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寶山潛溪學校

公辦
聯系電話:021-56760620-8091
學校地址:上海市寶山區錦秋路3000號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寶山潛溪學校簡介
學校地處大場鎮,大場鎮曾名“錢溪”,又名“潛溪”;明代文學家宋濂,號“潛溪”;他創作的《送東陽馬生序》,敘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并說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以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潛溪學校,因此得名。
學校介紹
這是一所由上海師范大學與寶山區教育局合作共建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總建筑面積22892.19平方米,學校教學設施一流,有教學樓、實驗樓、行政樓、風雨操場、室內體育館等。擁有36個教學班級、標準化的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圖書室、美術室、音樂室、心理咨詢室等,學校現有10個教學班,師生300余人,目前學校有區學科帶頭人1名、區教學能手1名、校級骨干教師4名、區青藍工程學員2人、區碩博聯盟教師2人。
以集團化辦學為依托,豐裕學校內涵發展資源繼上師大附屬羅店中學、上師大附屬經緯實驗學校,再次攜手共建的潛溪學校成為上師大基礎教育集團新成員。同步享受優質教育和人力資源,提升辦學水準,突出辦學特色,實現跨越式發展。以“融合”為目標,夯實學校“五育并舉、以美見長”育人體系,借址辦校一年多,學校始終將“立德樹人”放在第一位。建立“溫馨教室”“學生成長導師制”,營造和諧向上的學習氛圍,積極開展“潛溪家長課堂”“家長開放日”等活動,構建教育工作立體化格局。學校少先隊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傳承中華文化和弘揚傳統美德,通過設置“雛鷹爭章”目標、頒發“水滴形象大使”,形成人人爭先、班班爭優的良好氛圍。
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營造和諧氛圍,緩解焦慮情緒,更好地傾聽學生們的心聲。學校每年開展德育“三節”主題活動,體育節注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科技節培養學生科學探索能力,藝術節讓學生充分展示藝術特長和興趣愛好。
學校深入開展勞動教育,如“我是小農夫”“水滴當家”“進博小先鋒”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學校開展“春天的蒲公英——小法官網上行”活動,積極加強學生法治教育,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以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為關鍵,構建學校“和美”特色課程體系。小學部將特色課程融入基礎型課程中,還增設腰旗橄欖球、場地高爾夫、科學小能手等拓展型課程,培養學生興趣愛好、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個性與社會化的和諧發展。學校開展“童年·四季”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積極踐行“綠色指標”,基于課程標準的等第制教學評價,關注孩子能力、興趣、習慣、態度等重要素養的培養。
中學部在保證學生均衡學習的同時開設了各類校本課程和跨學科課程,如手工布藝、啦啦操、編程入門、航海模型、環保實踐、植物奧秘等,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需求和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學校還開設了“潛溪學堂”,鼓勵學生開展課題研究。
學校積極以行動研究為導向,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堅持開展制度化、校本化、個性化、主題式教研活動,大力推進“潛溪講堂”建設,積極開展“清禾教師成長營”活動,成立“清禾班主任工作室”。加強對新教師職業生涯的管理,為新教師成長提供支持和幫助,也為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奠定基礎。
學校特色
學校確立“美形、美心、美行、美性”系列校本課程建設的思路,布藝課程是“美心”系列拓展型課程的重要內容,積極開發 “潛溪風情 · 美在布藝”特色校本課程
學校開展了“童年?四季”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分為“童年?嘻游記”和“童年?哈哈精”兩大板塊,已開發的“童年?嘻游記”課程確定了“相約春天”“運動一夏”“落葉知秋”“冬日物語”四大主題,每個主題均指向“我與自己”“我與社會”“我與自然”,三個維度目標中的一個或多個是一門融語文、美術、探究、道德與法治等多種課程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辦學成果
寶山區行知行勞動教育基地校在“春天的蒲公英—小法官網上行”活動中榮獲上海市“模擬法庭一等獎”“優秀指導獎”等獎項,學校多名師生獲市、區級各項榮譽和獎勵。疫情期間,上海新聞廣播站、澎湃新聞、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寶山融媒體等對學校開展的線上教育教學活動,作專訪和報道,學校多名教師在教育教學的核心刊物、學習強國中發表了論文和文獻,若干個課題被立項。
通過建構“和美”課程逐步打造學校美育課程群,初步形成學校美育發展特色,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培養“和美”少年,讓“正直正氣 求實求是”的校風、“學高身正 潛心育人”的教風以及“踏實端正 篤行致遠”的學風成為全校師生自覺的價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