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陽區良井中學

公辦
學校地址:惠州市惠陽區良井鎮西門街18號
惠陽區良井中學簡介
學校概況
良井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的鄉鎮中學。現有24個教學班,教職員工103人,學生1700多人,校園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學校座北朝南,校外綠水青山,校內亭樓相映、鳥語花香,環境幽美,人文氛圍濃郁,是教書育人的好地方。近年來,良中取得一系列喜人的成績,先后被評為“惠州市師德教育先進單位”、“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園”、“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惠陽區教育先進單位”、“惠陽區一級學校”。2008年順利通過“惠州市義務教育階段規范化學校評估”;2009年,以“高評價,高分數”的好成績通過“惠州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水平評估”。
歷史悠久
良井中學始建于1927年,1930年春開始招生開學。楊果庵(清末舉人,嶺南大學教授,民國時期(惠陽)首任民選縣長。楊先生逝世時,國民黨政要蔣介石、孔祥熙、白崇禧等均送挽聯悼念之)、楊季明、周仁浦、楊叔莊等一批創校先賢,在自籌資金不足時,楊果庵、楊季明櫛風沐雨,遠赴南洋,在僑胞楊炳南、丘雨修的大力協助下走遍新加坡、馬來西亞,歷時半載,捐得銀元伍千六佰元,使良中初期建筑得以完工,按時開學。他們愛國愛民,高風亮節,足垂今范。偌大惠陽地區,當時僅數間中學,良中可說是鳳毛麟角。
桃李芬芳
良井中學歷八十春秋,畢業學生數以萬計,英才輩出。1932年參加全省畢業生會考,良中考生7人名列前十名。其中楊驥理化分數第一,總分第一;宋璧南數學分數第一。自此良中揚名東江,盛名遠播,遠至龍崗、坪山、梁化、多祝、橫瀝、水口、以及鎮隆、惠州多有學子慕名來求學,歷屆畢業生多被聘為教師,良中成為惠陽地區的文化搖籃,良井人更是盛行“崇文重教之風”。從此良井有“文化之鄉”之美譽。良中也曾是革命的搖籃。當日寇入侵,國土淪喪,民族危亡時刻,良中學子楊慶(原惠陽地區宣傳部長)、楊浩(原東江地區公路處長)、周應芬(原梅州軍區司令員)、周學翔(東縱老戰士)、楊彩萍(原中山大學黨委書記)、及葉企、羅晉琛等為核心,引導不少青年參加“東縱”奔赴抗日戰場。春華秋實。解放后良中學子一批批走出校門,專家、教授、業界精英遍及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