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蕭山技師學院

公辦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
聯系電話:0571-83509756
學校官網:http://www.hzxsjgxx.com/
學校地址:杭州市蕭山區通惠南路448號
杭州蕭山技師學院簡介
這里是杭州市蕭山區第一所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
這里是一所浙江省10所一流技師學院建設單位之一!這里是國家級產教融合基地!
這里是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這里是杭州市蕭山區唯一一所集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于一體的高等技術學校!這里是你成為當今中國最為緊缺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搖籃!這里是你鑄就優秀品德、植入先進思想的精神樂園!這里是激發你的優勢和潛能,讓你陽光、自信、樂學、崇技、尚能的世界!這里是你通往在蕭知名央企、國企等就職的最佳捷徑!這時是你成為全國職業院校最為緊缺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師的最佳途徑!杭州蕭山技師學院是一所由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舉辦,隸屬于蕭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國立學校、是一所集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工農業培訓、技能鑒定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學校創辦于1979年4月,舊址位于風景秀麗的西山南麓,原名蕭山縣技工學校,首任校長由時任蕭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丁守安同志兼任。1988年,蕭山撤縣改市,學校更名為蕭山市技工學校。2001年蕭山撤市設區,改名為杭州市蕭山區技工學校。2011年12月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2013年5月升格為“高級技工學校”。2014年3月,與蕭山區農業技術學校兩校合并,強強聯合,成立新的高級技工學校。2017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準杭州蕭山技師學院正式成立。至此,蕭山區首個培養高端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高等技術學校誕生。2022年4月,學校成功入選浙江省10所一流技師學院和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
目前學校占地335.92畝,其中農業基地30668平方米(46畝),建筑面積81843.35平方米,實習實驗場所31899.3平方米,圖書館面積1062.5平方米,藏書(含電子圖書)29萬余冊。校園環境優美,是蕭山區文明單位、綠化模范單位、花園式單位、衛生先進單位。學院內設蕭山區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蕭山區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蕭山區安全生產培訓中心、浙江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蕭山分校、杭州市蕭山區農民科技教育中心。學校先后被評為先后獲評全國育才興農示范校、全國技工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教學組織獎、全國優秀科研單位、全國100所高素質農民培育提質增效百佳校、浙江省職業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學校、浙江省技工院校“思政課建設引領校”、浙江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先后獲批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基地、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浙江省機器人技術應用示范實訓基地、浙江省技工人才輸送基地、浙江省再就業培訓基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產教融合基地、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設計技術項目中國集訓基地,浙江省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單位、浙江省新型學徒制培訓試點單位等基地和單位。現有全日制學生3168人,工農培年培訓規模17000人次,年職業技能認定7168人次,高等學歷教育在校生4000余人,是全區辦學層次最高、辦學體量最大的學校。學校師資實力雄厚,設施設備先進,辦學特色明顯,辦學成果顯著,已從一個行業追隨者逐步成為行業的引領者,并全面開啟了全國一流、世界領導的技師學院的新征程。
戰略目標
以國際視野瞄準辦學目標,以精準定位培育復合人才,創建全國重點技師學院的一流名校戰略目標。
辦學功能
學院辦學43年來,始終堅持以“與蕭山精神同步,和蕭山經濟互動”為辦學宗旨。為此,學院確立了為蕭山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急需的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蕭山企業技術職工提供深造平臺;為蕭山企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解決企業技術難題等三大歷史使命和責任的辦學功能。
