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

公辦綜合類大學
聯系電話:0758 - 6179171 和 6179117
學校官網:https://www.gdbtu.edu.cn/
學校地址:廣東肇慶端州城東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簡介
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是2018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的全國首批職業本科院校,2019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前身為1996年創建的肇慶工商職業技術學校,2022年經廣東省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23年經廣東省教育廳批準具備招收留學生資格。
學校位于粵港澳大灣區腹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肇慶市,現有星湖和大旺兩個校區,星湖校區毗鄰肇慶七星巖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大旺校區位于肇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校園占地面積2212.93畝。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2800余人(含留學生),教職工1300余人。設置智能制造與汽車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財經政法學院、商學院等18個教學單位。校園建筑風格中西合璧、優美典雅、錯落有致、氣勢恢宏,被譽為全國最美民辦大學之一,建有全國最美圖書館之一,館藏資源豐富,是師生讀書治學的理想之地。建有達到國際標準的跳水游泳館、網球館,承接過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東京奧運會蹦床項目選拔賽、全國游泳爭霸賽等高規格賽事。
探索職業本科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校積極構建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育人體系,對標行業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深化專業改革,構建“兩平臺、三模塊”數智貫通的結構化課程體系,實現數智化賦能學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育訓并重的協同育人機制,與華為公司、京東、風華高科、小鵬汽車等行業頭部企業開展校企深度合作,建有“粵嵌產業學院”等14個產業學院,推行教師“雙師型”和學生“雙證書”制,不斷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搭建大學生創業教學、創業培訓、創業孵化三級平臺,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2017年和2019年學校分別榮獲廣東省職業教育類教學成果二等獎。
專業(群)建設特色鮮明。經過多年建設,學校形成工、管雙輪驅動,工、管、經、文、藝、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群)發展格局,設置有30個職業本科專業、44個高職專科專業,建有工商企業管理、機器人技術、軟件工程技術、數字媒體藝術、建設工程管理5個專業群,建成智能制造與汽車工程、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現代商貿、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20大實驗實訓中心,各類實驗實訓室258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90多個。現有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平臺1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基地1個,市級特色專業1個。
師資隊伍綜合素質優良。現有專任教師1141人,其中具有正高職稱教師108人、副高職稱教師260人、中級職稱教師227人,博士學位教師97人、碩士學位教師673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專任教師人數的50.13%。同時學校還聘請一大批來自行業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引育一批包括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全國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省級教學名師、教授、博士在內的高層次人才,以及具有行業企業經驗和背景的技能型高級人才。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構建涵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大學科技園、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省級決策咨詢基地、省級博士工作站、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及省級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的多元化科研與創新平臺體系。現有廣東省普通高校科研創新團隊2個,省級人文社科普及基地5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近三年,榮獲市廳級以上科研獎項36項,獲批立項市廳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316項(含省部級、市廳級重點項目42項),完成橫向項目97項。有5篇咨詢報告被省部級政府部門采納,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86篇,其中北大核心以上論文97篇;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49部;獲批國家專利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76件,其中發明專利9件。
建校28年來,學校堅定不移地堅守職業本科教育屬性,堅持立足肇慶、服務灣區,面向廣東、輻射全國的服務定位,堅持“海納百川、堅韌執著”辦學精神,篤行“重知識、更重能力、尤重品德”校訓,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高層次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校先后被教育部、廣東省教育廳等單位頒授“國家老年大學共建單位”“全國急救教育試點院校”“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課程思政示范院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節水型高校”“廣東省大學生征兵先進單位”“廣東省十佳民辦高校”“人民滿意的民辦大學”等諸多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