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玉淵潭中學

公辦
聯系電話:010-63982111
學校官網:https://yytzx.bjhdedu.cn/
學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路皇亭子
玉淵潭中學簡介

學校特色:以優勢教育為特色的學校文化
建設思路:在積淀中創造優秀,在發展中形成特色,在特色建設中發展學校新品牌
北京市玉淵潭中學是公立完全中學,全國特色學校,北京市高中特色建設試驗項目學校,海淀區新品牌學校。2018年加掛“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玉淵潭中學”校牌,加入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集團。地理位置優越,毗鄰長安街,與中華世紀壇和軍事博物館相鄰。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學校以文化立校、薈萃名師,道德立人、創新育人,積淀了濃郁的文化,培養了以鄒靜之、石小杰、朱迅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人才。
明確的辦學目標?學校以“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為辦學宗旨,以“敦品為翠玉,礪學成淵潭”為辦學理念,遵循“崇德、致愛、篤學、思辨”的校訓,形成了教風嚴、學風濃、作風正的優良校風。學校堅持“文化立魂,創新育人,特色辦學,全面發展”的辦學策略,傳承學校“愛”的精神,養成追求“優秀”的習慣,努力實現“卓越”的價值。在玉中發現自己,在玉中塑造自己;人人代表玉中形象,人人代表玉中質量。創辦以“優勢教育”為特色的精品化、現代化、國際化的北京市特色學校。致力于培養有理想、懂道理、會學習、強體魄的優秀中學生。
求器琢玉,汲智務淵,其深如潭!學校的育人使命就是要把每一位學生變成人人珍愛的石之珍品——“玉”,努力使淳厚、高雅、大智、大愛的校園文化內化于學生心靈、外顯于師生的形象氣質。
雄厚的師資力量?學校現有教師135人,市、區級骨干教師、中高級教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占教師總數80%以上。有9位教師榮獲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稱號,每年有百余人次被評為市、區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黨員教師78人。在“優勢教育”理念下,通過?“敦品行動”,培養干部具備“六個意識”“六種能力”,錘煉一支公正勤廉、坦實合作、視野開闊、勇于創新、腳踏實地、心無旁騖的帶領教職員工建設新品牌學校的干部隊伍。通過“礪學行動”建設“師德高品位、專業高水平、工作高質量”的教師隊伍。通過“星火飛揚行動”培育黨員做學習的模范、守紀的模范、實際工作的模范、聯系群眾的模范、推動學校發展的模范。
教師們愛崗、敬業,用心做教育,用智慧做教育,啟迪智慧、潤澤生命。關愛每一位學生,努力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塑造對國家和社會負責、能承載使命與期望的人才。
優雅的人文環境?全國特色學校,北京市中小學文化建設先進示范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范學校。學校突出“以生為本”的思想,注重以“文”化人,注重以環境熏陶人的品行,追求學校文化內化于心,外顯于行,培養學生雍容自若的神采,豁達瀟灑的風度,專注專研的精神。優美精致的校園環境,古韻典雅的文化墻,內涵豐富的文化石,繁茂清馨的花草樹木,裝點著師生愉快的生活。學生可以在教學樓大廳自由演奏鋼琴,開放式的書架、報夾,供學生隨時閱讀,北京廳、臺灣廳、海洋廳、咖啡廳既是開放式非正式學習空間,也傳達著學科知識、裝點著學生生活。校園電視臺、廣播臺播放學生自編的專題片和“每周一歌”“樂海暢游”等專題節目,科技節、藝術節、合唱節、體育節、成人節、主題運動會、越野賽等大型活動,已成為濡染學生心靈的傳統文化項目。高雅、精致、怡人的校園環境散發出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力量,彰顯著玉淵潭中學教育的博雅與博愛。《人民論壇》曾以“敦品為翠玉,礪學成淵潭”為題,全面介紹了學校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
數字化的教學設施??北京市數字校園實驗示范學校,中國未來學校聯盟首批重點項目學校。學校致力于數字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建立了互動交流平臺和信息化運作模式。對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校園信息全部進行數字優化管理,實現了流程化、無紙化管理、辦公和教學。每間教室都有高清集控自動錄播系統,建成開放式數字圖書館、數字食堂,讓數字承載課程,讓學習處處發生。現代化的實驗室、創新設計室、3D打印室、未來教室、電影廳、電視臺,專業化的地理教室、舞蹈教室、書法教室、管樂排練廳、合唱廳,功能齊全的信息中心,將智慧校園頂層設計和學校發展的架構相適合,實現了課程、空間、技術的有機結合,體現了學校教育的先進與現代,精細與厚重。
扎實的教育科研??北京市高中特色建設試驗項目學校。建設服務型、模塊化教科研模式,打造聚焦學生、成就教師、發展學校的智庫。學校承擔全國、市區級以上13項課題、11個項目的研究任務,研究范圍涉及8個學科,10個教研組參與。加入中國未來學校創新計劃,承擔“基于深度學習的中學STEM課程設計行動研究”課題。與北師大合作研究“學習優勢”,開展高效課堂、高效學習策略研究。負責北京市“優勢教育”課題和北京市“以‘優勢教育’為特色的學校文化建設”研究項目,研究學生優勢、引導學生科學規劃人生,在玉中發現自己、在玉中塑造自己,形成發現優勢、發揮優勢,發展優勢、揚長補短、自主發展的教育觀。學校還參與了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研學旅行課程體系設計與實踐模式探索研究”課題的研究,教育部“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英語教育整合”項目研究,中國教育學會“核心素養導向下的教與學方式變革”項目研究。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對口支持教研,為每個學科配備教研員支持指導教育教學實踐。近幾年來,29屆118人次參與的教師論壇全方位立體化呈現了學校教育科研成果,同時,教師們不斷開發、創新課程資源,為學校特色建設和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多樣化學習資源。