辦學模式
學院按照創建全國職教名校和一流技師學院的戰略目標,創新了“一體兩翼多平臺”的多元辦學模式。“一體”是指形成以培養五年制“高級技工 大專學歷”和六年制“技師 本科學歷”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的、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完全銜接的全日制學生培養體系。“兩翼”是指建成了“高技能 高學歷”的成人高等教育和“上崗→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在職人員技能培訓完整體系。“多平臺”是指形成了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平臺,行業、系統和企業教育、技術技能交流、集訓及大賽公共服務平臺,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服務平臺,產學研一體基地平臺,支撐普高教學改革平臺和其他社會公共服務平臺。其中,產學研一體基地的創建,形成了以學生能力為核心的生產運營機制、資源共享機制、文化融合機制、保障激勵機制。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明顯增加,教師的生產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人才培養目標
學院制定并實施了“三位一體五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高尚人格和人品、高等教育學歷支撐的專業理論水平和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支撐的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他們在一線鍛煉后,可往五個方向發展,即“高級工 助工”→“技師 工程師”→“高級技師 高級工程師”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方向發展;基層歷練后從班組長→工段長→車間主任→副廠長→廠長→副總經理→總經理方向發展;基層歷練后從事銷售和售后服務工作,從銷售員→銷售經理→地區經理→銷售副總經理→總經理方向發展;基層歷練后,從事產品開發和設計方向發展;自己創業。
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確立了像醫科大學培養醫生的模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即醫生、教師一體與教師、技師一體,教師既是教育專家又是行業專家;學校、醫院一體與學校、工廠一體,學校既是培養一流人才的高地又是研制一流產品的產地;學生、見習醫生一體與學生、見習技師一體,學生既是學習理論知識的高手又是掌握實戰技能的強手,這樣才能使理論教學和實戰演練完美結合。
專業設置
學校現建有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數字信息、現代服務四大專業群,機械設備裝調與自動控制、工業機器人專業入選人社部全國工學一體化試點專業,省級品牌示范專業5個。以全部對接蕭山產業發展的需要為專業設置原則,現設有數控加工技術(6年制預備技師)、數字化設計與制造(6年制預備技師)、機械設備裝調與自動控制(6年制預備技師)、機電一體化(6年制預備技師)、現代模具設計與制造(6年制預備技師)、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6年制預備技師)、機械設備裝調與自動控制(3年制預備師資中技)等專業組成的智能設計與制造學院,目前該分院綜合實力已穩居杭州市第一;智能制造技術應用(7年制卓越技師)、電氣自動設備安裝與維修(6年制預備技師)、工業機器人應用與維護(6年制預備技師)、數控機床裝備與維修(6年制預備技師)、工業網絡與自動化技術(6年制預備技師)、電氣與自動設備安裝與維修(3年制預備師資中技)等專業組成的智能控制與裝備學院,目前該分院的綜合實力已穩居杭州市第二;大數據應用技術(6年制預備技師)、物聯網應用技術(6年制預備技師)、人工智能技術(6年制預備技師)、云計算技術與應用(6年制預備技師)、數字媒體技術應用(6年制預備技師)、計算機應用與維修(3年制預備師資中技)等專業組成的數字與信息技術學院。園林技術(5年制高技)、工程造價(中高職五年一貫制)、建筑工程管理(5年制高技)、烹飪工藝與營養(5年制高技),會計(5年制高技)等專業組成的現代服務學院。學院順應全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2012年增設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本科職教師資預科班,2015年增設浙江省普通高校單招單考本科班。2016年增設中英合作班,2017年增設中德合作班。2021年開設國際合作班。
師資力量雄厚
現有教職工354人,其中國務院特貼專家、政府特貼專家、博士后工作站負責人各1人,正高級職稱6人、全國金牌教練14人、全國技術能手10人、浙江省技術能手12人、省教育名師1人、省學科帶頭人4人、省級督學3人、碩士及以上教師 91人,杭州市高層次教育人才91人。學校每年面向全國選調學科和專業帶頭人;面向985高校碩士畢業生擇優錄用基礎課教師;面向世界技能大賽和全國技能大賽參賽者擇優錄用理實一體化教師。一個教學班的主干課程的課任教師,清一色由名師、碩士、技術能手聯合執教。
生源素質良好
