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

公辦
聯系電話:02132581081
學校官網:http://www.hsdsfz.pte.sh.cn/
學校地址:上海市普陀區瀘定路279號
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簡介
第一節 沿革
華東師范大學第四附屬中學是落實市區教育工作精神,適應長風生態商務區的建設發展,實現普陀區優質教育戰略布局,由普陀區政府和華東師范大學于2008 年11月5 日共同簽約創辦的公辦九年一貫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由原晉元中學初中部轉制成的民辦新源中學和原云嶺實驗中學合并組建的華東師范大學附屬長風中學易名而來。
第二節 機構與人員
學校現有中小學兩部29個教學班,小學部一至四年級共9個班級、初中部四個年級共20個班級,在校學生共計1036人。現有在編教職工125人,其中教師101人,高級教師21人,一級教師50人,中級及以上職稱的老師共71人,占一線教師的 70.3 %,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碩士學位或課程經歷的教師16人;全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4人,占教師總數的33.7%。區高級指導教師1人,市區學科中心組成員9人,區教學骨干19人,區教學新秀1人,師資力量雄厚。
學校現任校長眭定忠。
學校依法辦學,在校長負責、黨支部保障、工會監督的體制下,努力探索改革學校內部機構設置改革,構建現代學校制度,不斷優化配置資源強化服務功能,下設學校行政服務部、人力資源部、課程教學部、學生指導部、科研信息部等職能部門:學校行政服務部協調學校內外各項事務和信息的統籌協調宣傳和后勤保障;人力資源部負責師資引進流動、培訓使用、績效考核等,著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課程教學部重視常態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更重視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實施,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自主選擇的學習資源;學生指導部注重學生養成教育注重德育隊伍的建設注重校園文化的統整注重家校社區合作,為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精心策劃有效實施;科研信息部立足當下著眼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試點示范,重視規劃頂層設計引領,積極開展學校教育改革項目的課題研究和試行。
第三節 教學設施
學校位于瀘定路279號。學校占地面積34400平米,建筑面積31663平米,綠化面積占35.09%。新校設250米跑道運動場一個、擁有圖書館、報告廳、演播廳、室內運動館、實驗室、心理輔導室、微格教室、管樂訓練廳、舞蹈、啦啦操、電鋼琴、機器人、象棋、國際象棋、史地政、書法、工藝制作、音樂、美術、科技、斯諾克、攀巖、皮艇體訓室、書法、篆刻、影畫創客中心、安全教育體驗室等個性化特色專用教室40余間,設施設備齊全完善,為學校教育教學、課程開發實施、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硬件環境支撐。
第四節 辦學特色
學校重視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以“博雅教育 精致辦學 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將培養博學雅趣、自信樂學、盡責奉獻的現代學子為己任,努力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學生學業發展、人格完善、素質全面發展;學校將“不斷加強知識、能力、道德、品質的錘煉,通過立身垂范:以博大的胸懷包容不足,循循善誘;以廣博的學識啟迪智慧,誨人不倦;以廣博的思維科學思考,孜孜以求”的擁有現代教育理念、師德高尚、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的專業型、學習型、創新型的博雅優師發展目標為每個教師的專業發展,教育成就提供良好的實踐和探索的時空,促教師人文素養、師德修養和專業素養持續提升,使學校成為造就博雅人生的學習共同體。
學校堅持“有效教學”的教學實踐研究,聚焦課堂教學,提升質量;堅持科研立校,著力建構與“學校愿景”的文化內涵相匹配的“文化性、體驗性、探究性”博雅學校課程體系建設。