鮮明的特色項目:
課程特色??北京市課程建設先進單位。基于核心素養,在“優勢教育”引領下,構建了以人生規劃為主線、以職業發展傾向為導向、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優勢的“優勢?多元?開放”的課程體系。在基礎性課程、職業基本素養課程、創意設計課程、人生規劃課程的體系中,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學會發展。校園內處處是課程、時時有課程,將課程實施與育人過程緊密結合。并將課程與新中考、新高考對接。引導學生主動規劃人生,進行職業體驗,通過豐富多彩的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社會舞臺上定位人生、感受責任,為未來的幸福人生完善知識結構。加強跨學段課程的系統研究,重視小初高中銜接課程的進階研究,形成學段貫通、目標遞進、內容銜接、有序過渡、科學合理的課程群,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在現有的4個層級(基礎性課程、職業基本素養課程、創意設計課程、人生規劃課程)、6大領域(創意與設計、藝術與審美、體育與健康、科技與創新、國際理解課程、學科延伸課程)、100余門課程基礎上,各教研組繼續建設品牌課程,如斯坦福英語、學生公司課程、青年理財、外教青年領導力課程、書法、剪紙、美術、健美操、籃球、航模、心靈探索與成長等課程。其中學生公司是最受學生追捧的課程之一,8年14屆60余個公司策劃案,數百位學生參與,連續8年參加全國中學生企業策劃大賽,培育了學生責任擔當、執著堅持、勇于創新、坦實合作的精神。
課程特色建設思路和階段性成果受到北京教科院、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市“祥云行動”組、北京市高中特色學校建設項目組、北京市未來學校發展研究項目組和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所專家的充分肯定,曾在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委員會第十七屆年會和北京市課程改革年會上介紹經驗,并舉辦了?“市區校三級聯動整體推進三級課程建設研討會”,舉辦了“以學定教?關注過程-研究課展示交流現場會”。
英語教育特色??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英語教育整合項目校。2003年開始引進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發的斯坦福英語課程,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人機互動+課堂教學翻轉的授課模式,加入人機對話的教育手段,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教學效果顯著。隨著中高考英語考試的改革,斯坦福課程會更加彰顯它的獨特魅力和強大優勢。2010年學校引入美國思庫綠葉項目,學生與美國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專題交流。開設了TED課程,每個學生都可以平等參與,提升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加強了跨文化理解與溝通能力。與英國大使館合作,參與“夢想 團隊”全球學生領袖培養項目研究,培養學生國際視野,領袖氣質。
書法教育特色??全國硬筆書法教學實驗基地,北京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開設書法課,并把書法與國學教育、篆刻相結合,形成書法教學特色,成功舉辦了“學校書法教育成果展示活動”,國家總督學柳斌主任親自授牌“全國硬筆書法教學實驗基地”,近幾年,有近千人次在全國、市區書法比賽中獲獎。
藝術教育特色??海淀區藝術教育示范學校。8個藝術社團:合唱、管樂、剪紙、繪畫、書法、話劇(英文戲劇)、朗誦與主持、舞蹈,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在體驗與實踐中培育了學生積極健康的藝術修養和樂觀向上的人生價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基。其中管樂、合唱、剪紙成為特色課程,服裝設計、模特比賽、聲樂、朗誦、話劇、版畫、美術作品展覽成為特色活動。管樂團、合唱團連續在北京市學生藝術節管樂展演中獲得獎項。
科技教育特色??全國青少年科學素養大賽基地校。15個科技社團:航模、車模、海模、物聯網、模擬飛行、無人機、樂高機器人、FLL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單片機器人、3D創意設計、認識黑科技、館學研究、觸摸高科技、JA學生公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近幾年,已有幾百人次學生的科技成果在市區比賽中獲獎。
身心健康教育特色??海淀區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重視師生的心靈保養,提升校園生活幸福度,配備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人生規劃指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提供沙盤、繪畫等多種咨詢,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優化心理素質。養心坊、心靈氧吧、悅讀茶座、釋放谷、溫暖在旅途、校園達人征集令等活動深受學生喜愛。
積極開展衛生健康教育工作,建設學校“紅十字會”,廣泛開展自救培訓。監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控制體重和近視率,使學生體質健康達到國家標準,引導學生科學飲食,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
體育教育特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海淀區中小學冰雪運動試點學校,海淀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陽光體育明星學校。體育課程、體育社團、體育成績不斷突破,學生身體素質不斷提升。7個體育社團:籃球、足球、排球、田徑、健美操、合氣道、速滑,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練中享受樂趣。在體育活動中,幫助學生形成2項體育特長,養成鍛煉習慣,強健體魄、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籃球隊、健美操隊、定向越野隊屢次在市區比賽中奪冠。
