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勇敢的嘗試
來源:網絡作者:格子
提要:
那是一個星期日的夜晚,母親打來電話,問我:“你一個人在家害怕嗎?”那時,我才六歲,我支支吾吾地對母親說:“我……不,不怕……”母親頓了一下,說:“媽過十分鐘就來。”顯然,母親已知道了我內心的感受。這段開篇通過對話和簡單的場景描寫,自然地引出了文章的核心事件——主人公獨自在家面對恐懼并最終克服的經歷,為下文情節發展做鋪墊,同時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繼續閱讀以了解后續情況。作文正文:
嘗試”也就是試一試,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實踐活動。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然而,不管怎樣,它都會使你有所發現,有所感悟。
那是一個星期日的'夜晚,母親打來電話,問我:“你一個人在家害怕嗎?”那時,我才六歲,我支支吾吾地對母親說:“我……不,不怕……”母親頓了一下,說:“媽過十分鐘就來。”顯然,母親已知道了我內心的感受。
在那十分鐘里,我突然聽到地板“嘎吱”的聲音,我緊張地回頭一看,身后又毫無動靜。我剛把頭轉回去,又傳來了一陣“嘎吱”聲,我又轉頭一看,又沒了剛才“嘎吱”響的聲音。我剛準備再把頭轉回去,又出現了“嘎吱”聲,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樓上有人踩地板。
這時,母親回來了。而那十分鐘對于我來說,我不僅僅度過了十分鐘而已,而是幾小時抑或是幾年。母親又問我:“害怕嗎?”這次,我坦然答道“不怕了。”母親突然仰面放聲大笑,或許,母親是要……
從那以后,母親似乎變了一個人。我也敢一個人待在家里了。母親一有事,就會對我說:“媽今天有事,你就一個人待在家里好了。行嗎?”而對于這個問題,我總是胸有成竹地回答:“媽,沒事,不用您擔心。我一個人在家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那是一次勇敢的嘗試。
詳細點評:
(一)優點
1. 情節設置巧妙:文章以“我”獨自在家的經歷為線索,從接到母親電話時的害怕,到聽到“嘎吱”聲后的恐懼加劇,再到發現聲音來源后的釋然,最后因這次經歷而變得勇敢,情節起伏,富有波折,能夠緊緊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2. 細節描寫生動:如對“嘎吱”聲的多次描寫,“我突然聽到地板‘嘎吱’的聲音,我緊張地回頭一看,身后又毫無動靜。我剛把頭轉回去,又傳來了一陣‘嘎吱’聲,我又轉頭一看,又沒了剛才‘嘎吱’響的聲音。我剛準備再把頭轉回去,又出現了‘嘎吱’聲”,通過“突然”“緊張地”“又”等詞,細膩地刻畫了“我”當時的心理狀態和聲音出現的節奏,增強了文章的緊張感和真實感,讓讀者更能體會到“我”的恐懼。
3. 人物形象鮮明:通過對母親的語言描寫以及“我”與母親的互動,如母親在電話中詢問“你一個人在家害怕嗎”以及后來問“害怕嗎”,還有“我”從支支吾吾到坦然回答的轉變,生動地展現了母親的細心和“我”的成長變化,使人物躍然紙上。
4. 主題深刻:文章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簡單的獨自在家的故事,更通過這次經歷傳達出勇敢面對恐懼、嘗試克服困難后會獲得成長的主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啟發性,能讓讀者產生情感共鳴,聯想到自己在生活中類似的經歷和成長。
(二)不足
1. 語言表達稍顯稚嫩:部分語句較為口語化,例如“我支支吾吾地對母親說:‘我……不,不怕……’”,雖然符合兒童的身份特點,但從文學性角度來看,表述不夠精煉。可以改為“我吞吞吐吐地回應母親:‘我……不,不怕……’”,使表達更具文采。
2. 環境描寫欠缺:文章主要聚焦于人物的心理和對話,對周圍環境的描寫較少。如果能適當增加一些環境描寫,如夜晚的黑暗、寂靜的氛圍等,將更有助于烘托出“我”的恐懼心理,增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例如在開頭可以加上“夜幕籠罩著房間,四周一片漆黑,靜謐得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就在這時,母親打來電話……”這樣的環境描寫,使讀者更好地進入情境。
3. 結尾可深化主題:結尾處母親仰面放聲大笑后文章戛然而止,略顯倉促。可以在結尾處進一步深化主題,比如寫母親笑著對我說“‘孩子,你看,很多害怕都是我們自己想象出來的,勇敢地去面對,就會發現其實沒什么可怕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中卻記住了母親的話,也明白了勇敢嘗試的重要性。”這樣能使文章的主題更加明確和深刻,給讀者留下更完整的印象。
建議
1. 優化語言表達:多運用一些成語、俗語或優美的詞匯來替換口語化的表述,提升文章的文采。例如,用“忐忑不安”代替“支支吾吾”,用“毛骨悚然”形容聽到“嘎吱”聲時的感受等。同時,注意語句的通順性和連貫性,避免出現表意不明或邏輯混亂的情況。
2. 豐富環境描寫:在文章中適當穿插環境描寫,通過對環境的刻畫來襯托人物的心情和推動情節發展。比如在描述“我”獨自在家時,可以寫“房間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黑暗,家具的輪廓在昏暗中若隱若現,仿佛隱藏著無數未知的恐懼,只有那閃爍的燈光給我一絲慰藉。”這樣的環境描寫能夠讓讀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我”所處的情境,增強故事的感染力。
3. 完善結尾內容:在結尾處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或心理描寫等方式,進一步升華主題,使文章的內涵更加豐富。除了上述示例中的寫法外,還可以寫“我看著母親燦爛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一刻,我懂得了,生活中的許多恐懼都需要我們勇敢地去面對,去嘗試克服,就像這次獨自在家的經歷一樣,每一次的嘗試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這樣的結尾既呼應了開頭,又深化了主題,使文章結構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