小學課程:注重激發興趣,注重德行成長和習慣養成,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要求,將初中部較為成熟的博雅六藝校本課程下移并“嫁接”到小學部教育的課程建設中,努力建構博雅"金三角"課程體系,包括閱瀆(讀書與習慣)、型秀(表達與表演)、創客(方法與工具)、看世界(游學與義工)四個維度,寓教于樂,長知識、養習慣、改不足,更為下階段學下知識、技、方法與思維發展的基礎,積攢持續學習的動力與習慣。
初中課程:著力建構與學校愿景文化內涵相匹配的“文化性、體驗性、探究性”博雅“六藝”校本課程體系。包括集詩(聯想詩歌、弟子規、傳統文化習俗、趣味文言文、)、書(名著閱讀與欣賞、歐美文化零距離、書法、閱讀、學法指導、調查文獻檢索、技術工具學習、外交口語、趣味數學折紙、七巧板)、禮(文明禮儀、中華傳統習俗、西方禮儀、心靈驛站、小小看世界、JA我是創業家、金融創客、尚善教育、生涯規劃職業體驗、志愿者、博物館游學、英國游學)、藝(管樂、電鋼琴、舞蹈、夢想舞臺、藝智秀舞臺劇、玩轉生活DIY、繪畫、書法、篆刻、非遺竹絲編、非遺面塑)、體(皮艇、龍舟、帆船、網球、國際象棋、武術、攀巖、斯諾克桌球、籃球、趣運動)、科(影畫制作與采編播技術、3D打印建模、樂高機器人、App軟件開發、頭腦OM、環保技術、環保技能、造紙、水資源創新試驗、生活現象背后科學奧秘)等核心課程,包括運動技能類,社會實踐類、藝術審美類、閱讀人生類、工具思維類、科學素養類等六大系列近60余門校本課程,努力滿足學生多元個性的發展需求,培育博學雅趣自信樂學的現代學子,為生未來的生活提供定夠豐富的知識、積淀生活閱歷常識、鍛煉膽識和增長見識做好鋪墊。
學校堅持“精致辦學”的策略,引入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思想,架構學校質量管理體系,努力實現從“經驗型”向“科學型”、從“粗放型”向“精致型”的轉變,增強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領導力和執行力,規范流程,優化管理,形成教職工人人參與管理、自覺管理、自我管理、內化管理的良好氛圍。精致辦學具體落實在教學管理上,包括:精細管理、精磨課堂、精心輔導、精致教研、精品課程五方面;落實在教學行為上,包括:精選、精編、精講、精練、精批五要求;落實在生關系上,包括:真心為人、愛心相待、耐心引導、細心探求。
學校將和諧發展視為辦學發展的目標歸宿,營造科學民主精致的學校氛圍和促進相互平等尊重友愛的校園人際關系,匯集家長、老師們的智慧和熱情,構建家長參事、教師參事組成的的常態督學機制,將辦學知情權、議事權、監督權交給老師們家長們,開門辦學,聚焦問題,共同為學校持續發展構建博雅文化教育氛圍出謀劃策。
第五節 成果與影響
學校始終將追求“管理高效率、師資高水平、學生高素質,辦學有特色,建設國內知名上海一流優質校”作為辦學目標而不懈努力。四附中在夯實基礎中求生存,在專業提升中求發展,學校教育質量不斷穩中求升,歷屆畢業生市區高中錄取率均達到55%以上,初中入學對口率逐年提高75%以上;各年段學業水平穩定穩居區初中校前列;學校綜合實力不斷提升,被評為國際生態學校、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攀巖特色學校、全國中小學百佳網站、全國優秀百佳校園電視臺、市文明單位、市優質學校、市安全文明校園、市依法辦學先進校、市抗震減災先進校、市行為規范示范校、市藝術教育特色校、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學校、市信息公開先進單位、市影視教育特色學校、市節水型學校、區素質教育先進校、區體教結合皮艇傳統項目訓練基地、區啦啦操聯盟基地、區篆刻藝術校園基地、區高中生志愿服務示范基地、區國際象棋青少年訓練基地、區攀巖集訓項目基地、區教育系統黨建帶團建示范基地、區五四紅旗團組織、區工人先鋒號、區優秀教工之家、區師德優秀項目校、區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先進學校、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進單位、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成為環華師大優質教育圈牽頭單位、長風教育生態共同體牽頭單位、長風黨建聯建責任區牽頭單位,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協同創新中心全國首批實驗校。學校在求真務實中不斷發展,獲得廣泛的社會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