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嘗試:空中纜繩的挑戰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我們玩了一個叫“體能樂園”的游戲,里面有好多小游戲,有:“蜻蜓點水”“走獨木”等。這段導語通過簡單的場景和游戲名稱描述,引入了文章的主要事件,為下文關于“空中纜繩”嘗試的情節做了鋪墊,使讀者明白故事發生的地點和背景,自然流暢地引出后續內容。作文正文:
今天下午,我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我們玩了一個叫“體能樂園”的游戲,里面有好多小游戲,有:“蜻蜓點水”“走獨木”等。
我在里面玩得十分開心,突然媽媽說:“你玩一玩空中纜繩吧!”可我一看繩子那么高,心里十分害怕,媽媽說:“不要怕,下面不是有網嗎?”我說:“萬一網斷了怎么辦?”媽媽說:“那也沒事,我在底下接著你,你看,不是有很多人都在玩,也不是沒事嗎?”我說:“他們是他們,我是我,我和他們不一樣,他們不害怕,但是我害怕。”最后媽媽說:“我相信你,你一定行的。”我說:“你看見了沒有,那個小朋友都被嚇哭了。”媽媽有點生氣的說:“你不玩,那就回家去吧!”我只好不情愿的上去了,我站在石頭上,抓緊木頭棒,閉上眼睛,心里默默的數著:“一、二、三,松開。”我猛然一蕩,我就蕩了出去,風在我耳邊呼呼的吹著,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去了,突然我手一滑摔了下去,身子好像碰到了什么東西,停止了下降,我睜開眼一看,原來是網把我拖住了,我長長地吸了一口氣,那顆懸著的心也放下了。我心想:這一次不是離成功只差一點點了嗎?于是我再試了一次,結果成功了。
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挑戰自己,戰勝自己。這真是一場勇敢的嘗試。
詳細點評:
(一)優點 1. 情節豐富且真實:文章詳細敘述了在公園體能樂園玩空中纜繩的經歷,從最初的害怕、在媽媽的鼓勵下不情愿嘗試,到第一次失敗被網攔住后的調整心態再次嘗試并成功,情節曲折,富有波瀾。這種真實的心理和行為描寫能讓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個情境中,感受到主人公內心的掙扎與成長。 2. 人物對話生動:通過媽媽和“我”之間的對話,如“你玩一玩空中纜繩吧!”“萬一網斷了怎么辦?”等,生動地展現了兩人的性格特點。媽媽的鼓勵與引導,“我”的害怕與猶豫,都通過對話清晰地表現出來,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鮮活,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3. 主題明確且積極:文章結尾總結“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挑戰自己,戰勝自己。這真是一場勇敢的嘗試。”明確了主題,傳達出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讓讀者明白面對困難和恐懼時要勇于嘗試和挑戰,才能獲得成長,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4. 細節描寫細膩:在描寫玩空中纜繩的過程中,對動作和心理的描寫較為細致,如“站在石頭上,抓緊木頭棒,閉上眼睛,心里默默的數著:‘一、二、三,松開。’我猛然一蕩,我就蕩了出去,風在我耳邊呼呼的吹著,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去了”,這些細節使讀者能更好地感受到當時的緊張氛圍和主人公的心理狀態。 (二)不足 1. 語言稍顯平淡:整體語言表述較為平實,部分語句缺乏文采。例如“我只好不情愿的上去了”這樣的表達比較口語化,可以改為“我萬般無奈,只得硬著頭皮上了去”,使語言更具文學性。 2. 環境描寫欠缺:文章中對公園體能樂園的環境描寫較少,除了提到游戲名稱外,沒有對周圍的景色、氛圍等進行刻畫,使故事背景顯得有些單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環境描寫,如“公園里綠樹成蔭,體能樂園中的設施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周圍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以增強文章的畫面感和感染力。 3. 心理描寫深度不夠:雖然有對害怕心理的描寫,但在展現內心變化過程中,還可以更深入。比如在第一次失敗后,除了“長長地吸了一口氣,那顆懸著的心也放下了”,可以進一步描寫內心的觸動和思考,以及這種經歷如何具體地促使自己有了再次嘗試的勇氣,使心理變化過程更加細膩和富有邏輯性。 建議 1. 提升語言質量:多運用一些優美的詞匯、成語或修辭手法來潤色語句。例如,形容心情緊張可以用“心提到了嗓子眼,仿佛要蹦出來”;描寫動作時可以用“小心翼翼地踏上石頭,如同抓著救命稻草般緊緊攥住木頭棒”等,讓文章的語言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2. 補充環境描寫:在文章開頭或中間適當加入環境描寫,如公園的景色、體能樂園的布局、其他孩子玩耍的場景等,使故事發生的場景更加豐富和生動,為讀者營造出更好的閱讀氛圍,增強文章的整體美感。 3. 深化心理描寫:在描述心理變化時,更加深入挖掘內心的情感和思考。比如在第一次失敗后,可以寫“我摔下去被網攔住的那一刻,心中既有劫后余生的慶幸,又有對自己膽怯的懊惱,腦海中回蕩著媽媽鼓勵的話語,讓我不禁反思自己的退縮,也正是這份反思成了我再次嘗試的動力”,這樣能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成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