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私立財經類大學
聯系電話:0371-62436138
學校官網:https://www.shengda.edu.cn/
學校地址:河南鄭州中原林山寨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簡介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是1993年由豫籍臺灣教育家王廣亞博士出資與鄭州大學合作創辦的本科高校,2011年4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成為一所獨立設置的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工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民辦普通本科學校,現有45個本科專業、24個專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3萬余人,其中本科生2.6萬多人。
學校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公益性、非營利性辦學,堅持應用型辦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19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被專家稱為“一所有文化、有靈魂、有特色的高校”,2021年獲批河南省“碩士學位重點立項培育單位”,榮獲“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平安校園”“河南省優秀民辦學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第三屆‘大美學工’十佳先進單位”“河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示范基地”“河南省現代學校制度建設試點單位”“河南省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實訓示范基地”“全國全民閱讀示范基地”等稱號。
需求導向,優化學科專業。堅持專業建設與學科、課程、實驗室建設相結合,品牌與特色相結合,省級和校級相結合的原則,著力優化專業結構,打造特色優勢專業,校企合作共建產業學院,促進學校專業建設高質量發展。目前,學校共有省級重點學科5個,一流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22個(含專業建設資助項目),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5個。學校建成京東云鄉村振興電商產業學院,騰訊云數智產業學院,用友新道智能會計產業學院,3Q童商產業學院,本相茶文化學院,圓通科學工學院等6個產業學院。
服務師生,建設一流條件。學校遵循“五好辦學原則”,堅持“最好資源服務師生”,加強辦學條件建設,為師生打造一流的學習與生活條件。現有龍湖和登封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200余畝,建筑面積近6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2億元;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實訓示范基地”1個,實驗實訓教學中心17個,擁有河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河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270萬余冊,電子圖書99萬多種;擁有高速、安全、穩定、有線無線一體化的網絡環境,建成了集成度高的智慧化服務平臺,是“河南省高等學校數字化校園示范工程項目建設單位”。
人才強校,打造一流隊伍。學校始終將教師作為第一資源,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實施“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學科專業帶頭人、青年教師和“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培養,設立“淑芳師德獎”,專門用于獎勵優秀教師。現有教師2000余人,自有教師占66.7%,高級職稱教師占45%;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84%;“雙師型”教師占33%。其中獲國家級優秀教師、教育部全國師德標兵、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高層次人才、河南省模范教師、河南省文明教師、河南省教學標兵、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教育廳骨干教師、河南省教育系統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教育廳優秀管理人才等稱號95人。9個教研室獲評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
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建校伊始,創辦人王廣亞就提出“倫理、創新、品質、績效”辦學理念,“愛國愛校、寧靜好學、禮讓整潔”升達精神,“勤儉樸實、自力更生”校訓,“三心、三嚴、三特色”的“三三三制”辦學要點,要求師生具有吃苦吃虧吃氣的“三吃”精神。學校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化愛國教育、勞動教育、倫理教育“三大教育”,持續實施秩序禮儀、文明宿舍、學生整潔“三大競賽”,著力強化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三方育人”,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體系,厚植學生家國情懷、陶冶思想品德、滋養良好習慣、提升綜合素質,培養擔當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質量立校,強化內涵建設。學校始終堅持教學中心地位,重視教學研究與改革,堅持以推進內涵式發展為目標,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核心,以教學團隊、課程教材、教學方式、實踐教學、教學管理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和關鍵要素為重點,著力優化人才培養過程,致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建設了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河南省一流課程23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1門、本科教育線上教學優秀課程6門、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樣板課程2門,河南省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16項,其中3項榮獲河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學生在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勵672項,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獲批國家級立項13項,已有373名學生獲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證,81名學生考取國家二級建造師,300多名學生考取注冊會計師。
科研強校,服務社會發展。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民辦本科大學為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學科專業建設為主線,以審核評估建設為契機,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化產教融合和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服務社會能力和現代大學治理水平。近三年來,我校獲批立項的科研項目數量持續提升,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項,省級課題70余項,廳級1200余項,校級課題1000余項,橫向課題100余項。獲批注冊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單位。獲得省廳級獎勵400余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00余篇。出版著作70余部,獲得各類專利70余項。學校榮獲“河南省高校實施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先進單位”“河南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社科普及先進單位”“河南省社科聯優秀調研單位”,2021年被教育廳授予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培育單位。
開放辦學,推進對外交流。開放辦學,推進對外交流。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英國、愛爾蘭、德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40多所高校及臺灣地區6所高校建立校際合作關系,積極拓展聯合培養、交換生、短期訪學、暑期研學、國際競賽等各類項目,不斷豐富學生海外訪學經歷。與菲律賓、馬來西亞高校合作的聯合培養博士項目,與英美韓菲德俄等國家高校開展的專升本、專升碩、碩士聯合培養、碩博連讀項目,與愛爾蘭唐道克理工學院開展中外合作辦學教育項目拓寬了師生留學渠道,提升了學校國際化水平。學校注重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多次舉辦國貿金融實踐教學研討會等兩岸學術會議,組織“孔子行腳”“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行”等兩岸大學生交流活動,被譽為“豫臺交流的典范”。
學校始終堅持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宗旨,重視創新精神和創業就業能力培養,初次就業去向落實率超河南省高校平均10個百分點,畢業生就業質量穩步提升,校譽日隆,2021年本科新生報到率達98%。學校已為社會輸送了10萬余名畢業生,培養出一大批學有所成、干有所成、創有所成的優秀人才,他們分布在全國各行各業,受到用人單位普遍好評,先后涌現出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接見的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室高級協調官李新艷、王杰班戰士王楠,受到李克強總理接見的企業家康葉茂,為勇救落水學生而壯烈犧牲的“河南省十大教育新聞人物”的特崗教師馮協(被民政部追認為烈士)、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建設投資公司董事長沈立、北京大學教授李芳等優秀校友。
壯志滿懷開新局,砥礪奮進“十四五”。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改革創新,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大學治理能力,推動學校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教師成長、學生成才、家長滿意、社會好評的高水平應用型民辦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