研學游學特色???學校重視學生學習方式變革,在研學游學中,采用項目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的方式。國內研學路線有傳統文化線、海洋意識主題線、人文素養線、首都文化線、職業體驗線。國際線路有美國大學之旅、英國劍橋之風、俄羅斯文化之行、澳大利亞海洋之約,加拿大、德國、美國、法國、西班牙、芬蘭、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十多個國家的主題研學游行,讓學生在跨文化體驗中開闊國際視野,增進國際理解。
國際理解教育特色??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對外友好交流示范學校,中國教育學會海淀教育改革試驗區基礎教育國際化試點研究項目試驗學校。以國際交流拓展國際視野,以國際課程深化國際理解。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學校已形成玉中特色的國際理解教育體系。通過課題研究,實現專業引領,確定學校國際理解教育方向。參與全英文青年領導力培養項目,培養學生領導力與責任擔當素養;參與生涯規劃與職業體驗項目,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合作素養;參與國際理解與跨文化交流項目,培養學生國際交流傳播素養。通過課程支撐,形成學校國際理解課程群:跨文化交互斯庫英語課程、小語種課程群(韓語、日語、法語)、海外大學概覽、英文電影配音、青年領導力課程(全外教)、英文戲劇課程(全外教),旨在提升學生國際理解素養。
喜人的辦學成績??玉中是“種夢”的地方,玉中有生長的力量,在“優勢教育”引領下,在特色學校建設過程中,在打造新品牌學校的進程里,北京市玉淵潭中學成為“精誠教育黑馬”“玉淵潭畔一枝教育之花”,在文化建設、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教科研等方方面面取得了驕人成績,學生學業能力快速提升,綜合能力快速發展,在各類比賽中屢屢獲獎。充分彰顯玉中超強的教育提升力!近幾年來學校被評為“全國特色學校”“全國模擬飛行初級培訓單位”“全國硬筆書法教育實驗基地”“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單位”“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學素養大賽基地校”“北京市文化建設示范校”“北京市文明校園”“北京市特色建設試驗項目學校”“北京市精神文明單位”“北京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北京市數字校園實驗示范學校”“北京市文明禮儀示范學校”“海淀區新品牌學校”“特色發展最具影響力品牌中學”“學生培養最具增值力的品牌學校”“學生成長最具幸福感的品牌校”“京城教改創新領軍中學”“京城教學創新領軍中學”,青少年涉臺教育基地、京臺中小學交流基地、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基地校、海淀區校園足球實驗學校。社會滿意度評價2019年99.01分,連續四年居于海淀區公辦學校前三名。學校的辦學成績得到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中國教育學會顧明遠會長的充分肯定,并受到家長的高度贊譽。同時備受教育同仁關注,有兩千余位來自全國23個省市、直轄市及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芬蘭、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地區的校長、教師來校交流。中央教育電視臺、今日頭條、海淀教育等媒體多次關注學校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全校師生正朝著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精品化辦學目標邁進。
學校榮譽、獲獎
全國特色學校
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單位
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改革實驗區實驗學校
教育部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項目學校
中國STEM教育2029行動計劃第三批種子學校
中國未來學校聯盟項目校
北京市高中特色建設項目學校
北京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
北京市中小學文化建設示范校
北京市文明校園
北京市數字校園實驗示范學校
北京市文明禮儀示范學校
北京市課程建設先進單位
對外友好交流示范校
中國教育學會海淀教育改革試驗區基礎教育國際化試點研究項目實驗學校
海淀區新品牌學校
海淀區教育系統“群眾信服的好黨組織”
海淀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海淀區教育系統爭先創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海淀區“引領型”黨組織
海淀區先進基層黨組織
海淀區“三八”紅旗集體
海淀區教育系統“三八”紅旗集體
海淀區教育系統模范職工之家
海淀區先進團委
海淀區中學英語學科教研基地
海淀區書法教育特色校
海淀區心理教育特色校
海淀區藝術教育特色校
海淀區中小學冰雪運動試點學校
海淀區校園足球實驗學校
海淀區交通安全先進單位
海淀區教育系統食堂管理先進單位
京城教育品牌學校
京城教改創新領軍中學
特色發展最具影響力品牌中學
學生培養最具增值力的品牌學校
學生成長最具幸福感的品牌校
基地校
全國硬筆書法教育實驗基地校
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校
全國模擬飛行初級培訓單位
全國青少年科學素養大賽基地校
北京教育學院高級研修中心戰略合作基地校
京臺中小學交流基地校
海淀區青少年涉臺教育基地
海淀區教育系統后勤工作培訓基地
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對口支持項目校
海淀區“綠色成長”學科德育項目實驗項目學校
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基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