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公辦理工類大學專科
聯系電話:0476-5899195
學校官網:http://www.cfgy.cn/
學校地址:內蒙古赤峰紅山西屯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建校,是由赤峰市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自治區“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全國高校美育工作先進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先進單位,3次獲批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以舉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同時開展中等職業教育、技工教育、成人繼續教育、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2014年5月22日,李克強總理到學校考察,2014年5月30日,在赤峰市政府支持下,學校牽頭成立了赤峰工業職業教育集團,實行集團化辦學。同年6月掛牌成立內蒙古民族工業技師學院。
五江匯流,歷史悠久
學校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昭烏達盟農牧機械化學校;1988年,更名為內蒙古紡織工業學校;2004至2005年,赤峰糧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赤峰財經學校、赤峰民族技工學校、赤峰黃金技工學校相繼并入;2011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在內蒙古紡織工業學校的基礎上組建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高等專科學校。建校60多年來,秉承“德藝雙修,精益求精”的校訓,始終堅持“工科特色,綜合發展”的辦學定位,以“強德育、厚基礎、精技能”為育人理念,致力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形成了根底深厚、延綿相續的優良辦學傳統。
地利人和,景致怡人
學校坐落于風景俊秀的紅山文化發祥地、歷史文化名城赤峰市,東接遼沈,南依京畿,地理位置優越。占地面積503畝,校舍建筑面積12.3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6505人。學校現有固定資產總值2.48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355余萬元,建有大型實習實訓車間13個、實驗室59個、校外實訓基地40多個,實訓教學面積約3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藏書28萬冊,電子圖書17萬冊,職業教育視頻資源近千集。學校是赤峰市“花園單位”,校園景致肅穆幽雅,花木繁榮,環境宜人。建有綜合教學樓、實訓樓、圖書館、綜合體育館及標準草坪運動場等功能齊全的配套設施。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475人,其中專任教師327人,教授26人,副教授及高級講師18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02人,“雙師型”及一體化教師220人。學校擁有數控應用技術等4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名國家級技能大師,1名自治區級技能大師,1名自治區“草原英才”;2名自治區級專業帶頭人,13名市級專業帶頭人;4名自治區級教學名師;1名自治區級教學能手;4名自治區級教壇新秀;12名市級教學能手。1名教師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個人。
工科特色,綜合發展
學校緊緊圍繞自治區和赤峰市重點產業布局,調整專業設置,強化工科專業特色,強化品牌專業建設,設置26個高職專業,涵蓋智能制造、財經商貿、食藥化工、工業服務、信息技術、藝術創意等 6 個專業大類,著力為赤峰市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機電一體化專業群:包括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專業,其中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數控技術是自治區骨干專業,擁有自治區一流實訓條件和師資力量,為自治區乃至全國培養了大批現代制造技能人才。
財經商貿專業群:包括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師資力量具有明顯優勢,社會知名度較高,著力為大中小企業培養財務管理、經營管理、行政管理和網絡營銷人才。
信息技術專業群:包括軟件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專業,學校從京津等地區引進一批高水平“雙師型”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該專業群緊密對接赤峰市信息技術行業,立足赤峰數字創意這個新興產業,培養信息技術應用人才,助力赤峰數字經濟發展。
工業服務專業群:包括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熱能動力工程等專業,服務于汽車維修保養、特種設備維護、電廠運行與檢修等行業,獨辟蹊徑,著力打造工業服務技術人才。
食藥化工專業群:包括藥學、制藥技術、食品生物技術、分析檢驗技術等專業,主動對接赤峰食藥化工企業,培養藥品、食品生產、檢驗、營銷等技術人才,成為赤峰市食藥行業最重要的人才支撐來源。
藝術創意專業群:包括建筑裝飾工程技術、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針對赤峰建筑工程、室內設計、文化創意等產業培養實用設計人才,提升相應行業品質,促進地區文化產業發展。
踔厲奮發,成果豐碩
近五年,師生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500多項。先后被評為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優秀競賽基地、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2017年,成功舉辦赤峰市首屆工業品博覽會;2018年,承辦2018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智能制造及3D打印造型技術兩個賽項的中國區決賽。近三年承辦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自治區選拔賽、自治區首屆職業技能大賽等重要賽事活動。建成校內實訓基地為主體,校內實驗室、實訓車間相互配套并向校外實訓基地延伸的實踐教學體系。目前已建成“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1個,擁有數控車銑、五軸加工、工業機器人、3D打印、汽車檢修、化工檢驗等實驗實訓室109個,建立中普安信等校企共建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5個。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學校正積極籌建公共實訓基地,基地建成后,將輻射蒙東,面向全區,為自治區產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產教融合,服務地方
學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大力推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與設備先進、技術領先的企業深度合作,著力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2014年學校牽頭成立職教集團,目前成員單位已達217家。學校依托職教集團平臺,引企入校、引校入企,采取“技能 學歷 多證書”的培養模式,與多家企業合作建立“新型學徒制試點班”,“校企合作訂單班”。
作為一所工科為主的高等職業學校,學校立足本地,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優勢,在技能培訓鑒定、科研創新、技術服務等領域發揮社會服務職能。學校是全國機械行業能力鑒定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增材制造(3D)打印造型師培訓鑒定培訓基地、全國機械行業3D打印培訓(鑒定)中心、國家安全生產資格考試點、赤峰市就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赤峰市創業培訓定點機構、赤峰市技師定點培訓機構,開展各類職業資格鑒定、認證考試,與企業、科研院所聯合開展科研攻關,為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在崗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考評員培訓。
立足職教,特色育人
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三全育人”新格局。以“強德育、厚基礎、精技能”育人理念為引領,以培養信念堅定、身心健康、品德優良、技藝精湛的人才為目標,高位謀劃,提出全面覆蓋、層級遞進、相互依撐的“六大校園”特色育人工程,全面統籌,整合資源,匯聚合力,打造“平安校園”、“健康校園”、“秩序校園”、“衛生校園”、“求知校園”、“修身校園”。
砥礪深耕,桃李似錦
60年來,學校累計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畢業生。學生就業率多年來均在98%以上,專業對口率85%以上。他們中走出來一大批優秀工程技術人才和企業管理者,并以突出的業績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面向未來,學校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根赤峰,服務地方,為地區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技術引領。向著特色鮮明,品牌優質,競爭力充分的高水平院校奮斗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