業交流、職業技能四方面設置,包括市場營銷、公關禮儀、ERP沙盤模擬實訓、頂崗實習等課程。
學校除了高度重視專業設置和動態調整之外,還嚴格執行教育部新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使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目標符合中等職業教育的相關標準和規范。通過市場調研和分析,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實施性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不僅優化了課程設置,而且還增設了個性化教學活動項目(如第二課堂活動、通用技能專項實訓等),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發揮學生的學習潛力,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按照“寬基礎,多技能”的復合型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理念,學校注重在職業道德、綜合職業素質、復合職業能力、非職業能力、人文素養、科技文化基礎知識等方面對中職學生進行全面培養。既注重教書育人,又重視培養學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復合型職業技能人才。
例如,我校會計專業,按照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本著“教學與實踐零距離,畢業與上崗零過渡”的理念,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相互融合模式,將此模式從《會計學基礎》推廣到《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等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上。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都配套相應的實習實訓課的學習。不但可以扎實學生的理論基礎,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此外,學校還注重開發適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的校本教材、課程標準,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完善實習實訓條件,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等。
五、助學貸款政策
選擇上中職學校的學生,按規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興縣、嵐縣、石樓、臨縣四縣學生都可以享受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2000元,其余地區的在校生按15%比例,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享受每年2000元助學金。
六、獎學金申請政策
嚴格按照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評審有關國定嚴格執行,嚴格把控程序,按照申請的條件要求,認真落實評審的各個環節。學校制定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獎學金名額1人,獎金6000元。是學生在中職三年學習中的最高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