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id="ikix6"></tt>
  • <video id="ikix6"></video>
    1.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公辦民族類大學985

      聯系電話:0471-6585520

      學校官網:http://www.imnc.edu.cn/

      學校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新城海拉爾東路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簡介

      【歷史沿革】呼和浩特民族學院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直屬高校,自治區重點建設院校,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學校在烏蘭夫同志的關懷支持下于1953年建立,前身是內蒙古蒙文專科學校和內蒙古民族師范學校,2000年合并組建了內蒙古民族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呼和浩特民族學院。2013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20年被列入自治區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規劃建設。2023年成為自治區“十四五”時期應用型轉型高校,自治區人員總量控制試點高校。

      作為內蒙古創辦最早的一所民族院校,學校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為學校人才培養的生命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作為學校發展最鮮亮的底色。在70年的辦學進程中,培養了4萬余名畢業生,他們扎根內蒙古大地,成為邊疆地區“回得去、留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的優秀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等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學校先后10次榮獲國家和自治區兩級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光榮稱號。目前,學校校舍面積265981平方米,紙質圖書107.46萬冊,電子圖書120.27萬冊,固定資產總值6.61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2.37億元。

      【人才培養】學校設有17個二級學院,有教育學、數學2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翻譯)2個國家民委重點建設學科。現開設42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涵蓋教育學、理學、工學、法學、文學、藝術學、經濟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現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學前教育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小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水質科學與技術、新聞學、翻譯等9個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14門自治區級一流課程、7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10門自治區在線開放課程。有2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3個教學實驗室、157個校外教學實習實訓基地、73個校外教育見習基地、1個勞動教育基地、7個校企合作基地,曾獲“自治區高校教學質量與改革工程建設先進集體”。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9915人,其中本科生9191人、專科生724人,師范生占本科在校生的43.56%。畢業生中涌現出了“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基層教師娜仁圖雅;《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曲作者阿拉騰奧勒等一批杰出校友。近五年,與內蒙古師范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30余人,積累了較豐富的研究生培養經驗。

      【師資隊伍】全校現有教職工690人,其中專任教師517人(博士占25.15%、碩士及以上占85.30%,副高及以上職稱占40.04%)。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自治區“草原英才”產業創新人才團隊3個,自治區教學團隊8個,自治區高校創新培育團隊1個。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5人,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5人,自治區“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321人才工程”人選12人,“四個一批”人才1人,自治區青年創新人才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5人,自治區教學名師8人,教壇新秀7人,自治區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領軍人才3人和骨干人才2人。有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委員1人。聘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近5年,教師榮獲自治區自然科學二等獎、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民委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36項。

      【科學研究】學校現有“可信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院士專家工作站。有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重點研究基地、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少數民族語言中心蒙古語文研究基地等國家部委科研平臺7個;自治區四部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自治區科研平臺6個,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共建新時代內蒙古三少民族語言文化研究中心。近五年,新增各級各類科研立項581項,科研經費達到1.5億元(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發表論文1078篇,出版著作125部,獲得國家專利授權38項。學報《蒙古學研究》是綜合性學術期刊,曾獲得《全國民族地區民族文字版優秀學報》《北方優秀期刊》《首屆內蒙古出版獎》,在蒙古學領域有較高聲譽。

      【社會服務】學校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謀篇布局,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在環境保護、鄉村振興、數字生態等方面助推五大任務見行見效。在錫林郭勒盟寶紹岱蘇木及烏蘭察布市化德縣昔尼烏素村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土壤環境檢測,種植沙柳300多畝,推動當地生態環境改善;加強“產學研”合作,在沙地野生蔬菜開發、農業牧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向與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農科院以及農業企業合作,取得系列成果;成立鄉村振興服務團隊,為通遼市庫倫旗先進蘇木農戶提供合理化植物種植方案、土壤環境改善恢復策略和實施垃圾處理新模式;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自治區唯一一家“華為云學院鯤鵬中心”,為自治區電子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數字經濟產業提供自主可控技術應用型人才支撐。學校積極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組建3批共170名師生支教團,幫扶興安盟有關學校,在全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達標校評估中,學校被評為“優秀”等級。近五年,學校立項橫向科研項目55項,立項經費3442.1萬元。完成多項國家民委重點委托項目、自治區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多篇咨詢報告被國家民委、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基層政府采納。研究制定了《信息處理用傳統蒙古文排序》《信息處理用蒙古文詞語標記》等國家標準。

      【校園文化】學校秉承“崇正、尚智、務本、傳承”的校訓,創新實施“三貫通五參與十融入”思政工作體系和“23456”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程,努力使每一名師生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播種者和推動者。近三年連續榮獲國家、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新城區四級民族團結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學校全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系列品牌活動。校園足球、校園那達慕是內蒙古自治區校園文化精品項目,學生男子足球隊獲得7次自治區冠軍、蟬聯兩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校園組季軍。校園烏蘭牧騎深入基層開展多場演出,傳遞黨的聲音。學校獲評“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自治區征兵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首批平安校園”“全區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校團委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黨支部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

      【合作交流】學校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與蒙古國、白俄羅斯、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建有教育部“蒙古國研究中心”和國家民委“‘一帶一路’沿線‘漢譯學’研究中心”等2個國別區域研究中心,主辦“民俗文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民心相通”等學術會議,推進人文交流。學校與中央民族大學和東北師范大學建立對口支援關系,與南京工業大學和區內有關高校開展合作培養和交流。學校加強校企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國內7家知名企業共建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科學、數字經濟等7個新興本科專業,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學校與呼市新城區、蘇尼特左旗、烏拉特后旗、新巴爾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拓展辦學資源,推進全方位合作。

      當前,全校師生員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教育和文化的重要論述,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區域高水平應用型民族大學的辦學目標,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完成好自治區“兩件大事”提供重要人才和智力支撐,為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民院力量。

      更多呼和浩特高校

      內蒙古普通高校

      內蒙古有哪些大學?內蒙古所有大學名單一覽表

      內蒙古有哪些大學?內蒙古所有大學名單一覽表

      內蒙古區有內蒙古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赤峰學院、內蒙古財經大學、呼倫貝爾學院等。以下是具體名單一覽表,排名不分先后,希望...

      關聯導航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免费看_人妻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_国产真实乱XXXⅩ视频_一本大道香蕉综合久久

      <tt id="ikix6"></tt>
    2. <video id="ikix6"></video>
      1.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中文在线 |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2021 | 亚洲欧美日韩一级在线 | 中文字幕你懂的在线 | 五月网婷婷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