學院著力培養具有高尚人格和人品、高等教育學歷支撐的專業理論水平和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支撐的實際操作能力的“三位一體五方向”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必須有較高素質的生源與之匹配。學院的內涵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和畢業生全部進入知名央企、國企等就職,使學校具備實力和魅力吸納優質生源。近幾年,學校新生中考分數連續4年90%超過普高錄取分數線,最高554分(區內)、567分(區外)。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轉變和學院畢業生高就業、就好業的態勢促使社會和家長對下一代求學觀的快速轉變,重高、普高在校生轉入學院重讀已形成常態。學院畢業生已成當今在蕭實體企業一才難求的稀缺人才,未畢業就受到知名企業爭搶已是常態,一年成長期以后月薪過萬。2022年,技師段以上畢業生就業供求比達10:1以上,高級工以上就業供求比達6:1,初次就業率100%,留蕭比例92.63%,專業對口率90.82%,用人單位滿意度為100%,就業企業75家,其中規上企業58家。
實訓設施一流
實訓設備總價值超1.5億萬元,生均實訓設備價值已近5萬元,處于省內絕對領先地位。學院建有新松機器人實訓室、先臨3D打印機實訓室、數控五軸加工中心實訓室、三坐標測量中心、可編程和觸摸屏控制實訓室、光機電一體化實訓室、模具設計與制造實訓室、建筑施工與預算實訓室、烹飪實訓中心等92個專業實訓場(室)。擁有法國elecworks智能電氣設計教學中心和德國西門子自動化技術實驗室。繼浙江省數控技術示范實訓基地、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和浙江省機器人示范實訓基地之后,2016年,國家級產教融合基地和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雙雙落戶學院。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工業設計技術項目中國集訓基地落戶學院。至此,杭州蕭山技師學院已擁有等多個省級、國家級基地,支撐學院培養更多的具有“一專多能”技術技能水平和能力的學生。
辦學經費充足
升格為技師學院后,區政府高度重視學院人才培養,依據浙江省人民政府的規定,技師學院高年段生均經費參照高等院校執行,進一步為學院人才培養提供了更加堅實的經費保障。學院除區級財政正常撥款外,還有省級、市級財政的支持,更有學院創新辦學模式的經費自籌。目前學院年培訓規模超26000人、高等學歷教育規模突破4000人。培訓和高等學歷教育的事業收入全部用于全日制學生的培養,用于全日制學生實習和實訓,有效地提升了全日制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這一優勢在全國是絕無僅有。這也是在蕭知名央企、國企紛紛主動爭搶學院畢業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師風學風良好
走進學院,“為集體和他人就是最大的為自己”、“沒有一流的技術人才,就沒有強大的2025中國制造”、“引領技術教育,支撐中國智造”等文化標語隨處可見,大氣美觀、清潔干凈的校園環境讓學院生氣勃勃。以“大愛、責任、專注、創新”為核心價值觀,以“利他”核心文化和工匠精神文化為引領的繼承文化、速度文化、學習文化、創新文化、虛擬文化、融合文化已經在學院形成,整個校園對核心價值觀產生了共識、共鳴、共振。全體教師工作狀態快樂、幸福、自發、自燃、合作、分享,全體同學學習狀態陽光、自信、自覺、自悟、勤奮、專注。學院優良的校風、師風、學風,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同行、家長、學生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新加坡國立工藝教育學院將學院作為中國唯一的長期交流目的地,目前已經有3批該校師生先后來我院學習交流。
辦學成果顯著
學院提出了“理實一體”的教學培養模式,即教師、技師一體,教師既是教育專家又是行業專家;學院、工廠一體,學校既是培養人才的高地又是研制產品的產地;學生、見習技師一體,學生既是學習理論知識的高手又是掌握實戰技能的強手。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從“整體提升、局部突破、個別超越”向“全面提升、全面突破、全面超越”的方針轉移,并最終實現“沖出中國、走向國際、問鼎世界”的目標。2009年至2021年,學院累計在各類技能大賽中獲獎1889項,其中國家級137項,省級317項,市級603項。
無論是人社部大賽、教育部大賽,還是團中央和行業大賽,都能獲得第一名或一等獎,學生技能大賽獲獎數量和層次持續提升,向世界技能大賽沖擊。2018年胡馬濤同學入選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賽項國家集訓隊,2020年楊晨波等3位同學入選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銑、CAD機械設計、云計算項目國家集訓隊。2021年,許晨濤同學入選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CAD機械設計項目國家集訓隊選拔“5進1”終極挑戰賽。
除學院五年制高級工及六年級技師班外,三年制全日制學生高考成績優異,優勢明顯。 2015年,首次組建的浙江本科班機械專業15位同學參加考試,斬獲本科8個,電工電子專業斬獲本科4個,本科上線率杭州市第一且遙遙領先,其中莫梅萍同學更以專業課滿分,總成績603的高分成為杭州市頭名狀元。作為天津職業技術大學的生源基地,學院與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定向合作的職教師資本科預科班自2015年以來,高考成績連續七年全國第一,被授予“優秀生源輸送地”。學院首屆天津職教師資本科預科班三分之二以上的本科畢業生已從事包括應用型本科在內的教育工作,已建立公認的師資品牌。
2021年,學院教科研成果再獲豐收,教師主編參編出版教材29本,開發校本教材18本,公開發表論文121篇,省級以上課題結題1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42項,各級各類教科研成果評比成績顯著,共獲244個獎項,學院連續6年被榮獲中國科協優秀科研單位獎和優秀組織獎。
校企自然融合
