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旅:一位絕癥少年的13000公里感恩之路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在《小學生必讀感恩故事》一書中,《一萬三千公里的感恩之旅》講述了身患絕癥的黃舸,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騎著一輛舊三輪摩托車,與父親一起踏上感恩之旅的故事。他們跨越13000多公里,走訪82個城市,向30多位曾經幫助過他的恩人表達謝意。黃舸的堅強與感恩之心,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讀者。作文正文:
寒假里,我看了《小學生必讀感恩故事》這本書。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一萬三千公里的感恩之旅》,它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故事的主角叫黃舸,在他7歲那年,被查出得了一種絕癥,醫生告訴他他活不過18歲。但是黃舸并沒有絕望,相反的他還去安慰焦急的親人。在他被查出得了病的那些年里,很多好心人幫助過他,他都默默的記在心里。當他16歲時,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他希望能對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說聲“謝謝”。為了完成他的心愿,他的爸爸騎著一輛舊三輪摩托車,帶著他尋訪那些恩人。他們走過了82個城市向30多位恩人道謝。黃舸在父親的幫助下對著每一個恩人鞠了一躬,并獻上自己采來的鮮花,總行程13000多公里。
讀完這個故事,我很感動。黃舸的自強不息以及他感恩的心,深深地打動了我。以后我也要成為一個像他一樣懂得感恩和堅強的人。
詳細點評:
1. 優點 主題鮮明,情感真摯 文章以“感恩”和“堅強”為主題,通過黃舸的真實故事,深刻地傳達了感恩和自強不息的精神。作者在敘述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黃舸的內心世界和堅定信念。例如,文中提到“黃舸并沒有絕望,相反的他還去安慰焦急的親人”,這一句展現了黃舸的堅強和樂觀。 · 細節描寫生動 文章通過具體的數字和細節,如“13000多公里”、“82個城市”、“30多位恩人”,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這些細節不僅讓讀者對黃舸的感恩之旅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也使故事更加生動感人。例如,“他希望能對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說聲‘謝謝’”這一句,簡潔而有力地表達了黃舸的感恩之心。 · 情感表達自然 作者在敘述中自然地流露出對黃舸的敬佩和感動。例如,“讀完這個故事,我很感動。黃舸的自強不息以及他感恩的心,深深地打動了我”這一句,作者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感受,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 · 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文章開頭引出故事主題,中間詳細敘述黃舸的感恩之旅,結尾總結并表達自己的感悟,結構清晰,層次分明。例如,文章開頭提到“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一萬三千公里的感恩之旅》”,直接點明主題;中間詳細描述了黃舸的感恩之旅;結尾總結并表達了自己的感悟。 2. 不足與建議 缺乏對黃舸內心世界的深入描寫 雖然文章通過一些細節展現了黃舸的堅強和感恩之心,但對他的內心世界描寫不夠深入。例如,可以增加一些黃舸在旅途中面對困難時的心理活動,或者他對生命的思考,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例如,可以加入一些黃舸在旅途中對生命的感悟,或者他對未來的憧憬,使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 語言表達可以更加豐富 文章的語言表達較為平實,可以嘗試使用一些更加生動的詞匯和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加富有感染力。例如,可以使用一些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或者使用一些更加富有表現力的詞匯,使文章更加生動。例如,“黃舸的堅強與感恩之心,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讀者”可以改為“黃舸的堅強與感恩之心,如同一股暖流,深深觸動了每一位讀者的心靈”。 · 可以增加一些背景信息 文章對黃舸的背景信息介紹較少,可以增加一些關于他病情的描述,或者他家庭情況的介紹,使故事更加完整。例如,可以介紹一些黃舸的日常生活,或者他與家人的關系,使讀者更全面地了解他的生活狀態。 具體建議 1.增加內心描寫 在敘述黃舸的感恩之旅時,可以加入一些他對生命的思考,或者他對未來的憧憬。例如: · “在旅途中,黃舸常常望著窗外的風景,思考著生命的意義。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但他依然選擇堅強地面對每一天。” · “黃舸常常對父親說,他希望自己離開后,家人能夠好好生活。他希望自己的感恩之旅能夠給更多人帶來溫暖和希望。” 2.使用修辭手法 在描述黃舸的感恩之旅時,可以嘗試使用一些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例如: · “黃舸的感恩之旅,就像一條溫暖的河流,流淌過82個城市,滋潤著每一個恩人的心田。” · “那輛舊三輪摩托車,載著黃舸的感恩之心,駛過千山萬水,傳遞著愛的力量。” 3.豐富背景信息 在文章開頭,可以增加一些關于黃舸病情的描述,或者他家庭情況的介紹。例如: · “黃舸在7歲那年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的絕癥,醫生告訴他,他的生命可能只剩下短短幾年。” · “黃舸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始終沒有放棄對他的治療。他們用愛和堅持,陪伴著黃舸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