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濱海學院

私立綜合類大學
聯系電話:0532-86729032
學校官網:http://www.qdbhu.edu.cn/
學校地址:山東青島市南香港中路
青島濱海學院簡介
青島濱海學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為山東省首批(兩所)民辦本科高校,2009年具備學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被確定為山東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培育建設單位,2019年與青島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21年被省教育廳遴選為山東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支持單位。學校設立文理基礎學院、大專文理基礎學院、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合作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酒店管理學院、教育學部、藝術傳媒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醫學院、財經學院等14個教學單位,開設49個本科專業、28個專科專業,涵蓋工學、醫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藝術學、教育學等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6600余人,外籍留學生100余人。辦學30年來,累計培養12萬余名畢業生。
學校秉承“以興教育才為己任,以利民報國為目的”辦學宗旨,以“培養明德、踐行、善事、創新之現代公民”為育人目標,堅持“要學做事,先學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有利于社會進步,有利于學生成才,有利于學校(教師)發展”做事準則和“嚴、精、實”做事標準。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是山東省首批民辦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設高校和山東省民辦高校優質特色發展項目支持計劃高校;被評為全國德育先進典型、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戰略研究改革試點院校、山東省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山東省文明校園、企校合作先進單位。
學校位于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占地1200余畝,投入使用總面積100余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68億元。現有圖書館4座,總面積6.1萬平方米,紙質藏書260.6萬,電子圖書140萬種,閱覽座位7200余個。有200座以上學術報告廳7個、1600座禮堂1個;建有15個實踐教學中心,11個校企一體的校內“學產研一條龍”實體和277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內含1.35萬平方米的母嬰護理實訓中心、4.3萬平方米酒店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五星級珠山大飯店)、青島市建設標準最高的精準醫學與保健研究中心、1.4萬平方米的綜合實訓基地——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為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點。校園內有綜合運動場、四季游泳館、體育館等運動場地46個;有人工湖4個,其中200米長人工河一條,系龍舟賽道;校園綠植品類近200種,花應四季,風景如畫。2020年,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占地226畝的三甲標準青島濱海學院附屬醫院已試營開診;毗鄰附屬醫院、總投資15億元,占地300余畝的大珠山校區于2021年9月正式啟用,形成學校兩校區協同發展辦學格局。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84人,其中高級職稱578人,博士、碩士學位者1433人,碩博教師占教師總數90.47%,另有外籍教師10人。有山東省優勢學科人才團隊、山東省青創人才團隊3個,校企聯合高水平應用研發團隊4個;國家級、省級名師、優秀教師12人,市級名師10人。2022年,全年共引進、聘任各類專職及行業類導師300余人,其中博士(含博士后)高層次人才144人,為學校發展帶來新動能、新活力。
學校有教育部綜合改革專業、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特色專業等省部級重點專業16個。建成山東省一流本科課程、精品課程28門,山東省在線開放課程67門,校級一流課程、精品課程(群)131門,校級在線開放課程43門,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58門。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6專業獲批“山東省民辦本科高校優勢特色專業支持計劃”。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日語、朝鮮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獲批“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另有山東省特色專業5個,山東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設工程重點專業4個,青島市重點學科專業7個。在山東省青教賽中,連續七屆獲23個一、二、三等獎。翟藝老師入圍全國青教賽,獲三等獎,并獲省教育系統“五一勞動獎章”。劉慶施老師在首屆高校教學創新大賽中,獲省賽一等獎、國賽三等獎。
據山東省人社廳2009年以來的通報,學校畢業生正式就業率始終位列全省本科高校前茅,2013年為全省58所本科高校第一名;2015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2009年,青島市政府首次評選十佳大學生創業明星,3名濱海學院畢業生當選,以后每屆評選,濱海學子均榜上有名。學生考研報考錄取率連續6年突破45%,清華大學等名校錄取率達35%。
始終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學校“立德樹人經驗與啟示”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廣泛推介;創立學分學績制,學生自主選擇專業、課程、教師與學習年限,修滿規定學分學績可提前畢業;學校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個,省級重點和示范實驗室各1個,省級研究中心5個,另有大學物理、機電工程、信息工程、經濟管理、大眾傳媒藝術等15個實驗(實踐)教學中心和277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打造了機電工程、土木工程、廣電傳媒、醫學護理、學前教育、電子商務、旅游管理、動漫藝術等“學產研”教學實體;注重通識教育,強化人文基礎與外語聽說等公共技能訓練,提升辦公做事能力;倡導人人掌握一門藝術技能、培養一種藝術修養,提高審美表達與美化生活能力;引導學生增強體能,完善人格,開拓學習,刻苦專研,成為新時代高素質綜合人才。學校設有青島市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山東省創客之家,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助推校企合作育人;學校為全國英語四六級、HSK中國漢語水平等多種國家等級考試考點,校內可直接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學校堅持“教育開放活校強校”國際化辦學理念,實施開放辦學提升工程,先后與俄、德、法、英、加、葡、秘、澳、美、日、韓、泰等30多個國家及臺灣地區的120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交流合作,先后與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西伯利亞國立交通大學、法國南錫商學院、加拿大薩省大學等院校開展師生交流、合作辦學、課程合作項目,構建了多元化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為中國師生出國(境)進修和深造、外籍師生來華工作和留學提供了便利,先后聘請270多名國(境)外專家來校授課,派遣60多名教師赴外訪學,向合作國際高校派出學生2500多名,選派近百名漢語志愿者赴外工作;累計接收近30個國家長期留學生1800多名。學校大學生享受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助學金、信用助學貸款及學校獎學金、助學金、校企合作獎學金等。學校為特困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2022年全年,學校各級各類獎貸助勤減免共涉學生9022人次,占全校學生總數的 33.94%,資助金額達6119.4142萬元。其中,2021年,學校增設由愛心企業全額資助的自立自強基金,為首批110名學生頒發了40萬元獎助學金,該獎助將連續頒發三年;2022年,學校增設了校長獎學金,首屆有5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獲得獎勵。學校為山東省高校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
2023年,是學校建校30周年后向學校第二步發展戰略——建校50周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開局之年,按照學校“創民辦清華”宏偉藍圖,至2042年建校50周年,學校將建成“國內一流名牌民辦大學和全國知名高校;并以此為基礎,逐步開啟學校第三步發展戰略——成為中國“民辦清華”,向百年名校邁進,以責任和擔當承負起應有的時代使命。當前,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歷史起跑線上,學校將繼續圍繞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統籌校園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立德樹人、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書寫中國民辦高教事業瑰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