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學院

公辦綜合類大學
聯系電話:0871-65098085
學校官網:https://www.kmu.edu.cn/
學校地址:云南昆明五華華山
昆明學院簡介
昆明學院地處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市經開區),總占地面積2439.18畝,是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昆明大學和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整合昆明市優質教育資源組建而成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校。
1903年,昆明學院前身——五華書院改辦為“云南高等學堂”,之后歷經云南省兩級師范學堂、云南省會師范學校、云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云南省立昆華師范學校、昆明師范學校等時期,至今已有百余年辦學歷史。1927年至193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作曲者——人民音樂家聶耳就讀于云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為昆明學院杰出校友。
學校于2008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18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同年成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1年入選云南省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被列為云南省首批應用型整體轉型試點高校;2017年成為云南省應用型示范高校,并成為云南省應用型高校聯盟首屆理事長單位;2015年獲評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并于2017年、2020年兩次復查合格;經過歷代昆院人的艱苦創業,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初具實力的綜合性應用型地方新辦本科院校。
師資隊伍與人才培養
學校傳承“聶耳精神”,遵循“修德、惟真、博識、篤行”的辦學理念,踐行“明德至善,知行利物”的校訓,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云南省首批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培養了大批“思想品德優,理論基礎實,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上手快、后勁足、能創新”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現有教職工1575人,其中專任教師112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17人,占比46.00%,其中:正高級職稱136人,占比12.10%,副高級職稱381人,占比33.90%;具有博士學位的396人,占比35.23%;具有工程、行業背景雙師雙能型教師394人,占比35%。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云嶺學者等各級各類人才共131人。
學校現有20個教學單位,65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18個專業獲批國家級和省級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其中,學前教育、物理學、酒店管理3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等15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入選專業數量在省內同類高校中處于領先。
學校面向全國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人。近三年,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獎430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108項,省部級獎322項;參加各類文體比賽項目獲獎156項,其中獲得國家級獎24項,省部級獎132項。畢業生質量受到肯定,近年來,畢業生初次落實率在同類學校中排名靠前。畢業生對母校的總體滿意度98.62%,人才培養質量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科學研究與服務社會
學校逐步增強科學研究水平,著力提升學科建設質量。近6年來,新增國家級項目71項,省部級項目314項。科研總經費達3.5億元。獲得省級科研獎勵16項,2022年省級科技三大獎取得突破,獲得一等獎1項,三等獎3項。新增論文1859篇,專利630項,專著46部。獲批云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平臺10個。“昆明市河湖生態健康評估與修復領域——張全興院士工作站”、“云南(昆明)沈衛明智能制造技術院士工作站”成為協同創新的新高地。
學校不斷強化地方高校職能,大力開展社會服務。先后推出《關于高位推動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醫療衛生與健康輻射中心的建議》《“中巴經濟走廊”安全報告》《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等一系列高質量決策咨詢報告。圓滿完成定點幫扶紅河縣、東川區、祿勸縣掛聯點脫貧攻堅任務。《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昆明學院“兒童大學”教育扶貧項目》入選全國教育扶貧典型案例,完成外交部、南京大學等委托的多項扶貧特色培訓。2020—2021年累計開展繼續教育培訓項目65312人次。附屬幼兒園成為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優質教育資源。
國際交流與對外合作
學校不斷深化交流與合作,合力構建優質育人環境。國際交流方面,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形成以“中國-上合組織青年交流中心”為平臺,面向南亞東南亞開展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格局。設立國際學院,強化留學生教育管理,面向29個國家開展多層次留學生教育,積極策劃對留學生的職業能力培訓,并獲云南省職業培訓品牌。國內合作方面,先后與南京大學、蘭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長沙師范學院等多所國內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作為國歌作曲者聶耳的母校,大力弘揚“國歌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成立聶耳音樂學院,聘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音樂教育家戴玉強先生擔任首任院長,打造“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強”的本碩一體化新型藝術類專業學院。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管委會三方合作共建全國首個招收全日制本科、碩士研究生的自貿學院。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扣國家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錨定“綜合性、應用型、特色化”辦學理念,把握“品質立校、人才強校、文化潤校、依法治校、特色興校”發展思路,突出特色促發展、提升內涵強實力、服務地方拓空間、創新機制優治理,立足昆明、服務全省、面向全國、輻射南亞東南亞,向著建設特色鮮明的綜合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目標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