學院提出了“校企生自然融合”新型模式的理念、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采用先校企“談戀愛”,后促成企生“談戀愛”,通過前置的雙向選擇、與所有企業進行聯動,工學交替、把學生培養好,為企業所用這三步走。學院先后與全球新IT解決方案領導者新華三集團、中信重工、杭齒集團、中科新松機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電氣、水務集團、供電系統、恒逸集團、浙江亞太機電、世界500強的瑞典山特維克可樂滿公司、杭維柯汽車變速器、友佳精密機械、通用電氣、佳農集團、杰牌控股、航民百泰等知名央企、國企、外企、民企建立校企教育集團聯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實施校企生自然融合的新型模式。
產研服務企業
為發揮學院技術資源優勢,服務企業轉型升級,學院專門成立產研中心。2014年,產研中心成功為亞太集團開發出了2臺TI-141000-02型《柱塞泵間隙與泄漏測試臺》,現已安裝調試成功,交付企業使用。成功研制研發出氣動元件,為法國Automax公司加工各類氣動元件7500件。對浙江歐力達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氣彈簧自動噴漆裝置進行設計、安裝和調試,新項目的研制成功,為企業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減輕了勞動強度。2015年,研發了《單耳無極氣動卡箍鉗》,目前可以小批量生產,其中TM3000已經完成開發,TM5000的目前測試樣品已經完成,等待投放市場,TQ6-32彈簧卡鉗初稿圖紙完成,TM7000的目前還處在市場調研階段。2017年,學院科班技師的培養實施了“小組化——雙導師制——產學研結合”的模式,以企業實際技術攻關項目為載體,完成企業技術攻關、改造和設備的研發等技師研修課題。技師研修班學員對接杭州登鴻、偉剛實業、勝達集團等企業的實際需求,為企業研發了樓梯扶手自動打磨機、瓦楞紙的加強筋黏貼流水線、V型紙板傳遞裝置、瓦楞紙貼標機等,并全部實施智能化,并填?了國內空白。
社會聲譽良好
學院跨越式的發展、顯著的辦學業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一致好評。2012年10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樊明武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機械工程專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趙淳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材料物理與信息功能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趙連城來校調研。2013年和2014年,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僑聯副主席陳乃科代表連續兩年在全國“兩會”上充分肯定學院的辦學成果。2014年,新加坡國立工藝教育學院的學生,首次來中國并選擇我校作為交流學校,目前已先后有三批該校師生來校學習交流。學院持續受各主流媒體關注,《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職業》雜志、《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浙江日報》、《杭州日報》、《浙江工人報》、《今日早報》、《蕭山日報》、中新網、中國網、央廣網、新華網、鳳凰網、新浪、網易、蕭山網、浙江在線、浙江衛視、杭州電視臺、蕭山電視臺等媒體均對學院持續地報道。
發展前景廣闊
2014年2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明確了職業技能教育在國家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氛圍。提出了加快形成產教深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的國家戰略。教育部隨后宣布60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型技術技能大學。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育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2022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職業技術教育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蕭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我院發展,全力支持學院實施創建全國一流名校的戰略。區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到“做精做優技師學院”,區十六屆人代會的我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努力將蕭山技師學院打造成全國一流名校”,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也提出“做優做精以技師學院為龍頭的職業教育”。2018年,蕭山區政府工作報告出明確指出“支持蕭山技師學院創建國家級重點技師學院”。2020年,市委副書記、區委書記佟桂莉在調研我院時,提出了蕭山技師學院要“搶抓機遇謀發展,拉高標桿促提升,爭創全國‘雙一流’技師學院”的新目標。當前,學院正以創建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技師學院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