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體育運動學校

公辦普通學校普通中專
聯系電話:0911-8066318
學校地址:延安市寶塔區光華路42號
陜西省延安體育運動學校簡介
陜西省延安體育運動學校是1987年2月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距今已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20年里,學校在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國家體育總局、陜西省體育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延安體育運動學校在自力更生、勤儉辦學指導思想的原則下,走過了一條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創業之路。短短20年學校從建校十余萬元,發展到如今教學設施基本齊全,專業結構趨于合理,師資力量相對雄厚,辦學力量和辦學效益逐步增強,固定資產累計700余萬元的辦學規模。特別以延安體育運動學校為主體的延安市體育代表團的運動健兒們,在競技體育賽場上爭金奪銀的出色表現,處處體現了延安兒女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為老區延安爭了光,下面就延安體育運動學校從建校以來的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基本設施:延安體育運動學校地處延安市南濱路4號、隸屬延安市體育局和延安市教育局雙重領導,縣級建制,學校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749.93平方米,其中教室11個,圖書、檔案、器材、微機室各1個,學生宿舍61個,教師辦公室28間,累計建筑面積4679.93平方米;學校職工住宅樓、宿辦樓2070平方米,共計建筑面積6749.93平方米。學校圖書、實驗、電教、微機、體育器材等基礎教學設備齊全,加上可供使用的田徑場、體育館、游泳館、射擊館、綜合訓練館、燈光球場等,基本上可以滿足教學訓練的需求。
機構及專業設置:延安體育運動學校內設政秘科、團委、工會、學生科、總務科、科研科、教務科、訓練科8個行政科室,9個教學班(初中3個、中專6個),9個運動項目,即:田徑、游泳、射擊、柔道、國際式摔跤、舉重、跆拳道、水上項目、散打。在校學生371人(中專208人、初中163人)。
師資情況:學校現在編教職工82人(其中女職工28人),有校級領導4人,正科級7人,副科級4人,行政人員(含校級領導)12人,總務后勤人員11人,專職教師55人。82名教職工中,有50人具有大學本科學歷,30名大專學歷,1名中專學歷,高中學歷1人。具有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26人,初級職稱14人。
建校與發展:延安體育運動學校的前身是延安體育中學,1987年成立陜西省延安體育運動學校時,只配備專職教練員,文化課教師和財務人員10余人,學生只有110名,僅開設了田徑、籃球、排球、射擊4個項目。20年來,延安體育運動學校辦學的社會效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支持,特別是1994年以來的十余年間,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先后修建立教學樓、公寓樓、職工住宅樓、行政辦公樓、餐廳、浴池、圖書館、柔摔訓練房、計算機培訓中心,學校無論在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教學質量運動訓練成績都有了質飛躍,短短十余年,固定資產從十幾萬元上升至今的700余萬元的規模,學校目前是集義務教育、職業教育、聯合辦學體制為一體的綜合辦學形式,特別是2005年與延安大學聯合掛牌成立延安大學體育學院專科教學部,這無疑給延安體育運動學校的發展駐入了新的活力。
辦學宗旨和辦學效益:延安體育運動學校成立以來,牢牢把握為上級優秀運動隊輸送高水平的運動后備人才和為基層培養合格的中等體育專業人才的辦學宗旨,先后涌現出運動健將9人,國家一級運動員68多人,向省一級優秀運動隊輸送運動員近百人。在校和輸送的運動員參加全國比賽獲冠軍者16人(次),參加國際比賽獲前3名者4人(次),破全國紀錄1人(次),破亞洲紀錄2人(次),平世界紀錄1人(次)。先后為基層培養中等體育人才1382(人)。1991年延安體育運動學校代表延安地區參加陜西省第九屆運動會,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金牌名列全省第三位,總分名列全省第五位,從而改變了延安競技體育落后的狀況。1994年參加陜西省第十屆運動會,比賽成績又上新臺階,金牌名列全省第二位,金牌名列全省第三位,總分名列第四位,躍入全省先進行列。1998年參加陜西省第十一屆運動會,以總分3212.1分的總成績位居全省第四位。2002年參加陜西省第十二屆運動會,總成績列全省第五。2006年代表延安市參加陜西省第十三屆運動會,創歷屆比賽最好成績,獲得金杯4尊、銀杯2尊、銅杯4尊、金牌90枚,在延安市體育代表團總分5113分當中,由我校運動員獲得的分值就有4989分,占到總分比例的97.57%。學校先后2次被國家人事部,國空體育總局授予“全國業余體育訓練先進集體“,“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曾多次受到陜西省體育局、延安市人民政府的表彰獎勵。
校務管理:
1、立足實際,完善制度。延安體校從成立發展到現在,與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細致完善的規章制度是分不開的,學校先后共建立各項規章制度6大部分91個制度,印制成冊,人手1本,上至領導干部,下到普通職工,分工明確,獎懲分明,同志們照章辦事,按規施教,教學和訓練穩步提高。
2、始終貫徹“讀訓并重”的指導思想。在教學和訓練工作中將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和運動技術水平放到同等地位上來抓。教師方面嚴把進校師資質量關,學校規定凡進入我校的教師和教練員,都必須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并有3年以上教學經驗方可進入我校任教;學生方面我們根據運動學校學生普遍存在的運動成績較好、文化課基礎較差的現象,切合實際從一點一滴入手,進行評優補差,通過組織興趣小組、專題討論、知識競賽、作業展評等形式的活動,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嚴格考試制度,全部實行單人單桌,學校每年都能涌現出一批品學皆優的三好學生,同時學校還實行獎學金制度,每學年都有一批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拿到一定數目的獎學金;術課教學方面,嚴格按照技術課實施辦法操作,嚴格規范施教,嚴格考勤制度,學校要求術課教師在授課當中,除講授完必修課目的同時,要傳授給學生一些基層體育經常接觸到的必要技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效益社會的能力。
3、抓典型,樹正氣。學校在加強管理過程中,注重表彰先進、樹立正氣,對工作認真負責,成績突出,密切聯系群眾的教職工,對學習成績較好,運動成績突出的學生每年都進行表彰和獎勵,進而調動了全校師生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
4、科學選才,優化訓練。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競技體育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科研已經成為發展體育事業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且起著提供信息、監督訓練、評價質量、測定成效的關鍵作用。建校初,學校在訓練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由于在選才和訓練方面滲透和科學含量不夠,教練員們深入基層,費盡口舌選進些運動員,因缺乏科學訓練,其結果是一部分運動員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下來運動成績進展緩慢,運動潛力不盡人意,導致訓練結果與預期目的相差甚遠。98年學校成立了科研科,添置了一些科研器材,對所選進的每名運動員全部進行設卡建檔,跟蹤測試,隨時為教練員提供可靠的運動信息,幾年來,延安體校的科研工作在運動員形態、機能、素質等測試方面基本上步入科學化軌道。
進入新世紀,延安體育運動學校正以矯健的步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投身于職業教育改革,努力構建即有延安特色又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辦學體制,在2008年奧運會即將來臨之際,我們有理由想信延安體育運動學校的明天將會更好。