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蛋殼里出來的奶奶〉有感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是一篇關于《蛋殼里出來的奶奶》的讀后感,作者表達了對這本書的喜愛之情,以及從主人公小男孩和老奶奶身上學到的品質,如聰明、善良、勇敢等,同時表達了對書中人物的敬佩與喜愛。作文正文:
今年暑假,老師給我發了一本書,書名叫做《蛋殼里出來的奶奶》,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喜歡這本書的幽默。
書里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從蛋殼出來的奶奶。這個小男孩性格開朗,會想很多好辦法,非常聰明。老奶奶是位一個長有翅膀的老奶奶,她天真,聰明,善良又很幽默。小男孩的媽媽長得非常美麗,就像一位美麗的公主。男孩的爸爸是位了不起的發明游戲的專家。但是他不經常陪自己的兒子,整天都在電腦前,發明游戲,使他的兒子很不快樂。直到他發明的游戲不是最好的那一天,他才開始陪自己的兒子。
有一次,嗡嘟奶奶為了幫助小男孩贏得風箏比賽,拿到獎品。竟然用翅膀幫助風箏飛上天,后來風箏的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嗡嘟奶奶也不見了,只留下了一雙小紅鞋子。我要向小男孩學習,學習特的聰明,會動腦筋,會想辦法。也要向嗡嘟奶奶學習,學習她的善良,天真,勇敢。我愛這本書,也愛書里的小男孩。
詳細點評:
1. 優點 · 主題明確:清晰地表達了對《蛋殼里出來的奶奶》這本書的喜愛以及對書中人物品質的贊賞與學習態度,讓讀者能快速了解文章主旨。 · 情感真摯: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書的喜愛和對書中人物的情感,如“非常喜歡”“要向……學習”“愛這本書”等表述,使讀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實感。 · 內容具體:簡要介紹了書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點,包括小男孩的性格、老奶奶的形象和能力,以及小男孩父母的情況,使讀者對書中人物有初步的認識。 2. 不足 · 內容簡略:對書的內容介紹過于簡單,只是提及了主要人物和一些大致情節,沒有展開描述具體的故事情節,難以讓未讀過這本書的讀者全面了解其魅力。 · 缺乏細節描寫:在描述人物時,缺乏具體的細節描寫,如對老奶奶翅膀的樣子、小男孩想贏風箏比賽時的神態動作等,使人物形象不夠生動鮮活。 · 語言較平淡:整體語言較為平實、簡單,多為平鋪直敘地講述,缺乏文采和感染力,例如在表達喜歡和學習人物品質時,用詞較為單一。 3. 具體建議 · 豐富內容:詳細講述一兩個書中的精彩情節,比如嗡嘟奶奶用翅膀幫風箏飛上天以及風箏飛走后尋找的過程,這樣能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故事的發展和人物的表現,增強文章的吸引力。 · 增加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時加入更多細節,比如描寫小男孩思考辦法時的皺眉、眼神等表情,以及老奶奶天真的笑容、善良的舉動等細節,使人物躍然紙上。 · 提升語言表達:運用一些修辭手法或優美的詞匯來潤色語句。例如,形容老奶奶的翅膀可以是“輕盈透明的翅膀,仿佛閃爍著微光的羽翼”,描述小男孩的聰明可以表述為“小男孩那靈動的智慧如同繁星在夜空中閃耀,總能想出奇妙的好辦法”。這樣可以提升文章的文采,更好地傳達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